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河南省67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皮紋、骨齡、反應時、神經類型和技戰術水平等方面進行測評,并對測評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專家及資深教練員的綜合評價,獲得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心綜合素質指標體系,為廣大教練員和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提供科學的監測數據,為更好地進行乒乓球運動員的選材提供科學的評價標準。
關鍵詞: 乒乓球;青少年;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選材;反應時
中圖分類號: G 812.5 文章編號:1009-783X(2010)02-0093-04 文獻標志碼: A
Abstract:A test and evaluation are conducted on 67 table tennis candidate players in Henan Province over their physical quality,skin grain,bone age,response time,nerve type and strategic and tactic levels.The results of the test are used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With the general evaluation by experts and experienced coaches,the index system of the players’ comprehensive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is obtained,which can be used by coaches for the scientific monitoring data during the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of adolescent table tennis players and for provid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table tennis candidate players.
Key words:table tennis;adolescents;physical quality;mental quality;selection of talents;response time
當今的世界乒壇,技戰術不斷發展、規則不斷改變,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在快速、激烈以及多變的條件下,熟練、準確、靈活地運用技戰術。一名優秀的運動員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就必須在身體和心理超負荷的情況下連續進行高強度的比賽。因此,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必須具有較全面的技、戰術能力以及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青少年時期是提高全面身體素質、掌握基本技術、提高訓練水平和進行心理訓練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乒乓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基本技術基礎以及心理品質如何,不僅關系到運動員今后的發展,而且會直接影響到中國乒乓球運動的未來。
河南省乒乓球隊作為我國乒乓球后備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之一,曾為我國乒乓球隊培養了大量的優秀運動員;因此,有必要對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為廣大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提供科學的監測數據,為更好地進行選材提供科學的評價標準,也為我國乒乓球運動的長盛不衰作出貢獻。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06年在河南省體育局注冊的67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中男隊員33人,女隊員34人,分為男子甲組、男子乙組、男子丙組和女子甲組、女子乙組、女子丙組(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中國學術期刊網、優秀碩博論文、萬方數據庫以及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圖書館的檢索,查閱近10年的相關資料,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及背景知識,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工具
選用克托萊指數對苗子運動員進行了人體形態發育水平和勻稱度的測評。克托萊指數亦稱“體重—身高指數”或“肥胖指數”,是人體測量的重要復合指標之一,在人體測量與評價中被廣泛應用,它表示每1 cm身高的體重,作為一個相對體重或等長體重來反映人體的圍度、寬度和厚度以及人體組織的密度,計算公式為:體重/身高×1 000,其體重計量單位用kg,身高計量單位用cm。
運用《80.8神經類型測試量表》對所有苗子運動員進行了神經類型的測試。《80.8神經類型測試量表》 是1980年蘇州大學王文英、張卿華根據人的大腦皮層機能能力的發展和皮層神經細胞興奮與抑制過程的活動規律研究設計的非文字的神經類型測試表,可評定出16種神經類型,量表適用于6歲以上的任何人群,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且自1987年起被全國運動員選材組采用為必測內容。
運用簡單反應時測試儀(SC-16示波器)和綜合反應測試儀,對苗子運動員的光簡單反應時和綜合反應時進行了測評。
運用教練員經驗評價問卷對苗子運動員進行主觀評價,其中包括技術、戰術、心理素質等方面。
此外,為了保證數據處理結果的準確和可靠,運用手腕部X光圖譜對苗子運動員骨齡進行了測定;由于皮紋可以準確分析出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及潛在的個性,也可作為運動員選材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對苗子運動員的皮紋進行了測評;根據本專項的需要,還對他們的專項身體素質進行了測評,其中包括30 m跑、雙搖跳繩、握力等項目。
