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華
摘要:本文通過對國內外護理資源需求狀況的調查,探求了護理專業的社會發展趨勢,分析了日語護理人才的就業前景。在高校連年擴招、世界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情況日益嚴峻的今天,為眾多即將邁入高校的學生和高校護理專業日語方向畢業生提供理性的就業分析,指導學生掌握國內外醫護行業發展趨勢,了解當前醫護人員就業形勢,優化知識結構體系。同時為學校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加速我國醫護行業與世界接軌,實現護理人才國際化的長遠目標。
關鍵詞:日語護理;復合型人才;就業趨向;國際化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衛生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認識到了社會對醫藥類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對護理專業及其發展前景卻不太了解,有人甚至覺得念四年本科當護士是一種浪費。殊不知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陡增的今天,本科護士就業十分火爆,越來越多的高學歷護士成為各大醫院提升護理水平的領軍人物。
一、護理專業社會發展前景
1.國內形勢
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短缺明顯。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護比例應該為1∶2,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與1∶2.7的國際水平相差很大,與發達國家1∶8.5的比例更是相差甚遠。《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提出目標:增加臨床一線護士總量,實現護士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預期到2015年我國的醫護比例將達到1∶1,每年需要培養各層次護士15萬人。這為護理專業的學生培養與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2.國際形勢
國際護士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將2006年國際護士節的主題確定為“Safe Staffing SavesLives”(護士的合理配置對拯救生命至關重要),目前護士配置不足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未來1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國家將急需200萬護理人才。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
就日本而言,由于人口老齡化加速,在未來5年內,需要護理服務的老人將增加150萬,達到600萬。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目前日本大約有110萬人從事護理工作,還有2.6萬個崗位空缺。今后5年,該行業預計還需要30萬至50萬名員工。日本厚生勞動省提出很多優惠政策,比如政府支付護理培訓費用、大學生在正規護理機構服務5年以上免還助學貸款等措施,以吸引更多人加入護理行業。
二、日語護理人才就業前景
1.國內就業前景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強,老齡人口將不斷增多,社區醫療保健工作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從這一形勢來看,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將成為熱門人才。據有關業內專家介紹,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同時,護理人才又是國際緊缺的人才之一。
2.赴日就業前景
鑒于日本國內護理現狀,一些日本護理服務公司將目光轉向人力資源豐富而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國。中日雙方都希望借力于中國國內各大院校,為中國赴日護理人員派遣工作尋求一條全新的國際合作雙贏道路,進一步拓寬外派勞務領域。學生只要掌握了護理基本技能,日語達到二級水平,經日方測試合格后,就有機會成為日本的留學生,可在日本深入學習護理專業的相應課程,在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資質證書后,由日方負責安排在護理行業就業。這樣,一方面拓寬了我國學生的就業渠道,減緩了國內就業壓力;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渠道,加快了我國的護理行業與世界接軌的步伐,既實現了專業國際化,又實現了就業國際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日語護理人才就業渠道非常寬泛。在我國醫護比例嚴重失衡、老齡化加重的現狀下,不僅可以在國內各級各類醫院、養老機構、社區康復衛生機構就業,從事各科臨床護理、老年護理、社區康復護理、殘疾康復護理與管理工作,還可以進入高等院校或醫學科研機構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致力于國際護理事業的畢業生,還可以選擇到日資、中日合資醫院,或者走出國門,從事涉外醫護服務及護理工作,進行國際間技術交流與合作,成為國際化高級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祁承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和諧模式探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162).
[2] 鄧慧,王明珠.涉外護理專業就業市場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06(20).
[3] 胡慧,劉虹,廖靖竹.護理學本科專業就業情況的回顧與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8(23).
(作者單位:河南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