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9日,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2006級植物保護專業3班學生張紅軍正奔波在成都市的大街小巷上,原本此時應該在學校的他已經成為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業務員,月底他將收獲第一筆薪金。
而此時,和張紅軍同樣即將面臨畢業的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卻依舊在為工作不辭辛苦地四處探尋著。他為什么能這么快就找到工作并迅速適應工作崗位呢?是他非常優秀,還是較為幸運遇上了伯樂?顯然,以上兩種因素都有。
而實際上,張紅軍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輔導員郭超杰精心打造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始終把學生的就業視為頭等大事
郭超杰,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輔導員,河南省高校優秀輔導員,自從畢業后就從事這份工作,至今已是第10個年頭了。
如果把輔導員和就業這兩個關鍵詞聯系在一起,在河南科技學院,沒有人不會想到郭超杰。他策劃的資源與環境學院小型專場招聘會,創造了平均給每名學生提供4個工作崗位的記錄,得到了各方廣泛的贊譽。
郭超杰曾說過,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像培養孩子,是一個過程,得細水長流;而幫助大學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像孩子長大了要了卻終身大事,是一個轉折點,得穩、準、快。
對于“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公眾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1月,團中央辦公廳就印發了《關于建立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指導意見(試行)》,要求各級團組織發揮共青團的作用,廣泛動員社會資源,幫助青年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為企業選人用人搭建平臺,在全國范圍內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對各級團組織來說,利用已有的豐富資源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是比較容易的。然而對一個輔導員來說,想通過自己有限的力量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其困難可想而知。
2009年4月,郭超杰從校團委得知“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相關消息后就立即上網下載了相關資料。對一個始終把學生的就業視為頭等大事的輔導員來說,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個機會,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他明白,要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前提是得找到一個合適的企業。
根據團中央的文件規定,“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建立應充分考慮企事業單位的規模、行業分布等因素,首要條件是:合法經營、依法納稅并處于正常生產經營狀態,有提供見習崗位的意愿和接收見習人員的能力,具備國家法定安全生產條件。
建設“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事關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找到一個可以信賴又符合上述條件的企業談何容易?
幸好,由于幾年的積累,郭超杰擁有自己的用人單位資源庫。在其中,各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負責人聯系方式、到該單位工作的往屆畢業生的信息等一應俱全。
眼看暑假就要到了,郭超杰根據用人單位資源庫的記錄情況,加上通過往屆畢業生了解的信息,初步確定了5家備選單位,先利用暑假的機會,分別安排學生到5家備選單位實習,然后根據實習學生反饋的情況確定最有可能入選的單位。
首個由輔導員主導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喂,您好!這里是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您的嗎……”張燕燕已經可以熟練地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了。剛開始進入公司實習的時候,她連和客戶最基本的溝通都無法進行,經過1個多月的鍛煉,她顯然已經適應了這個角色。
張燕燕就是郭超杰派到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的“探子”,和張燕燕同去的還有植物保護專業的張青,如今她們都已經是該公司的正式員工。
“只有讓學生親自到公司去感受其實力,我才能確定它是否符合要求?!惫苷f。
通過張燕燕和張青的具體反饋,他認為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比較符合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要求。但是他認為,對該公司仍需要進一步了解。
2009年9月初,郭超杰聯系到了他的第一屆畢業生劉彥文,當初稚嫩的學生如今已是一家公司的老總。恰好,劉彥文的公司和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有業務上的來往,通過張彥文的介紹,郭超杰得知該公司還是河南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會的理事單位,信譽方面可以保證。
最終,郭超杰把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確定為第一備選基地。
可是,按照團中央對“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基本要求,見習期間,基地須為見習學生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一定的基本生活補助,并負責對見習青年進行必要的技術技能培訓和指導。
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愿意這樣做嗎?到此時,一切設想還都是郭超杰的“一相情愿”。
2009年9月25日,是郭超杰比較興奮的一天,到現在他還能準確地說出這個日子。因為,在這一天,他第一次就“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的事情和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廣照進行了電話溝通,而劉廣照對此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這讓郭超杰幾個月來無限近地看到了自己的夢想。
隨后的兩個月里,郭超杰和劉廣照進行過無數次的電話溝通,他在為第一個由輔導員主導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不斷努力,不厭其煩地商量著基地建設的每一個細節。
通過進一步的溝通,郭超杰也逐漸了解了劉廣照其人。如果不見面,郭超杰還一直認為劉廣照是一個年齡較大的人,因為他談吐不凡。而實際上,劉廣照是個不折不扣的“80后”,從2007年開始創業,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已經擁有了到年底預計產值可達3000萬元的公司。
其實,對于參加“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的企業而言,既可以盡社會責任,緩解就業壓力,又可以優選企業員工;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增加社會工作經驗,加強對社會的了解,在就業的緩沖階段儲備能量。
“可以說,這是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也是全社會都希望看到的最好結果。”劉廣照說。
至此,似乎郭超杰所有的擔心都已消除。但,為了確保首個基地的成功,他還是決定對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
2009年12月22日,資源與環境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高揚帆、郭超杰和另外兩個輔導員一起來到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對公司的規模和實力進行實地考察。和預想的一樣,一切如劉廣照所說,沒有任何問題。
打造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聯盟
2009年12月27日,在河南科技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資源與環境學院首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授牌儀式暨“海綠王”基金成立儀式隆重舉行。郭超杰是儀式的主持人,他知道自己終于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儀式舉行得非常成功,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不僅提供了10個見習崗位,而且還為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學生帶來了助學基金,首批2萬元當日就劃撥到了專用的賬戶上。
隨后,經過嚴格的初試、復試,劉紅軍等10名學生成為第一批見習生,他們將很快到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報到,在公司的統一安排下從事不同崗位的見習工作。“經過精挑細選的學生,如果在見習期間表現優秀,將很快與公司簽訂就業協議意向。”劉廣照說。
由郭超杰主導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在河南科技學院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因為它也是河南科技學院的首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設立見習基地可以幫助社會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有利于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到企業參加見習,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方位了解學生的機會。同時,大學生也可以充分地了解企業,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有利于提高雙向選擇的成功率。郭超杰為我們的工作開了個好頭?!焙幽峡萍紝W院團委副書記郭立說。
2010年1月18日,郭超杰再次來到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對見習生的崗位對接情況進行定期回訪和跟蹤指導。當得知張紅軍已經獲得公司的就業意向時,郭超杰知道,當初的設想已經初步實現了。
很快,郭超杰通過校團委把鄭州海綠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上報給共青團河南省委,希望能把這個校級基地升格為省級基地。
在別人看來,作為一名輔導員,郭超杰的所作所為似乎超出了其職能和職責范圍,但他不這樣認為:“學生上大學的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只要可以為學生的就業提供點滴便利,我都會竭盡全能為之?!?/p>
在郭超杰的心中,還有一個更大的設想正在醞釀,他準備打造大學生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聯盟。目前,河南金苑種業有限公司、鄭州質爾惠肥料有限公司、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綠色農華植??萍加邢挢熑喂疽呀浐退_成了初步意向。
“如果能建立見習基地聯盟,我的學生還何愁不能順利就業?”不但如此,郭超杰還設想隨著基地建設的深入,如果能和這些企業聯合開展“訂單”培養,那就更好了。學生從大一開始就有了工作保障,更重要的是有了努力的方向,大學四年都可以明確地培養某種工作所需的技能,可以真正做到人職匹配、學業和工作的無縫對接。
責編: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