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建


近年來,職業院校已充分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并且在教材開發、師資培訓等方面不斷加強與企業、行業的合作。職業院校通過運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 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成效。筆者在此結合我校“校企合作”經驗,提出教材編寫的建議,以期對職業教育中人才的培養起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明確目標,更新理念
教材的實質是教育理念,如何將新的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材起著引導的作用。推行“學校即企業,課室即車間,教師即師傅,學生即員工”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必須開展課程和教學體系改革,邀請企業資深人士一起探討,廣泛聽取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意見,完成教育教學從虛擬→模擬→真實的“零過渡”,“零距離”地實現讓學生轉變為企業員工的身份,以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為教材編寫的內容。
二、制定課標,編寫大綱
課標與大綱是教材編寫的依據,首先,教材要根據國家職業標準,結合目前新的形勢:采用“一體化教學”和“校企合作”的模式辦學,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并參照大中小型企業技術工人實際操作,從生產實際出發,以專業技能為主線,有針對性地介紹本工種職業道德與安全生產以及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其次,要向校企深度融合邁進,使企業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過程,這要求學校、企業共同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決定專業開發與建設、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校企合作實施教學、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實現課堂與生產場所一體化、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等。
三、圍繞實踐,刪繁就簡
在教材章節具體內容的處理上,以“必需”和“夠用”為原則,以理論為引導,圍繞實踐來展開,刪繁就簡。要針對目前職校學生的基礎和認知特點,可以打破原來的系統性、完整性的舊框框,著重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最簡單的理論知識、安全知識、基本操作到強化綜合技能訓練,理論知識和實訓內容緊密結合當前的生產實際,將目前企業的實用知識編入教材,為學生今后就業及適應崗位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圍繞宗旨,理實一體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就是盡早地讓學生進入工作實踐過程,圍繞“上學如上班、上班如上課”的宗旨,促進他們從學習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轉換,旨在形成學生自我負責的學習態度,并通過在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建構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同時,教材要把理論與實操銜接好,打破理論課、實驗課或實操課的界限,將理論教學和實操教學融為一體,在實踐中教理論,在運用中學技術。
五、工作過程導向,項目課程教學
教材章節主要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過程來展開,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描述工作任務,包括該工作任務在工作體系中的功能、地位,工作任務完成后對產品的規格要求,完成該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設備、工具、材料等條件。二是介紹相關理論知識,即根據工作任務,介紹產品的制作過程,使學生產生感性的認識;同時圍繞工作任務的完成闡述相關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建構理論知識。三是編制好學生動手制作題目,由學生自己制作產品,提示制作過程中的制作工藝,引導學生最終完成某個產品的制作。四是師生總結與評價。由學生從外觀、產品制作水平、質量要求等方面進行檢測、相互交流比較,由學生共同找出各自的優缺點,然后由教師點評,最后由學生寫好學習總結。
六、實訓實習結合技能鑒定
以“一教雙證”、“雙證溝通”、“一體化課程”為特征的教育體系,學生除了掌握技能以外,還要通過考核,獲取相應的資格證書。
首先,教材在結構上可以通過大量操作例題來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對于每個例題,要介紹整個加工操作過程,最好用圖文并茂表現形式,使學生通俗易懂,輕松的掌握技能。
其次,內容注重實際訓練,舉例實用,便于操作。在教材中應附有考證理論、實操試題精選,附有理論題參考答案,以便學生自我測試;實操題目應該配有坯料尺寸、工、量、刃具清單以及相應的評分標準,并且介紹加工工藝,對考評注意事項分析點評,這樣方便學生通過技能考核。
七、典型例子,僅供參考
以鉗工為例,教材每個章節內容的設計必須以完成某個項目(產品)為任務,輔之以必要的知識。鉗工教學中,常常要求按圖樣加工一個零件,根據章節學習內容,進行實際操作訓練,所有做法參照企業實際工作進行安排。
1.工作(工藝)準備
(1)操作注意事項:介紹操作的注意事項等內容。
(2)實操課題:包括課題圖樣,工時定額,評分標準,實習課題需要的材料,工、量、刃具一覽表(見表1)等。
2.實操訓練工藝介紹
(1)分析圖樣:分析圖樣,包括尺寸、公差等。
(2)加工工藝參考:參考企業工作,講解操作順序,要求學生寫出加工工藝步驟(工藝過程卡)。工藝卡包括:工步號、工步內容、使用工具、使用量具、要求、圖樣要求等(見表2)。
3.自我總結與點評
(1)自我評分,自我總結:包括工件檢測情況,文明生產、安全操作情況。
(2)操作完畢整理工作位置,清理干凈砂輪機、鉆床、臺虎鉗,整理好工具、量具、刃具,搞好場地衛生,做好工量刃具保養工作。
總之,在編寫過程中,要充分借鑒近年來國內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最新成果,認真總結和汲取國內職業院校在教育、培養新時期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經驗,以適應教學、生產改革需要為目標,重點突出實用性、針對性,力求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突破和創新,使讀者做到實用、夠用、必用,同時要滿足考證人員的需求。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