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舒緩師生壓力,激發創新與進取精神。花園式校園的設計理念,目的在于使校園為城市環境服務的同時還創造校園品牌。本文通過對職業院校校園、教學區、活動區等景觀規劃設計情況的分析,結合實際提出了如何創建花園式校園。
[關鍵詞]花園式校園;職業院校;景觀規劃;公共空間
職業院校是培養新型技能人才的搖籃,是集教、學、研為一體的場所。校園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環境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與技能進取的催化劑。當學生的學習場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的時候,校園能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并且校園環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成為評判此類校園設計好壞的重要標準[1]。
一、職業院校規劃理念與主題思想
(一)規劃理念
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知識的技能和方法。校園規劃設計是要給青少年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和諧美麗的環境,使她既有視覺效果,又為廣大師生提供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啟發智力的場所,通過美化校園,裝飾建筑,景觀布局,創造一個以靜為主,具有保健功能,凈化空氣功能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藝術式校園。據功能定位,景觀規劃設計的理念確定為:環境效益上追求大生態;綠化布置上追求大綠化;藝術構思上追求大景觀。
(二)校園規劃的主題思想
校園的規劃與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國家教委、中央綠化委在《關于開展校園綠化和營建學校林的通知》中指出“把學校建成樹木蔥蘢、花草滿院、恬靜舒適的環境,有利于改善師生生活學習和工作條件,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熱愛花草樹木,熱愛校園,陶冶情操。全國各類學校應爭取在三至五年內或更長一點時間,逐步把學校建成花園式學校”。在這個大花園校園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有著高度的啟迪感。它們對技術學習的青少年道德、品格、修養無時無刻不在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花園式校園的概念與作用
(一)花園式校園的概念
花園式校園是指:在校園的規劃設計中,以環境品質的提升為目標,以人本主義為立足,實現校園環境、功能、經濟、技術的優化,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校園環境。它反映了校園環境發展的持續過程,這個過程包含校園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2]。
(二)花園式校園對職業教育的作用
花園式校園的核心依舊是為學校的正常教學、科研提供良好的環境。
1、可提供良好的技能學習環境。校園學習環境包括功能、設施、生態和場所精神。在花園式校園中對這些要素給予合理安排與組織,會使環境合理化、生態化、人文化。因此,花園式校園對于減緩技能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素養,陶冶道德情操有重要作用。
2、充分挖掘職業院校的文化潛力。具有人文韻味的綠化景觀能寓教于樂,體現人創造環境、環境又培育人的良好氣息。學校在其發展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稱之為校園文化。花園式校園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和歷史出發,記載了院校發展歷史滄桑,展現了校園精神,孕育了校園文化。
3、烘托健康、經濟、實用的校園形象。花園式校園尊重自然,對于校園的自然環境組織、渲染氛圍等,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恩賜,體現校園環境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連續。花園式校園尊重文化,強調互動,通過環境手段使新舊景觀互為補充,風格有繼承又有發展。花園式校園強調植物景觀的作用,主張通過地域性的植物種植形成校園特色,以此烘托人文環境,創造技能進取場所精神。
三、職業院校的校園主要公共空間如何實現花園式景觀規劃
校園的公共空間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道路、綠地、廣場、建筑周邊等都可稱之為公共空間,根據校園的具體情況與發揮的作用,將其劃分成不同功能區,下面探討幾處校園主要空間的花園式景觀規劃。
(一)校園入口空間
