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德曼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薄墩Z文新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要求“培養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由此可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個人發展和成功的基礎。讓良好的學習行為、學習方法成為習慣,是教學的必須。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培養說的良好習慣:敢說會說
口才是綜合素質的反映。我覺得教會學生說話是有章可尋的,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對策。培養學生養成朗讀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聲讀書。課堂上,堅持采用“主體參與式”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有話就站起來講,不用舉手,打破師生之間主動與被動的界限,給學生以自信。為了把主動講話化為學生的習慣,可以采用小紅旗激勵制度,給敢于站起來講話的同學所在小組加紅旗,這樣一來,讓講話由原來的負擔變成一種責任,為了給小組增光,同學們一般都很積極,有時還為了紅旗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這樣課堂上學生發言情況就由一潭死水變為百花爭艷。
提供充足時間給學生討論交流。安排時間讓學生提問和討論,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把精心設計的問題交給學習小組進行談論,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其他小組進行補充,引導學生養成用語言正確表達思想的習慣,學會把說話當成一種和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事情,消除說話的畏懼感,積極鼓勵,增強自信心,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就越來越寬。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班為單位開展講故事、詩歌或散文朗誦,辯論與演講等活動,培養學生敢于在大庭廣眾之中,既不慌不忙,又有條有理地說話的習慣。
二、培養讀的良好習慣:泛讀和精讀
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經驗告訴我們,語文成績好的學生無不得益于課外閱讀,正是大量的課外閱讀,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產生了濃厚的讀書興趣。
閱讀課安排學生到閱覽室上課,瀏覽報紙或雜志,并對精彩語句或段落進行摘抄,并鼓勵他們利用零星時間熟讀成誦,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提高學生積累知識的積極性,進而養成自覺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雙休日作業中增加一項閱讀作業,由父母監督,閱讀名家名篇,并把閱讀情況反饋在摘抄本上,周一到校以后,小組之間互查閱讀內容,這樣既保證閱讀的質量,又能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每學期根據語文課本目錄,結合本校圖書室藏書情況,制定一份學生課外自讀圖書目錄,分課外必讀書和課外選讀書兩類。期中和期末都要與圖書管理員聯系,了解本班學生借閱圖書的情況,對課外讀書積極的學生予以表揚。
編定語文試題時,特編一道檢查學生課外讀書情況的試題。學生養成了課外自主閱讀的習慣以后,愛讀書,閱讀能力自然增強,寫作水平也跟著提高,語文成績也提高了。
三、培養寫的良好習慣:筆記和練筆
魯迅先生曾經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這個“多看”,就是培養學生養成讀的良好習慣。這個“練習”,就是培養學生養成寫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要養成做筆記和練筆的習慣。
幫助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看書時要在書上勾畫圈點做筆記、做批注;看完書后特別是看完課外書后要摘抄。在培養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時,先是指導,后檢查評價。
巴金先生說:“你只有寫,你才會寫?!痹谡n堂上增加一些有意思的學生趣事,然后讓他們寫下來交流。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有物可寫,寫起來有真實感,也會越來越喜歡寫。
學生練筆的方式主要有寫日記、寫周記、寫信(要求學生心里有話向父母講、向親友講、向老師講)、仿寫(模仿課文寫作文)。這四種方式可自由選擇,原則上每天寫一篇,一周不少于三篇。兩周要檢查一次,寫的好的,不但大力表揚,而且在班內進行展覽。學生養成了寫作的習慣,作文教學也就不難了。因為“立意取材、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作文基本功,在平時的練筆中不知不覺的也就練出來了。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可以將主要精力花在培養學生養成練筆習慣上,淡化寫作技巧指導。
四、培養聽的良好習慣:準確捕捉信息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習慣。積極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的學習氛圍,實施鼓勵性評價,激發學生樂說,愛說,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一旦能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在課堂交流中就能不斷地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平時上課可以在提問的基礎上讓其他學生補充,這樣學生會逐漸學會捕捉別人的說話內容。在上復習課時,可以組織學生自由提問復習,要求學生仔細聽好別人所提的問題,這樣既提高復習的效果又防止所提問題重復。
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說話之前想好說話要點;口齒清楚,聲音適中,有條理地說;說話時要正視別人的眼睛,養成自信的說話習慣。要養成主動與別人交流的習慣,與別人交談時,不要隨意打斷他人,不能心不在焉。同時要注意向對方學習,要學會運用姿勢、眼神、手勢等體態語言。
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绷己玫恼Z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語文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征施行多層次、多側面的引導,強化常規管理,突出課堂教學的主戰場,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