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業成本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項基本的生產活動。建筑企業通過施工生產活動,為社會提供合格的建筑商品,取得銷售收入。同時,建筑商品生產過程,也是消費過程。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既要消耗各類生產資料,還包括勞動力的消耗。
建筑商品的價格,由以下部分組成:
1、材料費。包括鋼材、木材、水泥、磚、瓦、沙、灰石等主要材料和施工過程中直接耗費的輔助材料,以及各類周轉材料的攤銷費。
2、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指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磨損的價值,在會計上稱為機械設備的折舊,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維修費用。
3、人工費。是生產工人勞動力的消耗部分,在會計上反映的是直接發給生產工人的工資、獎金和各類津貼。
4、其他直接費。建筑施工和工業生產是不同的;工業商品是流動的,而生產場地是固定的;建筑產品是固定的,而生產場地是流動的;工業生產通常是在車間內生產,而施工企業通常是露天作業,受氣候影響較大。由于施工生產的這些特點,必須會發生以下費用:
⑴ 大型機械進退場費。包括大型施工設備如塔吊、卷揚機等進入施工現場的運輸、安裝等費用和施工結束后退出施工現場的運輸和拆卸費用等。
⑵ 臨時設施費。是指為了保證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而必須搭設的臨時性設施所發生的費用。包括供電設施、臨時倉庫、現場管理和生活設施、臨時供水設施、臨時道路等。這些設施通常在施工結束后即予拆除。
⑶ 冬雨季施工增加費。是指施工企業因氣候和季節影響而必須增加的費用。
5、管理費用。是指因企業管理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6、計劃利潤。
7、營業稅。
在建筑商品價格的構成中,1~5項構成了建筑產品的成本。
二、建筑商品成本管理的意義
(一) 建筑商品成本是建筑企業生產耗費的補償尺度。
建筑企業的生產耗費必須用自己的生產成果來補償。建筑商品成本的高低,反映著生產耗費的多少,體現著補償的尺度。
(二)建筑產品成本是改善經營管理的重要工具。
建筑企業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指標。勞動生產率的高低、設備利用率的的好壞、原材料消耗的多少、產品質量的優劣、流動資金周轉的快慢,最終都直接或間接地在生產成本中反映出來。
(三) 建筑產品成本是確定建筑商品價格、承接施工項目和參加招投標的重要依據。
(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內容和方法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調動積極因素、挖掘內部潛力、促進企業不斷發展生產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一項組織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就是要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的日常管理,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費用開支,揭示節約和超支情況,分析研究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保證成本計劃的完成。
(一) 編制施工生產成本計劃
施工企業通過招投標等方式承接到施工項目,并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協議以后,就可編制成本計劃。理論上講,承接施工項目,其結算價格的基本依據是施工圖預算。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本過程是: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工程量;根據計算的工程量和相關定額計算該施工項目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根據計算出的前三項金額,按一定的百分比(或根據特殊需要與甲方商定)計算出其他直接費。上述費用合計統稱為直接費用。再以上述直接費用合計數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計算出管理費用。直接費用和管理費用合計數就是預算成本,預算成本加上按一定比例計算的計劃利潤,就是工程造價。按工程造價再計算企業的營業稅和各項附加稅,就可以計算出工程結算價格。建筑工程結算價格之構成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按施工圖預算編制的建筑工程價格,只是一種參考價格。由于建筑市場競爭激烈,降低結算價格,是獲取施工項目承建權的有效途徑。在以工程承包合同形式確定了工程結算價格以后,我們從工程結算價格之構成上看,營業稅及附加稅,是國家以稅率的形式確定的,企業是無法改變的;從計劃利潤部分看,企業經營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降低工程結算價格,以犧牲企業利潤為代價顯然是不明智的,不利于企業的永續發展。因此,降低工程成本,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稅金一定的情況下,成本和利潤存在著因果關系:成本越低,利潤越高;反之亦然。因此,編制施工成本計劃時,要著眼于降低施工成本,擴大利潤空間。
在編制成本計劃過程中,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并對以前的成本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充分挖掘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內部潛力,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計到各種困難,這樣就可做到心中有數,確保經過努力,成本計劃能順利完成。施工成本計劃經公司領導批準以后,應成為控制施工成本開支的重要依據和降低工程成本的行動綱領。
(二)施工成本核算
