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基地,班級就是師生一起施展才能的舞臺,只要師生齊努力,獻愛心,就能讓班級充滿溫馨與和諧,就能使班級充滿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師生;成長;班級;生機;活力
人們常說,一副好畫能陶冶性情,一首好歌能催人奮進,一句格言能凈化心靈。如果說學校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基地,那么班級就是師生一起施展才能的舞臺,如何組織開展班級活動,使班級充滿生機與活力呢?
一、根據實際,確定主題
為了掌握學生的實際思想,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筆者在班里設立了“心語”信箱。開學初期,筆者連續收到好幾封反映同學表現的信件,其中幾封提到了有關某某同學蠻不講理、經常給同學起花名的事。“班級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從學生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學生內心急待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想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一次以“發現朋友給同學起花名,你該怎么辦”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塑造人格。經過調查,發現信中反映的事是因為缺乏溝通,有的是因為一些學生對自己的行為不以為然,多數則是由于不了解事情真相而產生的一些誤會。同時,還發現學生與父母家長之間也存在類似問題。人與人之間有了解,才能理解和化解,這不僅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必備的能力。經過與班委會共同討論,我們決定開展以“溝通、理解和化解”為主題的班會。
二、抓住情感,組織活動
活動立足于學生的誠心,力求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認識到“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深刻道理,懂得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學會化解矛盾的方法,讓他們在活動中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以達到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和諧發展的目的。
1、觸動心靈,吐露心聲
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形象、生動、具體的事情,最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切身體驗所感受到的道理更能激起情感共鳴。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活動正式開始,筆者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有一次課間十分鐘,女同學在跳皮筋,裕銘同學故意沖進去搗亂,盡管女同學多次勸告,可他不但沒有停止自己的行為,反而更加放肆起來,當女同學發出警告時,他便氣勢洶洶辱罵女同學,甚至大打出手,女同學們忍無可忍,便和他撕打起來……接著,引發大家對這件事進行評析,大部分同學都認為裕銘蠻不講理、無理取鬧、斤斤計較。聽到大家這樣的評價,裕銘向全班同學訴說了自己的苦衷:“我確實是肚量太小吃不了虧。但大家不知道,自從父母離婚后,媽媽對我很兇,要是回家遲了,即使是十分鐘,她都有會狠狠罵我、打我,常常把我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甚至在晚上把我趕出家門……”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有被裕銘的遭遇深深震動了,有的同學為他憤憤不平,有的同學寄予深深的同情。理解了裕銘的“不近人情”,都愿意給他改過的機會。此時無聲勝有聲!同學們真實、切身地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確需要溝通。
在學生體會了溝通理解的重要性后,在柔和的音樂聲中,筆者播放了“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時,學生的情感碰撞在一起,迫切地需要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感情。為實現知、情、意、行的融合,我適時把握這千金難買的時機,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筆來訴說情誼,把最想對他(她)說的話寫在“心語”卡片上贈給自己的朋友。有的寫道:“老師,您辛苦了,我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有的給父母親寫道:“爸爸,我知道您把我管得那么嚴都是為我好,可我想擁有一個自己的空間,請給我點自由吧。”“媽媽,我再也不嫌棄您的嘮叨了,我永遠熱愛您!”……這一句句真摯的話語,是孩子們心靈洗滌后的肺腑之言。此刻,他們何此是用筆在寫,更是用自己一顆真誠的金子般的心與他人進行心靈交流、情感對話!
2、家校聯系,形成合力
根據對學生的問卷,有不少學生與父母的溝通也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問題,筆者經常特意在家長會時讓部分學生參加會議。讓學生代表吐露心聲,讓家長聽聽孩子的心聲,從教育的角度出發,嘗試構建學生與家長進行溝通的平臺,體現教育的社會性、整體性和共同性,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長每次參加會議都深有感觸、頗有所獲,他們時常由衷地說:“今天的家長會,不僅上孩子受到了教育,也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它讓我們加深了對溝通、理解、化解的認識,也讓我們知道了,作為家長不但應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更應關注孩子們的思想動態和心理需求,多和老師交流的同時,也應多和他們進行溝通,也應多和老師交流,以更好的了解孩子,促進他們茁壯成長。”
三、及時總結,深入反思
每一次班級活動都能讓師生受益無窮,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有所改變、達到了自警、自省、自律的教育效果。在學生成長的同時,筆者也深深感受到了自身也在成長。當學生提到老師錯怪他們,把怨氣轉發了他們身上時候。筆者的心靈猛然一震,未曾想到由于老師的不經意,竟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筆者為自己年少時盛氣用事,疏忽大意的行為感到深深的懊悔,更體會到“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的深刻內含。當聽到學生那唇槍舌劍的辯論、對問題頭頭是道的分析時,筆者不禁為他們的伶牙俐齒、見多識廣、敏銳思維所折服,驚訝于學生持續發展的潛能。當那一雙雙渴望溝通、渴望理解的眼睛注視著我的時候,當那因溝通、理解和化解后笑容滿面的小臉迎著我的時候,筆者感受到了班級流動著和諧的人文精神,充滿著溫馨的成長氣息,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動,感受到了學生在譜寫春天的成長的贊歌!
其實,只要師生齊心協力,奉獻愛心,就能讓班級成為培養時代新人的溫馨基地,就能成為學生個性才能發展的舞臺,就能使班級充滿生機與活力。
作者簡介:譚子強,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容桂高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