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于2010年4月1日開始施行。近期,北京市有關部門陸續發布了實施《辦法》的相關配套文件。市供熱行政管理部門在此對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答疑。
問:目前北京市已發布的實施《辦法》的配套文件有哪些?
答:具體有:《關于貫徹執行〈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京政辦發〔2010〕23號);《關于供熱設施竣工驗收移交運行有關問題的意見》(京政容發〔2010〕60號);《關于供熱單位服務和管理到戶有關問題的意見》(京政容發〔2010〕61號);《北京市居民供熱采暖合同(按面積計費版)》示范文本;《關于對全市供熱單位實行備案登記制度的通知》(京政容發〔2010〕37號)。社會公眾可以登錄市市政市容委網站查詢。
問:在建立和理順供熱采暖關系,明確采暖費收費和交費主體方面,已發布的《辦法》配套文件作了哪些具體的規定?
答:《辦法》規定:供熱單位和采暖用戶通過簽訂書面合同,確立供熱采暖關系。這是供熱立法的一個核心。已經發布的《辦法》實施配套文件對這個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和強調。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市政市容委《關于貫徹執行〈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各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要依據《物業管理條例》和《辦法》的規定,按照‘誰供熱、誰收費,誰用熱、誰交費’的原則,督促本單位職工(含離退休人員)與供熱單位簽訂居民供熱采暖合同,直接向供熱單位交納采暖費,清理、調整本單位與供熱單位原簽訂的居民供熱采暖合同。但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和供熱單位另有約定的除外”。
市市政市容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供熱單位服務和管理到戶有關問題的意見》中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各供熱單位應當和居民采暖用戶直接簽訂書面供熱采暖合同”。
問:現實中,由于各種原因采暖用戶不與供熱單位簽訂書面合同會產生什么后果?
答:《辦法》第11條已規定:“未簽訂書面供熱采暖合同,供熱單位已經向用戶供熱一個或者一個以上采暖期的,用戶與供熱單位之間視為存在事實供熱采暖合同關系”。供熱行政管理部門將會同市高級人民法院,對現實生活中如何認定事實供熱采暖合同關系作出具體的規定。
應當強調指出:《辦法》作為政府規章是通過行政的手段對供熱單位和采暖用戶的行為進行了最基本的規范,要進一步維護采暖用戶的權益,還要靠供熱采暖合同來調整和約束。因此,采暖用戶通過與供熱單位簽訂書面合同,把彼此的權利義務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便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便于對供熱單位的服務進行監督。從這個意義上說,供熱采暖合同實際上是對《辦法》的細化與延伸。
采暖用戶不與供熱單位簽訂合同,無異于放棄自己維護合法權益的手段。一旦出現室溫不達標用戶向供熱單位主張退還采暖費的權利,或供熱采暖設施出現漏水等故障,造成用戶、相鄰用戶財產損失和公共設施損害,進而引發賠償問題時,則因供熱采暖合同的缺失給采暖用戶維權帶來障礙。
從另一個方面看,無論采暖用戶是否與供熱單位簽訂了書面合同,要求供熱單位都承擔同樣的合同義務,顯然是不公平的。
問:對過去已經簽訂的供熱采暖合同,如何處理?
