梁繼宏
摘要:現代信息環境的根本性變化,促使文獻檢索課進行重大改革。本文探討了文獻檢索課教學實習的目的、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關鍵詞:文獻檢索;教學環節;實習
中圖分類號:G252.7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078—02
文獻檢索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方法課,實踐教學是掌握檢索技能的重要環節,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具體化。實踐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到檢索課的教學質量。而檢索課的實習則是該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夠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檢索與利用文獻的能力,實現教學目標。但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探索適應信息社會發展需要的現代化實踐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信息查詢能力、信息運用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培養跨世紀復合型人才,已是檢索課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務。從目前教學實際來看,機檢實習卻是教學的薄弱環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機檢實習模式,是教學改革中急待解決的問題。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從文獻檢索課的實習目的、存在問題、解決措施等談談自己的體會。
1.文獻檢索課的實習目的
文獻檢索課既是一門理論方法課,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其教學目的在于適應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培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意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檢索實習課的訓練來達到的。一方面在實踐中讓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檢索,來化解抽象和枯燥無味的檢索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益處,若沒有實習,就等同于紙上談兵,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實習,既能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檢索工具的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密切跟蹤學科動態,掌握國內外最新研究水平,明確自己以后的出發點和研究方向,激發學生學習文檢課以及專業知識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文獻檢索課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材內容不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從現行的文檢課教材內容上來看,多數教材的側重點還是傳統的教學內容,即大量篇幅介紹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和羅列各種手工檢索工具,計算機信息檢索內容只是作為一些輔助性的內容加以簡單性的介紹,網絡信息檢索的內容更是微乎其微。
2.2針對性不強。現有的實習內容按照教材相關章節的知識點設定,而上課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有著不同的需要。
2.3不重視教師的再教育。任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有些依然按以往的教案進行教學,這直接導致教學效果欠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趨淡。
2.4實習課時不足。課堂上講授的僅是基本理論,學生必須通過大量實習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特別是數據庫的利用,更應親自動手檢索課題,才能真正掌握檢索的具體步驟、方法和技巧。而現行的實習與講解學時數之比為1:3,應適當提高。
2.5實習質量不高。“教師上堂講,學生下堂查”曾一度是文獻檢索課的寫照,學生的實習缺乏系統性,只能檢索單一的信息且實用性不強。實習課上,圍繞幾個事先擬定的題目展開淺層次信息檢索,將影響與所學專業的聯系,影響學生對最新科研成果的利用,還能導致學生檢索能力的下降。
3.改革文獻檢索課實習教學的幾點建議
3.1拓寬機檢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文獻檢索課開設之初,幾乎開設該門課所有院校均把講授手工檢索工具的編排方式和使用方法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關于計算機信息檢索,大多數院校只是做泛泛的簡單介紹。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存儲、處理和獲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發生了重大變化,信息檢索課的教學內容應由手工檢索工具的講授轉向計算機信息檢索的介紹和使用,講授內容主要為光盤數據庫檢索、國際國內聯機檢索、Internet網絡資源檢索、多媒體信息檢索。在講解檢索原理、檢索語言、款目格式和檢索策略的編制時,應有機地將手工檢索和機檢結合起來。通過拓寬教學內容,使該門課成為學生掌握現代信息檢索技術和獲取各類信息的必備課程。
因為教材中網絡數據庫的介紹永遠滯后數據庫的發展,鑒于這種情況,理論部分的教學內容我們以教材為主進行講解,主要介紹與文獻檢索有關的信息的基礎知識、科研過程及其與文獻檢索的關系,而數據庫的教學內容則以最新制作的課件為依據。介紹數據庫的內容、算符規定、檢索技巧等,并對檢索過程做詳細演示,以便學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在教學中,采用PowerPoint制作幻燈片課件,直觀、生動、明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可利用WEB技術進行網上教學,將教學內容用HTML語言建立WEB界面掛在網上,學生可隨時上網查閱課程信息。
3.2實習課題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它是保證實習效果的重要因素。通過多年教學觀察,大部分學生在選題時,不知從何處入手,有的甚至分不清主題詞與課題名稱,文檢課教師首先要引導其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過程,然后,針對某一科研課題講解其所需科技信息的檢索過程,以使學生對科技信息檢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從下幾方面引導其選擇好實習課題。
