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安 邱正松 徐加放 江 琳 牛曉曦
摘要:高等學校學生掌握好專業外語知識,熟練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有利于直接掌握本學科前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更高效的學習國外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目前,雙語教學仍然是提高大學生專業外語實際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雙語教學;專業外語;高等學校;復合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6—0199—02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科學技術國際化正成為新的時代特征。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新形勢,國家需要大批了解世界各國科技文化,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始終站在學術與實踐前沿的創新型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尤其要求將來從事科研和技術工作的高校畢業生應具有專業外語實際能力。目前,雙語教學仍然是提高大學生專業外語實際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到目前為止,我國高等學校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專業外語課程改革從理論上、實踐上為專業外語教育的全面實施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成效有目共睹。但總體上,我國專業外語教學質量仍落后于形勢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專業外語教學各方法和環節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雙語教學當前狀況分析
一般而言,國內高校雙語教學大多采用國外原版教材,授課時則以英語講授為主,但不排除漢語,同時在課堂討論、作業、期末考試等教學環節英語和漢語并用。從實際情況看,當前國內高校在雙語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2]。
(一)合格雙語教學師資缺乏
目前高等學校的中青年教師相當部分具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但絕大多數都沒有一年以上的出國經歷和外語專業學習經歷,外語能力嚴重缺腿,即詞匯量大、語法好、閱讀能力強,但口語差、聽力差、寫作能力差。而雙語教學對教師外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口語和寫作能力要求十分之高。
(二)缺乏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必要的教學資源
雙語教學目前缺乏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必要的教學資源,特別是立體化教學資源,致使雙語教學對進口教材的依賴性大,由此造成一系列比較嚴重的問題:一是任課教師選擇國外優秀教材的信息渠道狹窄;二是即使選定了國外優秀教材,也難以保證及時、足量、連續供應,況且外文原版教材無論是原裝進口還是由國內影印,一般價格都比較高。雙語教學需要更多的外文參考資料,但目前絕大多數高等院校外文資料都難以滿足雙語教學需要。
(三)教學方法有效性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還存在未清除的遺留問題:一是還未徹底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二是“翻譯式”、“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存在,三是外語實踐的量少、內容死、面窄,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二、改進雙語教學,加強大學生科技外語能力的培養
針對雙語教學特點和當前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配合專業外語教學,加強大學生科技外語能力的培養,筆者提出系統推進雙語教學的舉措。
(一)轉變觀念
轉變傳統觀念是雙語教學的先導[2]。傳統上許多人認為,外語只是一種語言交際工具,忽略了它的豐富內涵。事實上,外語既是一種語言交際工具,也是一種信息-知識、觀念、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科技等的重要載體。毋容質疑,英語作為世界性語言,是目前最為重要的語言交際工具和語言信息載體。要從政治、軍事、文化、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全方位、深層次地把握外國,做到“知己知彼”,均需要充分挖掘英語的豐富內涵,而要做到這點,單純依靠基礎英語教學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應當開展雙語教學、加強專業英語學習,著力解決從深層次學好專業知識的問題。
(二)改革基礎外語教學和加強培養雙語教學師資
基礎外語教學改革和師資培訓是推行雙語教學的關鍵。結合我國國情、并遵循外語教學規律,對整個基礎英語教學進行系統改革。具體地,將外語作為與漢語同等重要的課程,從小學一年級開設,循序漸進。從小學到大學各有側重:小學期間著力培養學生聽說能力,并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中學階段系統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從高中階段起,考慮用雙語開設世界地理、世界歷史等課程;大學階段除外語專業學生外,外語學習的著力點放在原版教材和第二外語學習上。從目前來看,雙語教學中最為根本的問題還是師資數量和質量缺欠問題。為此,建議各地區出臺相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建立若干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基地,集中財力在國外建立適量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基地。各高校分批選派那些年紀輕、外語基礎好、專業功底深厚、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到培訓基地或國外高等院校實行封閉式學習,周期不短于半年,結業后雙語講授一門或兩門專業課程。打破專業外語教師和非專業外語教師之間的界限,專業外語教師補充強化專業知識,非專業外語教師補充強化外語知識,在雙語教學師資培訓工作中實行雙向平行推進戰略。
(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1.創建濃厚的雙語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顯著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該著力于創造一個濃厚的雙語教學氛圍,比如教師一方面可以組織同專業甚至同課程教師間的雙語教學教研活動,倡導用外語進行學科專業的交流,也可發動學生在課下用外語進行相關的專業學習交流,同時鼓勵師生用外語同國外相同學科人士進行學術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要相悅以解、和諧互動,教師要對堅持用外語交流的學生充滿關懷之情,對于學生在雙語學習中的錯誤或問題,教師應該將之視為正常現象,并將之作為改進雙語教學的依據。教師應鼓勵學生用雙語提問,并激發他們用雙語表達自己的意見,提高學生用外語進行學科交流的信心和積極性。
