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2010年04期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災難,許多人可能從未聽說過海地,盡管這個加勒比小國距離美國僅僅幾百英里。
北京時間2010年1月13日5時53分爆發的一場地震,將這個國家半數夷為平地,遇難人數或超20萬。以這樣慘烈的方式,我們看到了海地。自然的偉力瞬間摧毀了海地人的家園,將無數鮮活的生命碾壓進廢墟。由于政局動蕩、國力貧弱,他們的重建之路無疑會異常艱難。
我們關注海地,也因為有8名中國同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被派往西半球的這個遙遠國度,身處險境執行維和任務。隨著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越來越積極地扮演國際角色、履行國際道義,他們個人和家庭的命運被交織進國家使命中。
飽受災難摧殘的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家,但他們是人類共同體的成員。我們與他們膚色不同,但在自然偉力面前我們都是脆弱的人類,正像我們在2008年也曾遭遇“震痛”。
生命一樣脆弱,又一樣堅強,一樣值得敬畏。以生命的名義,向所有在海地震災中遇難的人們致哀,也以生命的名義,祈愿這個苦難的國度在飽經摧殘之后能重燃生的希望。
《望東方周刊》2010年04期
被呈現的孔子
為給電影《孔子》劇本準確把關,國家廣電總局電影管理局副局長張宏森親自組織專家召開了6次不同層次的劇本研討會。
2010年1月22日,電影《孔子》公映。中國幾千年來第一次,孔子以一個鮮活的形象正式亮相。“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導演胡玫接受《望東方周刊》專訪時,這樣形容拍電影《孔子》以來最大的感受。2009年全國“兩會”上,一位國家領導人見到江蘇團人大代表胡玫,問:“你在做什么?”胡玫回答:“在拍電影《孔子》。”這位領導人說:“啊呀,那可是一個重大的……”他停了三秒鐘,然后說:“重大的挑戰。”“這三秒鐘,我在想‘重大的’什么呢?挑戰。我覺得說得特別好,因為拍孔子確實從來沒人做過。”胡玫說。接著這位國家領導人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期待:“這對于弘揚我們的中華文化,把中華文明推到世界上去,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拍好。”
《新周刊》2010年02期
愛誰誰
這是《新周刊》第11個情人節專題。
愛情看似泛濫,實屬21世紀的第一奢侈品。
剩男比剩女多,傳說比傳奇多,交易比交流多,情傷比情歌多,情醫比情書多,情人比愛人多,色情比愛情多,愛情事故比愛情故事多,蜻蜓點水的愛情比善始善終的愛情多。
我們旁觀別人的愛情更美麗,過去的愛情更美好——“在古代,我們不短信,不網聊,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里路,去牽你的手。”
過去的愛情里,有專一的深情,有恰如其分的慢和回味,有犧牲精神和愛人如己。現在,愛情缺少培養的器皿和時間,直接死在欲望的空氣里。人們因愛之名,做著與真愛無關之事,變得不清楚也不在乎:愛誰誰。
無論多少“偽愛情”行走江湖,關于愛情,關于真愛,還是那句話:沒有你,我怎能獨自溫暖?
《南都周刊》2010年03期
網絡整風
2009年下半年以來,由打擊手機涉黃網站引發了大規模的互聯網整治。在色情、低俗網站被大量曝光的同時,不少正規的中小網站在不規范的做法下,成了此次風暴的犧牲品。中國互聯網行業重新洗牌,一個新的江湖正在形成。不再供應免費午餐,也沒有了人體感的美艷,就連進出廚房的廚師,也必須考牌拿照才被放行,當然,前提是,廚師得有100萬的身家,還要有穩定的靠山。如果將中國互聯網比做廚房,那么2009年的這個廚房,明顯加緊了監管。這讓習慣了沒有門檻進出的中國互聯網失業者和網民們彷徨、無奈甚至驚鴻哀號。
先是關閉清理BT下載類網站,然后是采取“一刀切”的手段針對所有網站、個人域名進行檢查……
中國互聯網的每一次整風,都是一次互聯網行業的重新洗牌,更意味著一些早已滲透現實生活的網站也許將不復存在,而新的巨無霸如央視或將崛起。習慣了從網上下載資訊和娛樂的網民,也將開始網絡新生活。
《新民周刊》2010年05期
踢你個球
記憶中,中國的球事兒,從來都是一坨糗事。
多少年來,中國男足幾乎是假惡丑的代名詞,是萬人唾罵的痰盂,是中國體育的恥辱。連西亞小國都可以把中國國足玩弄于股掌之間,崩盤還有什么懸念嗎?
虎年春節前夕,由公安部督辦、遼寧省公安廳協辦的足壇打黑風暴終于掀起高潮,大有虎年打虎、一查到底之勢。
如今的足壇打黑已不單單是假球和賭球的問題,而是上升到了商業賄賂、行賄受賄的腐敗層面。常言道,大亂必將大治,亂世必用重典。對于中國足協來說,刮骨療毒已然無效,斷腕截肢也恐將不治,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動點兒真格的,才有可能悠悠醒轉。
這出大戲,還有看頭。
責編:一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