1.2.3 訪談法
邀請河南省及各地市主要專家和乒乓球資深教練員,對每一位苗子運動員的技戰術、步法、身體形態、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評價,并對本研究測量指標的選取進行了評判和修訂。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11.0數據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特征分析
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體重/身高×1 000)作為最基本的形態指標在高水平運動員選材和訓練計劃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河南省67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男子苗子運動員的身高為(155.31±8.08)cm,體重為(42.66±8.16)kg,克托萊指數為273.31±41.84;女子苗子運動員的身高為(153.66±6.63)cm,體重為(45.19±7.40)kg,克托萊指數為292.62±42.14。與王金燦等學者2004在《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中的“我國7~21歲兒少青克托萊指數均值”[1]145中同一年齡段相比,克托萊指數均較大,且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這反映出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不僅身材勻稱結實而且力量較大的特點;但是,在與我國優秀青年乒乓球運動員的平均身高172.41 cm,克托來平均指數363.25相比[2]649-650,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由于國內研究表明,乒乓球運動對身體形態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對苗子乒乓球運動員的選拔上,不需要對身高、身體形態作特別要求[2-5]。
2.2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骨齡及皮紋得分測評結果
個體運動能力的大小直接與發育程度有關,而每個人的發育程度均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可以從骨發育的程度變化反應出來[6],因此,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骨齡進行測評(見表3),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行選才和育才工作,并可以保證本研究數據處理結果的準確和可靠。
由于皮紋可以準確分析出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及潛在的個性,而且影響著構成運動員運動能力的7個主要因素(形態、機能、素質、技術、戰術、心理、智力),還是運動員選材的一項重要遺傳指標[7-8];因此,對苗子運動員的皮紋進行了測評(見表3)。
由表3可見,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骨齡的平均值,無論男子還是女子均小于其日歷年齡的平均值,且存在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而生活年齡和骨齡之間并不存在性別差異(P>0.05),而這一結果與我國學者梁京紅1995年研究的“9歲~17歲的少兒運動員除拳擊項目外,骨齡均值都比生活年齡均值大”的結果[9]并不一致。由此可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發育趨向晚熟,更加有利于以后潛能的挖掘,在平時訓練過程中應根據其實際發育的程度來制定訓練計劃。
在皮紋得分方面,依據“運動員皮紋綜合評分標準(100分制)”[1]68-69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皮紋進行評價,其中:atd角(度),分值20分;雙箕斗(個),分值20分;弓形紋,分值10分;屈肌線,分值20分;大魚際,分值10分;通貫,分值10分;小魚際,分值5分;指三叉,分值5分。得分80分以上為優秀,79~61為良好,60分為及格。由表3可見,河南省男女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平均得分均大于70分,且不存在性別差異。可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皮紋條件大多數符合皮紋評價良好的條件,從而可以提高成材率,降低淘汰率。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皮紋學用于運動員選材僅僅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作為一種有效的、簡單實用的新興指標,在選材工作中正得到越發廣泛的研究和應用。從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皮紋學在運動員選材領域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和應用前景,但也有學者指出皮紋選材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分歧,并且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仍需進一步研究證實[7]63。
2.3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身體素質測評
2.3.1 身體素質指標的確定
研究表明,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必須具備全面的身體素質,才能取得更優秀的成績[10-11]。我國學者吳煥群、張曉鵬、張瑛秋等人提出乒乓球運動員主要應發展耐力、速度力量、靈敏等素質,尤其是乒乓球改為大球后,球的速度下降了13%,旋轉減少了23%,彈力高度下降了4.7 mm,要想保持原有的速度、旋轉就必須加大擊球的速度、力量。因此,乒乓球運動員的爆發力就變得非常重要。此外,本研究又結合河南省乒乓球方面的專家及資深教練員提出的指標,最終確定本次乒乓球苗子運動員身體素質的評價指標體系為30 m跑、45 s雙搖跳繩、橫并步移動和持拍手握力。
