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學生,特別是職中生的人格狀況令人擔憂,這與教育者忽視人格教育有很大關系。語文在人格教育方面有著其他學科難以企及的優勢,它的人文性特點要求我們進行人格教育,語文教育的現代化呼喚人格教育,語文素質的提高需要人格教育,語文教師應該追求人格教育,因此,人格教育應該成為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關鍵詞]語文教育 ;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的氣質、性格、愛好、情操、信念、意志、態度、觀點等獨特而穩定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綜合。目前,中學生,特別是職中生的人格狀況令人擔憂,這與教育者忽視人格教育有很大關系。語文在人格教育方面有著其他學科難以企及的優勢,它的人文性特點要求我們進行人格教育:語文教育的現代化呼喚人格教育,語文素質的提高需要人格教育。因此,人格教育應該成為語文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語文教育要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價值歸宿,在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為學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質,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
一、加強教師人格修養,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的人格品質將給他的學生以榜樣和示范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情感。忠厚誠實的教師教學嚴謹,謙遜溫和的教師能與學生成為好朋友,正直善良的教師能使學生感到敬畏。這些美好健康的性格會給學生良性的影響。同時,語文教師還要有豐富的情感。情之所至,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以長歌當哭,遠望當歸。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都能深深打動學生,使學生產生共鳴。其次,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想,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使之應用于語文教學。一名保守的,教育思想狹隘的老師,會把金庸、梁實秋、韓寒看作是“毒草”,而一名優秀的、善于學習和思考的語文老師,則會通過定期的舉辦名家導讀、流行作品評論等積極的方式,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閱讀經典的或流行的作家作品。教師的這種綜合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終身性格的養成。
二、創設平等民主、充滿活力的新課堂
作為教師,要允許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的觀點,讓學生有很大的思維和發表見解的自由度。拿《項鏈》一課來說,以往的教學,我們都是將其中心思想歸結為資產階級虛榮和腐朽的生活,可是筆者將這一課的中心思想,交給同學們,讓他們各抒己見的時候,卻有了新的看法,有的同學認為,瑪蒂爾身上固然有許多應該批判的東西,但他們作為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其際遇難道不值得我們同情嗎?她身上的忠厚淳樸是否值得敬佩?且不去評論學生理解的對錯本身,只是這種讓學生成為思維的主人,成為情感的主人,成為求知的主人的做法,就會使他們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起到推動作用。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因素
語文教材是我們進行人格教育的最佳資源,要善于發掘教材中富有人格教育意義的材料,激活其中蘊含的有關人品、道德、才能、見識等富有人格魅力的內容,實質性地提高了學生語文知能的水平,進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比如在教《荷塘月色》這類作品時,教師更要讓同學們感受到作家身上那常人難及的人格力量:1948年,朱自清先生在生活異常困苦的情況下,簽名拒絕領取“美援”面粉,臨死還叮囑家人不吃美國救濟糧。大家在感動之時,師生共同總結,不管以前還是現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一向以有骨氣而著稱于世,決不做出寡廉鮮恥,不講人格,甚至辱沒、有損國格的事!
四、在寫作教學中進行人格教育
我們經常說“文如其人”,也就是說作文就是做人。但是,當前作文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文風矯飾的現象普遍,不少學生作文看不到真情的流露,或杜撰好人好事,或假造高亢之辭,甚至為騙取閱卷者的同情和高分而編造父母傷亡之類的家庭悲劇。因此,抓住真情的表露是作文中進行人格教育的關鍵。如何培養學生的真情實感呢?首先,要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一個人如果冷漠地對待生活,而不是積極熱情地感受生活,他就失去了寫作的源泉,他就必然要說假話。其次,在活動的積極參與中激發情感。或親近自然,或參觀訪問,或舉辦講座,或創設情境,或舉辦班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尋求創作靈感,產生創作欲望,激發自己的真情。
五、在學科的綜合種進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的任務不只是語文教育的專利,其他學科教育中也存在著人格教育的因素,因此,要將語文學科的人格教育和其他學科的人格教育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我們知道,文學能熏陶人生內蘊,深化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具有長善救失的教化功能;歷史能培養學生的歷史感及社會責任感;哲學則是關于世界觀、方法論的學問,能鍛煉辯證全面的理性思維,促使學生思想人格的發展。我們還主張文理相通,科學家的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理科習題中內含的無窮智慧,質疑解難時的認真態度,探索未知領域的進取意志等等,也可以作為語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很好的補充。例如《中國的建筑》一課,學生們通過對歷史的了解,可以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分后和燦爛;通過對建筑的了解,又可以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可謂是一舉多得。
人格教育是當代教育的重要課題。以上僅從五個方面論述了語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實踐策略,顯然還不能全面地概括。我們要堅持的是,在語文教育的各個環節,都要想到我們是在培養人,培養有能力的人,培養有個性的人,培養有人格的人。語文教育的天地也將越來越寬闊和美好!
參考文獻:
[1]白金聲:《語文德育滲透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曹明海等:《語文教育思想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
[3]韋志成:《語文學科教育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姜麗萍(1975—),江蘇武進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就職于江蘇武進職教中心電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