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加快了信息社會到來的步伐。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學生的信息素養要求變得愈加重要。信息素養是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良好的信息素養,已經成為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社會生存能力、綜合發展能力的標志。信息素養教育由于其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及其與創新人才培養的緊密關系,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關鍵詞: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教育;創新型人才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高科技通訊手段的迅猛發展,21世紀將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正是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而成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素質之一。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實用人才。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是廣泛的,不僅指專業教育,還包括綜合素質教育,即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因此,要培養高職生的綜合素質,使受教育者在學到必要的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得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具有知識更新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以便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一、信息素養教育的概念及其基本內容
所謂信息素養教育,是一種旨在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需要培養和提高社會個體成員的信息意識與信息能力的過程。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基本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1.信息意識教育
信息意識是指人的頭腦對信息及其運動規律的抽象性、概括性、總體性的認識。強化信息意識教育,一方面可以培養受教育者科學、全面、深入認識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受教育者良好的信息需求意識。總之,信息意識是信息素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社會個體成員適應信息環境、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基礎。
2.信息道德法規教育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個信息活動中,用以調節信息創造者、信息服務者、信息使用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交流與傳遞目標應與社會整體目標協調一致,堅決抵制各種淫穢、迷信、欺詐和虛假信息,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培養信息良知,尊重基本人權,在信息活動中堅持公正、平等、真實的原則,正確處理信息創造、信息傳播、信息使用三大主體之間的關系。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主要指通過對信息的收集、整序、利用和評價,進而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隨著社會信息量的不斷增加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使用,各種光盤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在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如何提高人們的信息能力已經成為信息素養教育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能力、信息的整序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的評價能力、信息的創新能力。也就是在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加工整合的基礎上,創造新信息和新知識的能力。綜上所述,信息能力教育理所當然是信息素養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
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知識和信息的時效性越來越強,半衰期日趨縮短,課堂教學的有限性與知識拓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學校必須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也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地進行知識信息的收集、整理、鑒別、轉化并加以掌握和創造的能力。
二、信息素養是創新型人才的基本特點之一
信息社會又是創新的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知識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這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社會競爭的焦點不僅是資金的多少、學歷的高低,而且是創新能力和情商的有無。抓住信息并在眾多信息中抓住有用信息,即抓住了機遇。因此,信息素養教育是大學生創新的基礎。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科技信息浩如煙海,一個人如果沒有較強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要想創新是不可能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智力的發展和自我完善。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是造就“全能的人”,盧梭、席勒、傅立葉等資產階級思想家也把“全面發展的人”作為崇高目標,而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更是共產主義理想藍圖中一幅動人的畫面。創新型人才要具備四種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創造知識的能力(對知識進行激活再創新),應用知識的能力(將知識轉化為力量與財富的能力),合作、交流、溝通的能力和團隊意識。
三、信息素養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系
1.信息素養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當今社會,科學發展有兩個方面:一是知識爆炸現象加劇,二是知識老化速度加快。信息素養教育正好可以彌補社會信息爆炸和快速更新帶來的問題,信息素養是信息管理人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基礎,信息素養教育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全面提高人的信息管理的素質,也就是培養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增強人才信息管理競爭能力的需要。因此,良好的信息素養可以為創新型人才提供較強的競爭實力。
創新型人才要想在信息社會適應信息沖擊,就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選擇與吸收能力,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面對嚴峻的信息社會現實,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是每一個創新型人才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接受信息素養教育是創新型人才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首選途徑
信息化社會帶來的知識爆炸及其產生的深遠影響,改變了人類的工作和生活,人類最好的適應方式就是學會主動地選擇和發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并能為己所用。而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力,這就需要接受信息素養教育。況且,現代社會人們的信息數據更新與換代是持續、快速變化的,對人們的信息素養的要求也是與時俱進的。因此,接受信息素養教育的過程不是短暫的,而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一部分。
接受短期信息素養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競爭力。特別是現代信息社會,很多信息歸屬于秘密或者情報,保密性很高。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個人的信息處理能力要求就更高了。因此,提高個人信息素養、接受信息素養教育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3.信息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眾多國家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內容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面向社會的創新型人才,而創新是與一個人的信息素養分不開的。人們只有具有了信息素養,才能掌握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去獲得相關學科的知識,才能隨科學的發展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為創新奠定基礎。在大學階段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夠為他們走上社會勝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學生的信息素養還直接影響到國家、社會的整體生活和經濟等方面的狀況,影響到信息社會考查一個國家人力素質和生產力的重要指標。因此,信息素養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信息素養教育是把大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在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人們原有的知識已不足以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原有的知識體系已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知識和信息已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最根本的動力,這是信息化社會給人們帶來的巨大挑戰,因此信息素養成為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之一。基于這樣的形勢,我國在高等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就顯得極其必要,這不僅是提高學生生存能力的需要,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立.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1,(2).
[2]龍燕春.論信息素質與育人[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6).
[3]宋金玲.高校圖書館實施信息素質教育的模式探討[J].圖書情報知識,2002,(3).
[4]陳海春.信息化時代與大學生發展[J].教育研究,2002,(2).
責編: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