2.3.2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身體素質測評結果
從總體來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各項身體素質不論男女均優于2006年7月河南省體育局乒乓球網球管理中心制定的《乒乓球運動員選苗——身體素質測試成績表》中的乒乓球選苗優秀標準,身體素質總體較好。由表4可見,在30 m跑和握力方面,男女苗子隊員之間存在著非常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1),男子明顯在上下肢力量和爆發力方面優于女子,這可能與其生理發育特點有關;而在雙搖跳繩和橫并步移動方面,男女苗子隊員之間并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這也說明男女在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方面差距不大。我國學者張瑛秋等提出,在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選材中應在考慮運動員肌肉爆發力好壞的基礎上,注意挑選那些具有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覺、協調性和靈敏素質較好的運動員[10,12]。由此可見,應加強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特別是上下肢爆發力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加強其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方面的訓練,從而適應當今乒乓球發展的趨勢,提高苗子隊員的成材率。
2.4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反應時測評結果
乒乓球是一項高認知因素的運動項目,絕大多數的乒乓球專家和教練員都認為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要反應快、腦子靈。因此,本研究把反應時作為苗子乒乓球運動員的重要心理指標加以探討。
有研究表明,乒乓球運動員對復雜的刺激信號應答反應明顯比其他項目的運動員要快,而且發現直板快攻型運動員的反應時最短,橫拍防守型運動員的反應時最長,兩者相差0.521s[13-14]。本研究發現(見表5),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在光簡單反應時、綜合反應平均時和綜合反應最優組均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橫拍打法與直拍打法運動員的反應時之間也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且與乒乓球運動員12歲骨齡選材評分表中的數據[1]422相比,3項指標基本能達到第4和第5等級,普遍得分較高,尤其光簡單反應時明顯優于乒乓球運動員12歲骨齡選材評分表中第五等級的數據,這也說明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反應時較快,符合乒乓球選材的基本要求。
2.5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神經類型測評結果
大量研究表明,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不僅要具備超群的身體素質、極大的生理潛能和遺傳方面的優勢,而且還要有運用、動員、發揮這些優勢的心理能力,而個性正是個體心理特征的總和[15-16];因此,人的個性特征與其運動能力之間確有一定的關系,在運動員選材時,要根據不同運動項目對人體的要求,在其他素質具備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個性特征,以提高選材的成功率。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選用80.8神經類型測試表對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進行了神經類型的測試,結果見表6。
由表6可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神經類型分布整體良好。屬于最佳型、靈活型、穩定型和安靜型的隊員有20人,占總人數的29.85%,這一神經類型的運動員反應快、準確、活潑、思維敏捷、接受能力強、富于創造性,具有強而穩定的工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理解能力強、掌握技術、戰術能力快,好勝、自信、適合從事乒乓球運動項目;屬于易擾型和亞易擾型的隊員有11人,占16.42%,這一神經類型的運動員反應較快,但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工作能力不夠穩定,起伏較大,有時候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技術、戰術的能力一般;屬于上中型、中間型和下中型的隊員有32人,占47.76%,其中,上中型隊員最多,有22人,這一神經類型的運動員有的接近靈活型或穩定型,有的接近興奮型或易擾型,有的介于兩者之間,其神經類型的特點比較適合乒乓球運動;屬于謹慎型、泛散型和抑制型的隊員有4人,占5.97%,這一神經類型的運動員反應慢,準確性差,注意力分散,粗心,自控能力差,接受能力也極差,很難建立條件反射,掌握技術、戰術能力不強,在重要比賽中易緊張,其神經類型的特點不太適合從事乒乓球運動項目。
3 結論與建議
3.1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體形態
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克托萊指數均值無論男女均高于我國同一年齡段青少年,而男子運動員的克托萊指數與我國學者王金燦主編的《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中提出的“男子乒乓球運動員12歲骨齡選材評分表”的等級相比,遠高于等級三的標準(219),與等級二的標準(273)接近[1]420。這反映出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在身材均勻的基礎上,力量遠大于我國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由此也反映出了當今乒乓球運動正向著力量、速度和旋轉方向發展的趨勢,而力量便是最為基礎的要求。
3.2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骨齡與皮紋
