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我國實行素質教育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在素質教育實踐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頑癥。這些頑癥是高中教師必須面對和克服的難題。本文主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針對內地高中英語課堂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淺析如何更好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內地教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國家教委在《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對素質教育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質教育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在小學和初中的義務教育階段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是,由于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內地與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的素質教育狀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盡管素質教育在內地的中小學落實較好,但由于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對內地學生的成績的要求較高,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在進入高中階段后,很多學校不得不舍棄素質教育而采取相對保守的“應試教育”。教育模式的轉變讓很多學生感到不適,產生倦怠情緒。據個人對內地高中英語課堂調查發現,內地學生的學習認真程度不夠,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生只占30%;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有重點地記筆記的占41%;而有37%的學生會經常開小差;4%的學生不記筆記;同時,課堂學習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學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動陳述自己的想法的僅占18%;只會照抄板書的占32%;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講出來,與沒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認真聽取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觀點的占8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普遍不強。這種狀況折射出現階段內地高中教學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本文就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談談內地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
一、教學問題
1、教學脫節
拿高中英語教學來為例,高中英語的難度相對初中來說,難度加大,教學重點有了巨大改變。怎樣做好知識銜接是高一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據個人調查:有61%的內地高中生認為小學和初中的英語教學對詞匯量的要求較小。而高中英語教學對詞匯量的要求猛增,這使很大部分學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2、情感缺失
高中教育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疇,因此其教育的方法、方式都有所不同。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整個高中的學習氣氛比較緊張。隨著高考的臨近,學生所承受的心理負擔也越來越重。而大多數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很難像小學、初中老師一樣抽出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情感交流的缺失使得很多內地高中生無法及時的進行自我調節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以致出現厭學,甚至逃學等嚴重教學問題。這讓本來就繁重的教學任務變得難上加難。
3、教學方法滯后
受到傳統的語法翻譯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的影響,很多高中英語老師的教學只是針對高考,僅僅對重點語法和詞匯進行講授,而課文背誦被認為是一種能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和知識點最有效的途徑。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不少學生采取的都是“死記硬背”法,沒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掌握全文,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和學習的能動性。
二、“高中化”特色的素質教育
本文開始已經談到內地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對素質教育有著不同的理解,這也是內地教育跟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教育存在巨大差距的根本原因所在,與此同時也從某個層面反映出了內地大多數高中的教學狀況。那么究竟該怎么看待素質教育這個問題了?
內地許多教師對素質教育一直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素質教育就是讓學生多玩少做。顯然,在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下,如果讓學生少做的話,明顯達不到效果。但這并不意味著高中就只能采取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而把素質教育拋在一邊。
由于“應試教育”僅僅著眼于“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這種教育偏向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而棄多數學生于不顧,在教學方法上也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征。長此以往,更不利于國家綜合素質的提高。
那么內地高中是否應當繼續進行素質教育?答案顯然是肯定。國家提出的方素質教育方針是針對普遍的,理想化的。我們應該從其本質出發,結合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把素質教育具體化,即“高中化”的素質教育。“高中化”的素質教育應該秉著“快樂老師,快樂學生”的宗旨,結合內地各個高中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修正,其目的是向素質教育的本質看齊兼顧“應試”,讓教師更越快的教學,讓學生在盡可能輕松的環境下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那么怎樣進行“高中化”呢?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加強教學連貫性
萬丈高樓從地起!小學初中的教學連貫性對高中學習及以后的知識拓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做好教學的連貫性呢?這里以英語詞匯為例,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的基礎。小學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積累,而不單單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特別是對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實物等,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新單詞加強記憶,同時可以定期讓學生回顧一下之前學的新單詞,再次強化記憶,為高中英語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2、注重情感教學
在進入高中后,隨之而來的升學壓力讓很多內地學生產生了很多不適應的癥狀。從所周知,情感因素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新課標中最受重視的因素。我們提倡情感教學,即是在充分考慮教學中認知因素的同時,又充分重視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改進教學的各個環節,重視改善師生、生生關系,優化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情感對自身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情感教學理論,由于情感功能具有兩重性,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發揮其積極作用,防止消極影響。如發揮情感調節功能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認知活動的效率,促進學生智力的發揮和發展。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過程,提高學習效率;而緊張的師生關系,嚴肅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會抑制或干擾他們的認知過程,影響學習的效果。
因此高中教師在抓好教育的同時更應該多了解學生們的心理動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更好的了解學生們心理的想法,才能有的放矢,更好的針對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進行安排,提高教學質量。
3、改進教學方法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多元化。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取出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不應該僅僅拘泥于語法翻譯法,高中老師應該在課余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嘗試使用新的教學方式,如交際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將枯燥的語法和詞匯知識與靈活的課堂活動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的知識不僅僅書局限在書本上,還能夠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三、結論
素質教育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素質教育并不是某個人,某個學校的事,而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素質教育具有全民行,全面性,主動行以及差異性。只有全國人民一起行動起來,并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奮斗,“素質教育全民化”的偉大夢想才能得以實現。當然這肯定是一個漫長,不斷摸索的過程,但就是在這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內地人民的素質也隨之得以不斷的提高,從而不斷向理想化的素質教育邁進。
作者簡介:楊易,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