校園入口是人們接觸校園的第一印象,是一所學校向外界展示自己的門戶空間,是一切交流的開始,它具有很強的標志性,有一定的集散功能。一個好的職業院校入口空間設計應做到莊嚴大氣、簡潔明快、突出時代性。運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和材料表現主題,顯現時代的風格。
如何從入門伊始就能體味到學校獨特的氣質,達到振奮人心的目的,這就要求入口景觀要具較強的可識性和可達性,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簡不易繁,易樸素大方、色彩明快、構思巧妙,這個區域有效的利用和引導,可將不同功能的地塊有序連接起來,將校園內外的風景連貫成景色通道。在某些設計中,將校門、步行道和遠處顯著的建筑物設計成系列景觀,是很受歡迎的。
(二)道路空間
在任何校園規劃模式中,道路是關鍵性的考慮要素。校園道路上的交流,如學生間的技術交流,朋友間的見面問候,師生間的答疑解惑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率都比較高,因此仔細定位、精心設計道路使其線條平滑、方向明確、安全暢通是極為必要的。
道路的景觀綠化要做到整齊又富含情調,強化引導作用。植物選擇以遮陰、觀賞為主,最好采用對稱種植喬木,喬木選擇可采用多花而無飛毛,種類多而個性突出的樹種。一條路,甚至一段路都可選擇一、二個花木作主體,如合歡、櫻花、紫薇、丁香做某一路的主體基調,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園小道。校園內以丁香為主的丁香路,春季丁香盛開,一路丁香一路香,紫白相問一路彩,給校園增景添彩,成為校園內一處誘人的景勝。
(三) 教學樓或辦公樓附近公共開放空間
職業院校的教學樓和辦公建筑內部結構、功能相對單一,是教室與實訓場所的聚集地,空間利用緊湊且頻繁,使得人群向建筑物周圍的外部擴散成為必然,完善建筑物周邊的公共場所環境是一種很好的壓力緩沖和精力彌補。
教學樓多為坐北朝南的低層建筑,樓層多為8層以下。其前、后的花園式綠化應充分考慮室內的通風采光。靠近教學樓的陽面可以設花壇,配置矮小灌木或宿根花卉作為基礎栽植,高度以不超過窗戶為度。在教學樓5m以外,方可栽植喬木,教學樓東、西兩側4m外可種植喬木,并結合垂直綠化,以遮擋夏、秋季烈日直曬。教學樓與運動場之間多植常綠、少植落葉喬、灌木、起到隔離視線、降低噪聲的效能,減小來自運動場上的吵雜聲。花木配置,少植或不植帶刺、有毒的植物。
(四)主題小廣場和小游園
主題小廣場和小游園由于注入了校園文化,從而變得生動、吸引人。每間職業院校都有各自的歷史文化,通過校園景觀來識別和詮釋職業特色是校園設計的目標之一。標志性的空間總是很引人入勝的,師生對于她們的高度利用隨處可見。
對于主題廣場環境來說,花園式景觀設計時多要注重立意,突出環境感染力,“有意無景,形同說教;有景無意,格調不高”,寓教于景、環境育人顯得更為重要。中國古典園林非常講究意境美,現代社會也公認園林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設計常追求“神儀在心,意在筆先”和“情因景生,景為情造”。例如校園休閑綠地平面構圖常采用方和圓的組合,小品設計常從引導學生做人、做學問和鼓勵學生勇攀技能本領的高峰等方面尋找創作思路,植物配置也常會運用桃和李,意喻“桃李滿天下”等,不勝枚舉,但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設計時應從構思立意入手,創造能夠產生積極作用的環境氛圍,使廣大師生從環境中也能受到職業教育“德高立身、技高立業”的啟迪,從而激發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五)體育運動場空間
體育運動區不但為學生提供體育活動的場地,還起著舉辦集會、開辦展覽、舉行演講等功能,是學生溝通交流的大型公共空間,但目前職業院校學生數量不斷增高,人均土地利用面積緊縮,僅存的有限運動空間規劃要結合學校實際,做到功能最大化發揮[3]。
對于運動區的花園式景觀設計,以不影響活動為準則,盡最大可能地供給運動面積,綠化以喬木為主,常綠與落葉有致地配置,少設或不設花壇、綠籬。在跑道內側,禁止種植喬木、灌木,一般只種植草皮。在跑道外側大多是單、雙杠、肋桿、爬桿、滑梯、乒乓球臺等其它體育設施,地面可硬化或簡單處理,以不植草皮為上策,其綠化重點在不影響運動視線的前提下種植喬木,給在活動的學生提供夏秋遮蔭的場所。
四、結語
校園景觀如詩如畫,需要師生精心去讀、去品味、去體驗。如何在職業院校的景觀規劃中營造出人性化、適宜的公共空間,將學生與技能的接收距離、師生的心靈距離,縮短再縮短,是研究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趙偉韜,高校校園公共交往空間調查與分析[J],北方園藝2008(6):141-143.
[2] 習青華,淺談花園式校園的規劃與設計理念[J],現代園藝,2009(2):23-24.
[3] 李冠濤,校園綠地規劃探討[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6(15):81-82.
作者簡介:李昳樂,女,河南洛陽人,2008年6月碩士研究生畢業,供職單位:廣東清遠市技師學院,研究方向:室內外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