2.掃清外語教學的障礙。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主要的問題是專業詞匯匱乏。大量專業詞匯的出現,成為學生理解內容方面的一大障礙。為此,在雙語教學中針對此問題作了改革,首先要求學生將講解部分出現的專業詞匯全部記住,不單單要求認識,尤其要掌握它們的發音。另外將外文單詞分類,歸納,總結,以圖表的方式提前交給學生預習。
3.利用多種方式提高授課效率。教學方式方法往往是決定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要為雙語教學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是要采取有效的課堂講授方式,教師要用客觀、準確、精煉的外語講授,間或使用漢語教學,用舉例、對比、互動等多元化教學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避免枯燥、抽象的說教,而且要難易結合,重點突出。要適時運用表情、手勢等態勢語輔助講解,設法帶動學生提問、回答與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確保每一個學習內容扎實有效。二是設計活潑多樣的課堂活動,比如課堂教學活動就可采用小組討論、專題演講和小型辯論等方式,加強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三是要積極探索現代化的雙語教學手段,盡量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通過圖、文、聲等非語言行為,直觀、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從而降低在外語理解上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4.據實調整雙語教學過程中外語講解的力度。雙語教學中并不是教師使用的外語越多越好,應視學生接受程度而定。雖然教師外語講得很流利準確,如果學生并沒有理解教學內容,也不能算是成功。應根據學校、學科、課程、教師以及學生的差異性和教學階段性,確定雙語教學過程中外語講解的力度。因此在備課時,考慮更多的應是如何使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激發興趣和培養能力。做到以點帶面,先易后難,逐步深入,保證每堂雙語教學課上“雙語比例適合度”。
5.精選外文輔助教學材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網上或者雜志上選取與課程相關的外文資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選取,在課堂上與大家一起分享。其目的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其中來,對于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外語口語水平有很大幫助。
6.教會學生學習專業外語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觀念,以發展的眼光,著眼于不同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創新意識和能力,倡導學生獨立學習、學會學習。在雙語課堂上我們嘗試通過完成多元式課堂教學內容,鍛煉學生綜合運用語言、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只有以信任和鼓勵的態度來肯定學生的發現,寬容地對待學生,學生才能處于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他們的創新思維才能得以發展。
7.采取靈活的考試考核形式,提高人才綜合素質。不要單純以課程和教材知識的難度、深度和考試的分數來衡量學生,而要科學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結合雙語教學特點,考核可包含課堂提問、平時作業、期末考試、口頭考試和專題討論等,考試可靈活采用閉卷、開卷、考查考核方式或它們的組合,例如,通過閉卷來考察學生的專業詞匯、基本語法和學作能力,通過開卷來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翻譯能力,通過大作業形式來考察學生文獻查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等。
總之,為提高雙語教學成效,應轉變觀念、改革基礎外語教學和加強培養雙語教學師資、并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以培養出具有外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為構建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莫勇波.關于大學雙語教學有效性探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97):48-51.
[2]任北上,陸春,施慶霞,彭云帆.高師院校雙語教學的理論探討[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0(3):94-97.
Improve effect of bilingualism teaching to strengthen undergraduates capacity of
occupation foreign language
Huang Weiana ,Qiu Zhengsonga, Xu Jiafanga ,Jiang Lina, Niu Xiaoxib
(1.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ni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2.Financial department, Chni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Abstract: It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 grasp occupation foreign language and can communicate in foreign language expertly, to grip knowledge and research findings of your science up to the moment, study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in management from overseas more efficiently and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ore widely. At present, bilingualism teaching is one of available approach to improve practical capacity of occupation foreign language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 bilingualism teaching; occupatio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eneralist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