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職初期的失敗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傷害,此時,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是能否重拾信心和勇敢面對就業市場的考驗,以及如何調整心態來應對在職場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每年的考研人數都在大幅增加。在選擇考研的學生中,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為了延緩就業壓力。事實上,畢竟只有部分學生能順利通過這座“獨木橋”走上繼續深造的道路,大多數學生應該正確審視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不禁讓我想起曾經帶過的一名學生……
付某,男,安徽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該生家境非常貧困,學習成績優異,每年都能獲得學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和先進個人等殊榮。該生入學后一直憑借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維系大學開支。值得一提的是,該生雖有些口吃,但他從不因此氣餒,自強自立,性格開朗,樂于助人,并擔任班級學習委員。即將畢業了,該生深知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區別,尤其是自己的缺陷,如果走進職場肯定會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于是他立志繼續深造,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考研備戰上,且報考的院校是一所名校,報考專業也并非他所學的計算機專業,所以無論在考試復習上還是心理準備上,他更是較平常人傾注更多精力。考試那天該生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充滿自信地走進考場。然而考試的結果卻很讓人失望,他落榜了。這無疑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刺激,面對自己的前途,他不知何去何從。回過神兒才發現時間已經是3月份,看著身邊平時不如自己的同學都與不錯的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又想到他自身的缺陷勢必會影響到日后找工作。“有哪家公司愿意錄用一個有口吃且無任何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呢?”“是繼續考研還是找工作?”“繼續考研我還能考取嗎?如果又像今年一樣,那我該怎么辦?”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和迷茫……
可能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類似問題的學生并不多,但對于一名有生理障礙的畢業生來說,多少會出現一些自卑或者逃避的心理。因此我決定對他傾注更多的關懷與愛心,幫助他重拾信心、重新站起來、重新評估自我,引導他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由于這是一個求職初期遇挫的特殊案例,因此對他的指導不可急于求成,要分步進行、逐層深入,并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策略和重點。首先,采用傾聽和共感等心理咨詢技巧,安撫他考研失敗的挫敗情緒,肯定他為這場考試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時幫助他客觀地分析其中的得與失,并讓他明白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獲得更高學位的唯一途徑。經過此番談心,由于經濟等客觀因素的存在,該生決定暫時放下繼續考研的想法,進入職場,并表示考研是他的夢想,雖然現在實現不了,但他會為此一直努力。其次,利用價值澄清等技巧幫助他重新客觀地分析自我、分析市場形勢,幫助他重拾信心,挖掘其內心對職業期望的真實想法。該生表態還是希望從事計算機類的相關技術行業,自己已經在準備求職簡歷等材料,但經過幾次面試后求職都沒有獲得成功,內心又感到一陣失落。再次,利用邏輯推論的技巧幫助他分析幾次面試失敗的原因,最終他并不認為生理缺陷是面試失敗的主要原因,而自身的專業動手能力不強則是就業難的瓶頸所在。最后,找到癥結所在后便共同協助他設計求職計劃。該生想參加有關軟件工程師的培訓,但費用太高,負擔不起。正巧有家培訓機構采取的“零付款,就業后1年內還款”形式吸引了他,經過到該培訓機構多次調研和試聽后,該生經過家人同意決定參加該培訓。由于該生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經過近半年的專業學習后,他成功簽約于上海某著名企業,入職月薪就達5000元,并計劃攻讀在職碩士研究生。
很顯然,對于付某的情況,他在求職初期的失敗給他帶來的傷害比一般學生要大很多。從無奈的言辭中不難看出他所面臨的困境,最主要的就是信心的重拾和勇敢地面對就業市場的考驗,以及如何調整心態來面對在職場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對他而言,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和發展的道路,是走好職業生涯至關重要的一步。
(作者系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輔導員)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