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
[關鍵詞]民俗;淳樸;健康;美
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以精妙的筆觸展現了云南優美的山野風光、淳厚古樸的風俗人情、美妙動人的歌會場景,字里行間溢滿著對美好大自然的傾慕,對淳樸云南人民的敬佩,對原生態藝術不盡的贊賞!讀來讓人如飲甘泉,回味無窮,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美。
沈從文筆下的云南鄉野被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留連忘返。作者抓住了云南自然景物的特點,調動多種感官,從視覺、聽覺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描寫:
(1)“藍色報春花,在輕和微風里不住點頭,總令人疑心那個藍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句,寫出了花的靈性和花色的純凈。
(2)“各種山鳥呼朋喚侶,和身邊前后三三五五趕馬女孩子唱的各種本地悅耳好聽的山歌”,寫出了鳥兒的靈性。
(3)“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時常從面前不遠草叢中起飛,一面扶搖盤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藍天空中鉆去。仿佛要一直鉆透藍空”,寫出了云雀的輕盈和靈活。
(4)“伏在草叢中的云雀群,卻帶點鼓勵的意思相互應和。直到窮目力看不見后,忽然又象個小流星一樣,用極快速度下墜到草叢中,和其他同伴會合,于是另外幾只云雀又接著起飛”寫出了云雀的生機和歡樂。
作者的這些描寫,讓我們感覺到了周圍環境的那種富有靈氣的,具有活力的美:山花爛漫,藍藍的天,成片的樹林,大半年開滿雜花的小山坡,與藍天相呼應的粉色的報春花,戴勝鳥和云雀嬉戲鳴叫,它們的歌唱又營造了一種天空、大地融為一體,景在人身邊,人在圖畫中的氛圍。難怪沈從文說“產生這種山歌實有原因。如果沒有一種特殊環境作為土壤,這些歌不會那么素樸、真摯而美妙感人。”人與自然交匯融合,相得益彰!
二、淳樸健康的人物美
云南人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清美秀麗中,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用心靈與自然進行融合,從而產生了優美的民歌及歌會。
山路漫歌這一段寫出了正是如此純凈美麗的景色才能襯托出女孩子歌聲的淳樸動人:“在這種環境氣氛里,出口自然,不論唱什么,都充滿一種淳樸本色美。”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如此美麗的自然風光,生活在其中的女孩在潛移默化下,性格氣質早已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才能唱出如此本色的歌謠、才能唱出趕馬女孩如此淳樸的美!
在“山野對歌”中我們也可以看到:
(1)“生長得一張黑中透紅棗子臉,滿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藍布衣褲,腰間圍個釘滿小銀片扣花蔥綠布圍裙,腳下穿雙云南鄉下特有的繡花透孔鞋,油光光辮發盤在頭上”這句話看出,這是一個健康美麗的婦女。
(2)“大年初一和同伴各個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馬皮作成三丈來長的秋千條,懸掛在高樹上),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游自在,若無其事!”這句話看出,這是一個開朗活潑的婦女。
(3)“于是輕輕地打了個吆喝,表示勝利結束,從荊條叢中站起身子,理理發,拍拍繡花圍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說,‘你們看,我唱贏了’”這句話看出,這是一個自信的婦女。
(4)“那次聽到一個年輕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這句話看出,這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婦女。
通過對對歌婦女動作、外貌、神態多個角度從臉、牙、辮子、服飾進行白描,用平實而又真實的文字細致的雕刻了勤勞、聰明、開朗、純樸的云南婦女畫像,質樸的語言卻難以掩飾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在這里作者寫作的目的不是贊揚一個婦女的美麗,而是以她為代表的云南整個少數民族地區勞動婦女的勤勞、美麗和智慧,是從他們身上自然流露出的健康的美!
三、本色和諧的民俗美
課標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云南的歌會》介紹了云南民歌在三種場合中的不同演唱方式、內容、目的和作用,表現了云南民歌的豐富多彩、悠久歷史和在云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多姿多彩、富有地域風情特色的民俗風景畫卷,讓讀者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三個場面,三幅民俗風情畫。作者即極用其精妙之筆,描繪了三個不同場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現了云南民俗的萬千情趣,宛如三幅明麗的民俗風景畫。
先寫山野對歌──才情比拼唱出來。既寫對歌方式的多樣性──即物起興者與引經典據者兼而有之;也寫對歌者對歌的內容要“滾瓜熟”,能“隨口而出”,這樣才有機會擊敗對手。因此,對歌具有較強的對抗性質,它應該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次寫山路漫歌──好歌與鳥兒共享。“漫”者,漫不經心也,這樣的閑情逸致,恐怕也只有在這樣的秀山麗水中才會有。這是即興的自由歌唱,發乎性情,自然成趣。
三寫村寨傳歌──山野民歌妙傳承。“金滿斗會”極盡熱鬧,全寨男女老少盡情歡歌。這實在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覽,是一間民歌的山野課堂,場面宏偉,氣勢壯觀。這里重點描寫了歌會的場面,通過描寫場面,傳達出歌會鮮花般的民眾美。通過對歌會場面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歌會這種古老風俗傳遞出來的的美,這種美是源自人們對歌的喜愛。人們通過歌聲傳遞他們的快樂,傳遞他們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
這篇文章洋溢著作者對云南歌會的人物、環境、民俗的贊美,這美的人物、環境、民俗合在一起不正是民族的文化美嗎?文章真實、藝術地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美、本色美、生命之美,這不正是這篇文章呈現給我們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嗎!
作者簡介:歐陽立新(1971—),湖南人,職稱方向:中學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