對施工成本計劃執行過程進行經常性的反映和監督,是通過成本核算工作來實現的。施工成本核算,包括生產費用和施工成本兩個方面。生產費用的計算包括施工現場人工費的支付、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的消耗、施工現場施工機械的折舊、維修、安裝等費用,以及施工現場發生的其他費用,進行準確的計算、嚴格的審查和及時登記,防止計劃外或超計劃的費用發生。施工成本計算是指對發生的生產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以計算出企業施工總成本和各單個施工項目的成本。只有通過施工成本計算,才能了解當前實際成本管理水平,考核成本計劃的實際情況。
(三)施工成本分析
企業實際施工成本計算出來后,就可以同成本計劃中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檢查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通過深入的成本分析工作,可以找出成本計劃執行過程中影響成本升降的主客觀原因,發現企業在成本管理上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這樣,企業就可以在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具體的措施,去克服和改進成本管理中的缺點和問題,將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四)施工成本的日常管理
施工成本的日常管理,是一項全面、廣泛、經常性的工作。要將成本管理工作進行分解,分極分口管理,以制度的形式,明確經濟責任,既有分工,又要互相協調一致。對生產費用的發生進行日常的、嚴格的控制,以達到節約費用開支、降低產品成本的目的,保證成本計劃的順利實現。因此,加強成本的日常管理,是加強企業成本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
(五)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組織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項復雜細致的經濟工作。為了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設置必要的機構,配備一定的人員。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由總會計師直接組織和領導。
公司專司成本核算的機構是財務會計科。科內應根據企業的規模大小,設成本核算組或成本核算員,負責匯集、審核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建筑安裝工程成本,編制成本計劃和成本報表,分析建安工程成本等工作。
公司下屬的工程處應設置財務會計組,進行與公司財務會計科內容相同的各項成本核算工作。工程處財務會計組受工程處主任直接領導,在業務上受公司財務會計科指導。
各工程項目應設立核算員,在項目經理的直接領導下,進行業務核算。業務核算以實物計量單位記錄和計算,通常不進行價值核算。
各級管理機構和各職能部門在成本管理工作上應明確的責任范圍,這是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的管理職能,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
1、成本管理機構的組織分工
⑴ 公司財務會計科的工作職責范圍的主要內容是: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根據公司領導下達的降低成本的任務進行全公司成本指標的試算平衡,編制公司成本計劃,經總會計師批準后,向各工程處下達成本指標,并對各職能部門提出降低消耗、節約費用的要求;
-進行日常生產費用的核算,努力節約生產費用的支出;
-正確核算公司施工成本,定期編制成本報表;
-檢查和考核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綜合分析公司經濟效果,促使各有關部門和各工程處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成本計劃;
-組織和指導各工程處、各項目管理組的成本管理工作,總結和推廣降低施工成本方面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⑵ 工程處會計組的工作職責范圍的主要內容是:
-根據公司下達的成本指標,進行工程處成本指標的試算平衡,編制工程處成本計劃,并向班組下達成本指標和對工程處有關職能組提出降低消耗節約費用的要求;
-根據工程處批準的成本計劃控制管理費用的支出;
-正確地核算工程處施工成本,定期編制工程處成本報表;
-考核和分析工程處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促使工程處有關職能部門和項目組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有關降低消耗、節約費用的計劃指標;
-組織和指導班組的成本管理工作,開展班組之間成本管理工作方面的考核評比。
⑶ 施工項目組核算員的職責范圍的主要內容是:
-根據工程處成本計劃的要求,結合班組生產特點,制定單項工程和單位工程的工程量、質量、勞動工時、材料消耗、機械臺班等計劃指標;
-核算項目組制定的計劃指標;
-考核和分析項目組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組織評比競賽,及時公布節約效果。
2、各職能部門的組織分工
公司職能部門,除財務會計科外,一般還設立施工計劃科、材料科、設備科、技術科、勞資科、安全質量科、行政科等。各職能部門分管成本指標方面的職責如下:
施工計劃科:負責施工計劃、施工進度管理,并做好統計工作。
材料科:負責原材料、周轉使用材料、工具的采購和保管成本、材料耗用限額、周轉使用材料的周轉使用次數限額等。
設備科:負責設備使用、維修和利用率等指標。
技術科:負責工程耗用定額的制度和日常管理工作。
安全質量科:負責公司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管理,確保工程質量,防止工程質量和安全事故發生,降低因安全和質量造成的損失。
勞資科:負責管理定員定額、工資基金、工時定額、勞動生產率等指標。
行政科:負責行政事務管理費用指標。
工程處一級的職能部門,可與公司對口,根據其施工規模,設置相應的職能組或專職人員。
(六)建筑企業成本管理的標準化和現代化
建筑企業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橫向牽涉到各個職能部門,縱向牽涉到公司及單個施工項目。在成本管理職能分工的同時,還必須統一管理的方法,可制定統一的指標、統一的核算表格、統一的標準、以及各種表格和核算資料的傳遞程序和傳遞時限,并且在一定的時期保持穩定性,在全公司形成成本管理的網絡系統。這種規模確定以后,就可以考慮設計程序,輸入電腦,這樣可以使成本核算電算化,使成本管理快速便捷,在公司內做到施工成本一覽無余,核算成果各部門共享,為公司領導及時了解施工成本情況,及時做出決策帶來方便。
(作者單位:江陰市華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