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制度都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進化博弈理論應用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研究中,分類別建立進化博弈模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和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流轉展開分析.尋求各自的復制動態方程和進化穩定策略,探討流轉的機理和演化趨勢,在此基礎上提出推進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土地;土地承包;流轉;博弈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0)04-0038-05
土地是稀缺性資源,是農業生產的一個最基本要素,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土地能夠使他們獲得較為穩定的預期收益,土地承擔的就業和生存保障功能在廣大農村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被多數人稱之為安身立命之本,農民生活保障的“底線”,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農村土地制度是我國農村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一,它的變遷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遷和發展。
現階段,我國農業的制度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涉農政策出現較大的調整,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作為中國農民對原有制度的一種重大創新形式,仍然可以被納入制度變遷的經典框架之下分析。土地的自由流轉具有交易收益效應,在市場條件下,按照市場機制的法則,在流轉中實現與其它生產要素的有機結合,將會發揮更大的效益。在尊重土地承包經營權基礎上的有序流轉,將會不斷改變我國農業的用地結構,提高農業土地的利用效率,為城鄉一元化開辟新渠道。對于改善土地資源配置的效率,具有深刻而現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