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誠信教育作為加強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將學生的誠信教育與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相結合,闡述了怎樣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關鍵字]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誠信教育
誠信是人類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美德,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一諾千金”、“言必行,行必果”是歷代品德高尚者的處世之道。《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第14條規定:“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說慌,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但我們認為當代中學的誠信教育應不僅僅是對他們施行簡單的準則規定,而更多的是在實踐學習中讓學生們自己體會到誠信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誠信
“誠信”即“誠實、守信”,在個人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中,我們應當以“誠實守信”作為個人立身處事的根本原則。中國古代傳統道德認為,一個人的言行如果失去了“誠信原則”,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古人說“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就是誠實、真誠,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自欺,不欺人,為人處事不掩飾、不做作。
宋代思想家司馬光強調,一個人一生如果能堅持一個“誠”字,他就必然能夠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因為“誠”不僅僅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態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質借以體現的重要方面。“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不論對自己還是別人,凡是自己承諾的事情,就一定要使其實現。
陶行知先生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真”,內涵是豐富的,但最根本的便是“誠信”。陶先生在黑暗的社會環境中還高揚“真人”教育理想,我們現在更沒有理由動搖進行誠信教育的信心。我們要求老師做到:第一是平等誠心聽真話。教師要鼓勵學生講心里話,用自己的語言講話,引導他們不講大話套話,講真話實話。二是情理交融講真理。教師要理直氣壯地講科學真理,講黨的方針政策,不能言不由衷,要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放進去,要有個人的創見和感受,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講的是真心話。三是言行一致做真人。教師要保持良好的師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使學生通過教師的人格榜樣體會“真”的高尚、“假”的渺小。
二、信息技術中加入“誠信”內容
信息技術課程,聽起來似乎跟誠信教育沒關系,但同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同樣能滲透德育教育的影子,對學生的人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現成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沒有加入專門的誠信教育內容,但作為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有意識地加入相關的誠信教育內容是非常必要的。教材中沒有把誠信教育作為一塊內容重點提出來,特別是國家已頒布實施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后,更應該把誠信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貫穿于教材之中,這樣才能使青少年得到更好的誠信教育,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以適應將來的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1、在《初中信息技術》上冊的第1單元 走進信息世界的第2節 有效獲取信息中,可以把獲取的信息主題定義為“誠信”,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在網絡上搜索資料,又了解到了有關誠信的內容,可以說是雙豐收了。
2、在《初中信息技術》上冊的第3單元 設計應用文檔的第2節 制作作文選中,可以選幾篇誠信的文章作為范本,在進行文本修飾時,可以根據同學對范本的理解,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特別修飾,進而加深同學對誠信內容的理解。
3、在《初中信息技術》下冊的第8單元 動畫制作的第3節 制作基本動畫中,可以以“誠信”為主題,同學們根據網上查閱和下載的有關資料,根據他們自己對誠信的理解,制作“誠信”主題的FLASH動畫,同時展現一定的思想內涵,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誠信的理解,通知FLASH動畫的制作,進而加深對誠信的理解,最終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真正達到我們的誠信教育目標。
4、在《初中信息技術》下冊的第9單元 制作多媒體作品的第3節 制作多媒體作品中,同樣可以添加制作“誠信”課堂的幻燈片作品的內容。
5、在《初中信息技術》下冊的第11單元設計主題網站的制作中,同樣可以加入“誠信”主題網站的制作內容。
三、誠信案例分析
一滴水能折射陽光的七彩斑斕,一個人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均能體現人的道德修養。誠信教育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從要求學生不說謊話,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明禮守紀,拾金不昧,團結友愛等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從具體事情入手,歸根到底是引導學生從他律走向自律。現有兩個案例,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案例一:在一所學校里,幾個班級共用一個微機房是很正常的事,但偶爾也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以前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臺固定的計算機,經常有同學反映,他的作品、文件和資料等被刪除了,偶爾誤刪,情有可原,但經常刪除,性質有點惡劣。為此,每次上課,我都特意觀察那臺計算機上的操作,通過網絡教室軟件監視,調查周邊的同學,上課巡視時觀察,終于找到了這個搗蛋鬼——同學甲。當他打開我的電腦,打開E:盤時,我偷偷走過去,當他把文件一個個刪除時,我已經走到了他的身后,當他還在得意中時,我說:“現在,你已經把所有的文件刪除了,那么,老師考考你,你能把這些文件再恢復出來嗎?”只見同學甲臉微紅,很難為情的樣子,我知道,這事有救了!下課后,我把同學甲留了下來,并面對面地坐了下來跟他聊了聊,告訴他,隨意刪除文件后,其他同學受到了影響,其他同學辛苦的勞動成果也毀了,還設身處地地讓他為別人想想:“假如你的作品被人家刪除了,你會喜歡那位同學還是會恨那位同學呢?”他無語……最后,他向老師保證,以后再也不做那種傻事了。我相信了他,事實上,他確實再也沒做過。
案例二:學生乙是我們班成績比較好的一個,平時上課也比較認真,可是最近兩節課經常發現他會偷偷打一種網絡游戲,這個發現讓我很吃驚。他操作還很笨拙,看得出是剛剛迷上這種游戲。可是學生出現這種狀況如果不及時的制止,任其發展下去,會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造成極大的影響。簡單的說教很可能起不到作用,我決定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針對近期的教學內容《文字錄入》,我布置同學們寫一篇以課堂誠信為主題的文章給我,學生們所寫的題目大都不一樣,我讓同學乙寫學生打游戲的相關內容,并注重讓他寫打游戲的好處和壞處。“打游戲怎么沒有好處啊!”我問同學乙。“那沒有好處你怎么這么癡迷啊,你看你寫了打游戲那么多壞處,我聽老師們說你最近經常去網吧,看來你很喜歡做壞事啊!”我繼續道。“不,不,老師,我不喜歡做壞事。老師,說實話,我也知道打游戲影響學習,可是自己就是控制不了,老師你看我該怎么辦?”看來,“治療”的時機已經成熟,我就舉了一些事例并將自己的看法說給他聽,他也頻頻點頭。但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會影響他的行為,我決定實行跟蹤“治療”。我說:“老師為了看你守不守信用,也請你每兩天向我匯報一下你這兩天是否打游戲了,當然老師也會暗訪的”。學生乙低頭沉思了一會,認真的說:“好”。教師的“跟蹤治療”,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愛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誠信行為。
“用心做事,誠信為人”。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育好學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教師在教會他們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樣做人。
參考文獻:
[1]誠信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基石,2004(9).
[2]基于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誠信教育,2007(9).
作者簡介:周敏芳(1976—),女,漢,蘇州人,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
獲獎情況:2000年,在蘇州市第一屆計算機學科評課選優中獲得一等獎,2001年,制作的網絡課件獲得全國一等獎,2007年獲“蘇州市吳中區普通中學信息技術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