答:《關于貫徹執行〈北京市供熱采暖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中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各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要清理、調整本單位與供熱單位原簽訂的居民供熱采暖合同。但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和供熱單位另有約定的除外。這里需要作提示說明:如果采暖用戶所在單位仍然與供熱單位簽訂本單位職工的居民供熱采暖合同,北京市沒有此類合同的示范文本。供熱單位和采暖用戶所在單位需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以下事項:一是供熱質量投訴和報修的主體;二是因供熱質量引發訴訟時的訴訟主體;三是因供熱單位原因需要退還采暖費,是向采暖用戶還是向采暖用戶單位退費;四是采暖用戶自用設施的管護責任主體;五是當因用戶責任出現供熱采暖設施泄漏等故障,造成用戶和相鄰用戶的財產損失以及公共設施損害(如:電梯進水,配電室、柜被水浸泡等)的,如何認定承擔賠償責任的主體(是采暖用戶還是采暖用戶所在單位?)等。這些事項都是合同雙方重要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關系,是必須予以明確和具體約定的,以免出現訴訟時無法認定責任主體。
《關于供熱單位服務和管理到戶有關問題的意見》中也規定:“因歷史原因,各供熱單位與物業服務企業、開發建設單位或業主自治組織簽訂的居民供熱采暖合同、采暖費代收代繳協議以及物業服務企業與采暖用戶簽訂的供熱采暖合同,應當依據國家和本市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予以修改、調整或解除”。
問:在清理、調整、修改、解除過去的供熱采暖合同中,需要做好哪些后續工作?
答:《關于供熱單位服務和管理到戶有關問題的意見》中規定了在清理、調整、修改、解除過去的供熱采暖合同中應當明確和強調的問題:
一是,原采暖費收繳單位已向居民用戶收取的當期采暖費應當足額移交供熱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截留;歷史形成的用戶欠費,原收費單位應當向供熱單位提供用戶欠費情況清單,并就清理歷史欠費事宜與供熱單位協商,并形成書面意見。各供熱單位拖欠物業服務企業的水費、電費等應當同時結清。
二是,各供熱單位應當與物業服務企業、開發建設等單位協商并簽訂協議,移交采暖費收繳及相關服務的職責。原管理單位應當向供熱單位提供有關供熱技術、用戶收費檔案資料以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移交過程中出現分歧難以解決的,由屬地市政市容委、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按照職責協調解決。
問:采暖用戶交納采暖費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辦法》和已經發布的配套文件,都規定由采暖用戶直接向供熱單位交納采暖費。
《北京市物業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19號,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第33條也規定:“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專業經營單位應當向最終用戶收取有關費用,并依法承擔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責任”。
《關于供熱單位服務和管理到戶有關問題的意見》中要求供熱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方便熱用戶交納采暖費。供熱單位可以根據供熱規模委托金融機構或繼續委托物業服務企業代收采暖費,并向用戶公告受委托的收費單位,受委托單位不得向用戶收取任何額外費用。
采暖用戶在交納采暖費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是,查驗收費的供熱單位是否經過區縣市政市容主管部門的備案。采暖用戶可要求供熱單位出示備案登記證或登錄所在區縣市政市容委的官方網站查詢。
二是,如果金融機構或物業服務企業代收采暖費的,用戶應當確認收費單位是否取得供熱單位的委托。
三是,用戶如果向供熱單位或供熱單位委托的物業服務企業交納采暖費時,應當向收費單位索要本市國稅部門監制的采暖費發票。物業服務企業代收采暖費的,也必須使用供熱單位的發票,不得使用物業服務企業的發票,否則用戶可以拒絕交費。用戶如果向金融機構交納采暖費的,銀行應當向用戶出具代收采暖費憑證,用戶需要國稅部門監制采暖費發票的,由供熱單位負責將銀行代收費憑證更換為采暖費發票。
這里需要特別提示:居民供熱采暖合同示范文本約定,采暖用戶應當在每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將本采暖季(當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采暖費足額向供熱單位交納。逾期未支付或未足額支付的,自次年1月1日起將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利率標準,向供熱單位支付違約金。
問:用戶交納采暖費后,是否由單位予以報銷?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財企〔2009〕242號)有關規定精神,用人單位在與職工簽訂勞動用工合同時,可以明確負擔職工采暖費的具體形式和標準。用人單位為職工負擔采暖費的,應當查驗職工與供熱單位簽訂的供熱采暖合同,及時為職工報銷采暖費。部分遠郊區縣和部分單位目前已經實行了采暖費收費制度的改革,這些地區和單位仍可按原辦法執行。
(責任編輯: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