3.2.1在選題過程中我們要結合專業知識,指導其閱讀中外文專業科技文獻,了解本專業的科研動態,從中選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經加工整理可作為實習課題。
3.2.2結合實驗、設計選題。工科院校的學生,很多專業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實驗、設計課在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來,我們嘗試從擔任實驗、設計課程的老師那里獲取實驗、設計課題,然后將檢索課實習與實驗設計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我們在為食品工程專業學生選擇課題時,把生物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食品工程原理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中的實驗設計題目有意識地納入檢索課的實習題中。由檢索課教師指導學生檢索文獻資料,然后從原料、制備方法、工藝流程、檢測手段直至實驗改進等各個方面寫出切實可行的實驗報告提交檢索課教師。
3.2.3結合工廠實習選題。在工廠實習時遇到的技術難點,通過提煉都可成為文檢課的實習課題,并在課題的檢索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避免互相抄襲。這種類型的題目往往主題鮮明、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可提高學生文獻檢索的興趣。
3.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是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面對不斷發展的“文檢課”內容,師資培訓是十分迫切的問題。文檢課是一門綜合性、專業性、理論性、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水平起著很大作用。文檢課教師應具有較全面的知識結構,既要有文獻情報知識、學科專業知識、計算機知識、又要有一定外語水平。高校要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能力,首先必須保證有一只數量足夠、學科結構合理并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傳統的文獻檢索也在不斷變革,不斷創新。計算機光盤檢索和網絡聯機檢索將逐漸取代手工檢索方式。所以,必須為現有任課教師進修培訓創造條件,有計劃地安排教師進修,讓“文檢課”教師有提高的機會,或選送圖書館專業優秀人才進修,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在教師的選派上要注重人員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水平。師資的培訓最好由高校圖工委統籌規劃和協調,有針對性地組織人力物力開展師資培訓,定期檢查高校的“文檢課”教學情況,以促進“文檢課”的健康發展。
3.4增加硬件的配套建設,注重實習環節,提高實習質量。文檢課實習對設備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各高校應增加對文檢課的投入,增加所需場地及計算機、校園網建設,以及機檢和Internet檢索所需的信息資源建設。同時,充分貫徹執行教育部在關于《文獻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規定課堂教學和實習環節要達到1:1或1:2的要求。如果學生缺乏上機操作機會,必然難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把機檢網檢實踐教學系統建立起來,作為學校教學實習必不可少的硬件指標,真正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過程,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目的。各高校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網絡,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資源的興趣,從而主動學習和掌握各種網絡查詢工具。可讓學生進行定題和帶題實習,要求在綜合檢索實習時最大限度地滿足查全率和查準率,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文獻檢索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方法課,其實習課應占有足夠的比重,而且必須與基礎知識和理論教學有機、緊密的結合。通過檢索實習課的改革,從培養學生基本信息能力和高級信息能力角度出發,根據形勢變化,改革、整調教學和實習內容,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以適應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胡勁松.對新建本科院校文檢課的探索[J].情報探索,2005(3).
[2潘松華.“科技文獻檢索與與利用”實習課的組織與成績評定[J].現代情報,2003,(10).
[3]孫麗芳.網絡環境下高校文獻檢索課探討[J].圖書館論壇,2002,(2).
[4]常雅紅.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文獻檢索課[J].圖書館學研究,2002,(7).
[5]孟惠玲.談談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改革[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0,(1).
[6]敕青,沈光寶.淺談信息檢索課教學中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J].圖書館建設,2000,(3).
[7]張超美.文獻檢索實習課的發展趨勢[J].圖書館建設,2000,(4).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Practice of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Liang jihong
(Library of Qiqihar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161006)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moder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has promoted important reform of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goal andsome problems of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measure.
Key words: document retrieval ;teaching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