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寧
在《小學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服務策略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我們著重研究了“價值引領,為喚醒教師終身發展意識而服務”這一內容,即通過內在控制來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注重教師精神要求的滿足和實現,構建寬松、愉悅、包容、和諧的心理環境。在研究“價值引領”這一內容中,我們首抓教師的作風建設。因為教師的作風直接關系著教育生命的質量,一名作風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是高尚師德的踐行者、先進理念的傳播者、開拓創新的探索者。構建我校小學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服務策略,首先就要著力解決好教師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風清氣正、真抓實干的良好局面。為此,我們積極倡導“入情、入理、入心”,期望“作風”這個名詞在經濟飛速發展、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更加魅力四射。
一、重修養,入情,升人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學生榜樣和引路人的教師,更應注重陶冶自身的情操,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滿懷深情,提高自身的修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自重、自警、自省、自勵”來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所謂“自重”,即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節,重視自己的形象,不流俗、不輕浮,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堅決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自警”,就是警示和告誡自己,既要經常警示自己不要違背政治原則和道德規范,又要經常用他人的教訓來告誡自己,不要重蹈覆轍。所謂“自省”,就是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每天反省,自覺地改正失誤和過錯,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自勵”,就是自己激勵鞭策自己,自我加壓,負重奮進,奮發向上,建功立業。
其實,我們身邊不乏人格高尚的老師,他們讓我們看到:作風其實是落實在自己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的。我校曹穎老師從事美術教學多年,她嚴格要求自己的每一堂課、每一句話、每一筆板書,并且不斷地引入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美術靈感。你還會發現,不論課內課外,她都會悉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這樣的人格魅力足以感染到她的每一位學生。學校每年“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評選,她都位居前列。我們學校很多老師都建立了自己的“成長錄”或教育博客,通過不斷地反思,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人格修養。在這樣“一日三省吾身”的過程中,他們的修養不斷提升,人格不斷完善,教育生命不斷地充實。
“作風”有形,“修養”無聲,作風是修養的外顯。改善教師作風必先提升教師的修養。
二、重團隊,入理,講合作
能否搞好團結,是衡量學校教師作風好壞和檢驗一個團隊素質高低、能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作為一名現代教師,應該進一步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里人與人之間互相依賴才能生存與發展的道理,充分意識到教師之間只有真誠、友善、開放地取長補短,培養正確的協作互動價值觀,才能為自己也為他人創造一個團結、和諧的教育環境。
一個領導班子、一個處室、一個年級、一個學科組都是一個工作的團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默契、主動的配合才是團隊以及成員和諧發展的唯一良方。學校的每一個活動,都彰顯著團結合作的巨大力量。學校的發展需要領導的科學決策,而每一項決策無不凝聚了班子成員的深思熟慮,無不經過了大家的討論、再討論,交流、再交流。沒有精誠的團結協作,哪來的學校健康發展?近年來,我校的教研工作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區級、市級、省級課題的紛紛立項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新的路徑。而每一個課題的實施都凝聚了一批教師的心血。開題論證、中期檢查、結題需要的是課題組乃至全校教師的精誠合作,正是在老手帶新手、同伴協作中,我校的課題研究工作才取得了一些實效。
團結合作帶來的是會心的理解和強大的力量,更讓我們從與他人交流中獲得成長的快樂和職業的幸福。
三、重責任,入心,鑄師魂
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這個責任關乎民族的振興與發展,重于泰山。無數事實證明,一個受到良好責任教育并有責任意識的教師,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較容易有所作為。一個對國家與社會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既能給學生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又能幫助學生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
有了責任意識,教師才會甘于奉獻和創造。近年來,我們學校排球隊戰果輝煌,那是體育老師們幾年如一日地摸早貪黑的結果。刮風、下雨沒關系,我們在風雨操場訓練;身體不適沒關系,我們要為學生做個“堅持”的榜樣,而這一切,豈是獎杯的光環可以述盡的?“奉獻”無聲,更多的時候甚至了無痕跡,但我們教育工作者因它而榮耀。
有了責任意識,教師才會主動解決問題,主動攻堅排難,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學校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教師的錢款在校被盜,沒費太多的周折,學校查出是一名學生所為。事情發生后,即使是作為“被盜者”的老師也并沒有對學生嗤之以鼻,而是和學校其他教師一起對孩子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孩子還小,他只是一時失足,推他一把或拉他一把對于他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老師們春風化雨的教育下,孩子流下悔恨的淚,教師的言語滋潤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徹底改正了錯誤。我想:這就是一個教師“責任”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影響孩子一生。
“責任”讓我們勇于擔當、敢于犧牲,讓我們不辱使命,盡職盡責,盡善盡美,事事走在前,用心謀事,用心干事,這種“責任心”就能鑄就教師的師魂!
(責任編輯:黃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