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骨齡的平均值,無論男子還是女子均小于其日歷年齡的平均值,這與某些研究的“青少年運動員骨齡大于其日立年齡”的結論產生了不一致的情況,可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體發育趨向晚熟,這樣可能更加有利于其以后潛能的挖掘,同時也提醒我們的教練員應根據隊員的實際身體發育狀況安排訓練和比賽。
在皮紋得分方面,河南省男女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平均得分均大于70分,可見,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皮紋條件大多數符合皮紋評價良好的條件,大多都具有良好的遺傳信息。
3.3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獲得優異比賽成績的重要基礎,本研究表明,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身體素質不論男女均優于2006年7月河南省體育局乒網中心制定的乒乓球選苗標準,身體素質總體較好。在乒乓球苗子運動員選材中應在考慮運動員肌肉爆發力好壞的基礎上,注意挑選那些具有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覺、協調性和靈敏素質較好的運動員;因此,應加強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特別是上下肢爆發力的訓練,在身體素質選材方面還應增加諸如“羽毛球擲遠”等體現苗子運動員上肢爆發力的評價指標。
3.4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反應時
眾所周知,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必須具有反應快、應變能力強的特點。本研究表明,河南省乒乓球苗子運動員在光簡單反應時、綜合反應平均時和綜合反應最優組等方面均處于優秀等級,可見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反應時較快,符合乒乓球選材的基本要求。
3.5 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神經類型
本研究表明,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神經類型分布整體良好,屬于最佳型、靈活型、穩定型和安靜型的隊員占1/3,僅有5.97%的隊員神經類型不太適合從事乒乓球運動。這也提示教練員在平時安排訓練時,最好能夠根據運動員的神經類型特點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充分挖掘運動員的潛力,而在選材時應重視運動員的神經類型的同時,還要全面考慮運動員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和心理素質等其他因素。
3.6 資深教練員對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主觀評價
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教練員對青少年乒乓球苗子運動員的主觀評分(其中包括手法、步法、實戰、技術和心理得分)與其上下肢的力量、反應時和神經類型呈顯著性正 相關,尤其是與上肢的力量和神經類型的相關性較高。由此可見,苗子運動員的力量和神經類型是教練員主觀選材的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1]王金燦.運動選材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66-422.
[2]祁團結.我國男子乒乓球、羽毛球優秀運動員形態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5):648-650.
[3]劉新民.乒乓球運動員選材測試方法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3):91.
[4]劉幼瓊.6-8歲乒乓球運動員選材方法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2):77.
[5]李浩松.乒乓球運動員選材的獨特性[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6(2):74-76.
[6]許壽生,熊開宇.骨齡研究現狀與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7):944-948.
[7]張春甫,李志榮.皮紋學在運動員科學選材中的應用[J].安徽體育科技,2003,4(12):62-63.
[8]徐廣.大學生優秀男子籃球運動員的皮紋特征及選材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2-15.
[9]梁京紅,羅興華.廣東省少兒運動員骨齡特征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5,15(2):11-15.
[10]張瑛秋,甄志平,孫暉曉.中國優秀青年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特征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23(1):71-73.
[11]郭仲熙,張瑛秋.中國優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5):44-46.
[12]張瑛秋.優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訓練水平綜合評價[J].體育科學,2006,26(5):41-47.
[13]程勇民,王躍平,梁承謀.羽毛球運動員的反應時與競技能力[J].浙江體育科學,2006,28(2):60-63.
[14]李今亮,張力為.對運動員反應時問題的探討(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18(3):31-35.
[15]張卿華.神經類型與運動員選材[M]//人的神經類型測評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15.
[16]曾小武,顏慧.對我國優秀蹦床運動員神經類型特征調查與分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25(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