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才,不能僅看畢業的時候有用,畢業后40年、50年都有用,才叫有用。
——香港城市大學原校長張信剛
一個時期以來,沒有特色幾乎成了我國高校共同的“特色”。
——中國科技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杰教授說,他認為造成中國大學缺乏個性的原因有三:體制因素,管理因素,辦學者自身不懂、不按或不能按教育規律辦事
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并不在高校,而在官場。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如此表示。據教育部數據,我國的博士授予數量已居世界第一,在這場“博士大躍進”中,“官員讀博”正是重要一環
現在的年輕人想買大房子、開好車、娶漂亮老婆,這是欲望不是理想。但這都是正常欲望。我們這一代承認欲望,不承認理想。
——畫家、文藝評論家陳丹青
一些高校將學位化為向官員獻媚的禮物,在得到項目、經費和資源的同時,也成為博士帽批發商。
——南京大學教授景凱旋指出,因為能借此謀取現實的利益,有的教授為自己的博士中有官員而興奮不已
美好的圖畫書是為孩子打精神底子的,而現在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看字多的書,逼孩子提前認字,其實是剝奪孩子想象力的做法。
——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梅子涵
與我們人口數量有一拼的印度,實行火車票實名制100多年,好處顯而易見:印度從來沒有票販子這個職業,也沒有人為買票而排隊,這是程序正義的最大優勢。
——經濟學博士馬光遠
別逗了,你的瑞典口音倒是裝得挺像的。
——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萬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接到獲獎通知電話時正極其不爽:他當天照常騎自行車去劍橋大學上班,中途爆胎,只好走到學校,結果遲到了。所以,他沒好氣地如此回答
人生就是1萬米長跑,如果有人非議你,那你就要跑得快一點,這樣,那些聲音就會在你的身后,你就再也聽不見了。
——畫家黃永玉向郭敬明傳授的人生經驗
我夢想的國土不是一條跑道,所有人都向一個目標狂奔,差別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夢想的國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邊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
——哲學家陳嘉映
一個國家的老百姓有沒有素質,只要看一點,就是懂不懂得照顧別人。
——經濟學家茅于軾
做企業需要的是犯錯誤的兔子,不需要不犯錯誤的烏龜。
——企業創新的一種說法
你走進去,以為能幫助什么人,可最后都是自己得到幫助。
——語出美國《時代》周刊。文章中,美國牧師愛德華茲·劉易斯在評論那些自愿到醫院陪伴死囚犯的志愿者時說
人不被非議是不真實的。非議就如人的影子,人越高,影子就越長。
——伴隨成功的并不總是掌聲
如果你長期感到空虛,那就更要少用虛擬社交工具,因為它會增加你的孤立感。不如出門見見朋友,這會比抗焦慮藥更有助穩定心理。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顯示,從1985年到2004年,全美因無人可商談重要事情的人數激增了3倍,比率高達25%。寂寞也許比甲流來勢更猛
中國人的忙碌其實是一種強迫癥,是透支生命的無奈。
——有學者說,由于未來不可預期,人們只能通過“拼命”來提高生命的價值
淺薄成為時尚,深刻就成為嘲弄的對象;認真變得難得,敷衍便成為可怕的趨向;冷漠侵蝕心靈,熱忱必然被強行流放;褒獎一旦貶值,貶斥就很難顯示力量。
——社會風氣浮躁的后果
我希望我們兩人一起出現在這檔節目的情形,能告訴那些相互之間有過節兒的年輕人,沒有什么事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咬耳朵”事件12年后,霍利菲爾德和泰森同上電視握手言和。霍利菲爾德如此說
切記:有人可能會恨你,但除非你也恨他們,否則他們是不會贏的,而恨會毀了你自己。
——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
責編:一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