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訪問法、統計法對成都市城區的部分成都市城區商業性健身俱樂部的經營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發展對策,為商業健身俱樂部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健身俱樂部 經營 發展
一、成都市城區商業性健身俱樂部的經營現狀
1.布局及規模。調查發現,中檔及中低檔俱樂部偏多,占73.2%。而中高檔俱樂以及高檔俱樂部只占了26.8%。成都市城區健身俱樂部的類型主要有:專業性的健身俱樂部,以有氧舞蹈和綜合器械健身及私人教練服務為主,如英派斯;綜合性商務會所,提供健身、美容、餐飲等綜合服務,如帕菲克;各種課程館,如以瑜伽、舞蹈、跆拳道、泰拳等單項課程為主。類型不同,其服務內容和特點也不同。
2.經營策略。調查結果有15%的商業健身俱樂部有采取完全會員制,30%的俱樂部采取非會員的經營形式,55%的俱樂部采用會員制與非會員制相結合的經營形式。
3.盈利狀況。成都市城區商業性健身俱樂部效益普遍較好,多數俱樂部盈利或持平,處于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只有幾家,占總調查數的8%。絕大多數商業性健身俱樂部的經營者都對健身俱樂部經營前景持樂觀的態度,堅信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思想觀念的與時俱進,作為新興產業的健身娛樂業正逐步成為一個盈利的行業。
4.教練員現狀。優秀的健身教練是一個俱樂部的一個形象代言人,是一個健身俱樂部的活的廣告可以為俱樂部帶來更多更穩定的健身消費者,是俱樂部的重要資源。調查發現,男教練員在教練員總人數的比例是女教練員的一倍還多,女教練占總人數的31%,男教練占總數的69%;男女教練的年齡范圍在20歲~30歲,平均年齡都差不多,其中大多是體育院校的在校學生和學校的年輕體育教師。他們都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有較高的文化水平,符合健身行業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有四分之一的人從業年限在1年以下,有1年~3年從業經驗者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二,有3年以上從業經驗的人只占總數15%。可見,多數教練員從業年限較短,執教經驗不足。教練員的技術等級以二級為主,并有一定數量的一級和國家級指導員,結構較為合理。
5.消費者現狀。調查顯示,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消費者中18歲~35歲的青年人最多,占65%,其次是中年人,老年人去商業健身俱樂部的極少。到健身俱樂部健身消費已經成為一些年輕人的一種時尚的消費方式。其中,男性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在數量上己相差不大。從職業分布看,健身俱樂部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公務員,其次是公司職員、學生、教師、個體經營者、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健身俱樂部消費者的職業具有以下特點:大多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腦力勞動者、具有較高且穩定的收入。參與者以增進健康為目的的消費者最多,其次是減肥、美體。男性健身消費者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較多,女性健身消費者多數以美體、減肥為主要目的。調查結果還表明,消費者的健身消費會因季節的變化而呈規律性地變化,健身高峰期分別在3月~6月份和9月~12月,四季都能堅持鍛煉的人數占有比例低。
二、商業健身俱樂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經營管理人才。各場所的經營管理者業務素質普遍不高,多半是半路出家。也有一部分經營者是體育專業人才,但由于受高校課程設置的影響,他們缺乏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一部分則既不是體育專業的人才,也非經濟人才,他們對管理與市場運作因素影響健身俱樂部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俱樂部市場定位不清,營銷手段和經營方式較為落后。
2.經營規模較小,連鎖經營少。一方面,中檔型及中檔以下的俱樂部較多,各自為營,常常引發“價格戰”,導致俱樂部之間的不良競爭,不利于俱樂部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在許多相關配套措施跟不上,提供健身項目單一,各項工作專業化程度低,管理方法后由于經營不成規模,連鎖經營程度低而引發的以上問題,都阻礙著成都市城區健身行業的快速發展。
3.宣傳不足。廣告宣傳是現代企業最常用的促銷手段之一,引發顧客的注意興趣,激發顧客購買的欲望,最終導致顧客購買行為。
4.缺乏創新意識。一些俱樂部盲目照搬國外俱樂部管理模式,缺乏核心經營理念,造成市場短期和投機行為普遍的現象。多家健身俱樂部提供的服務項目相同,沒有自己的特色項目,缺少創新,沒有突出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盲目投資造成個別項目供過于求,競爭激烈,投資回報降低。
三、對策與建議
1.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刊雜志等多種媒體,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和教育,強化市民的健身意識,在市民中樹立起“花錢買健康”的觀念。
2.加強行業法規建設,規范健身市場。體育健身產業的出現和迅速發展壯大的同時,政府應及時制定出相應的較為完善的管理法規,使商業性健身俱樂部的發展規范化、正規化。
3.相關管理職能部門要組織并鼓勵經營與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和進修,經營單位要招聘引進一些經營管理人才到健身俱樂部從事經營管理工作。
4.規范并完善健身教練職業認證體系,要為教練員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在教練員中實施薪酬激勵策略和績效考評,讓教練員獲得穩定的收入,加強對教練員的感情投資等措施來加快教練員隊伍的建設。
5.提高從業人員的質量服務意識,不僅注重俱樂部的店面店內場館形象,更要關注顧客的需求與口碑,替身整體競爭實力。
6.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經營形式的革命,有其獨特的優勢,加盟連鎖品牌的健身房,可以利用其有效的管理經驗流程及統一的廣告策劃和市場推廣方案統一的員工培訓等,充分發揮規模效應,有效地提高各項工作專業化程度、質量。
參考文獻:
[1]賈軍輝:武漢城區經營性健身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
[2]田 里:營業性健身房經營與促銷問題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