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概述高職籃球教育中籃球基本功教學一般含義的基礎上,簡述地借鑒了中外一般的籃球訓練方面的辯證思路,并就高職籃球基本功教學過程中的微觀訓練方法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高職;籃球運動;基本功;教學;訓練
就一般而言,一個籃球運動員的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與提高離不開該學員的興趣愛好、籃球基本功、健康狀況、籃球意識及其綜合協調能力。而無論怎么說,一位高職籃球體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在不斷改革片面追求命中率等訓練的過程中,在遵循籃球運動規律和教學訓練原則的基礎上,回歸性地夯實籃球基本功的教學,努力地創新籃球教學模式,堅實地奠定高職學員籃球運動水平提高的基礎。
一、籃球基本功的一般概述
(一)含義理解
盡管國內外學者抑或是運動專家在對籃球基本功含義的理解問題上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但其所具有的一致性看法無外乎:籃球的基本功即指籃球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必須首先學習、獲得和運用的具有綜合性、基礎性的技能技巧;從整個籃球運動的宏觀角度考察,籃球的基本功包括技能技巧要素、 戰略戰術要素、生理心理要素等;從籃球運動所依附的微觀載體考察,籃球的基本功包括手腳腰胯和視野等幾個方面的能力因素。
(二)內容了解
從整個籃球運動的宏觀角度考察,高職籃球的基本功中的技能技巧要素是指高職運動員要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規則與要領,包括傳球接球運球投籃、持球突破搶籃板球,防守進攻、搶球打球和斷球移動等;戰略戰術要素是指要求高職運動員熟練掌握個人運動戰術以及與本隊人員的配合戰術,包括進攻和防守;生理心理要素是指籃球運動員的速度、彈跳、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以及克服各種心理障礙等心理自我調節內力。
二、高職籃球教育中基本功訓練的辯證思路借鑒
根據國內外的研究成果,諸如譚朕斌和許博的籃球訓練專著等不難看出,高職籃球基本功的訓練如果運用唯物辯證法全面的觀點來考察的話都是屬于一個有機的訓練系統:
其一,高職籃球技能技巧訓練。移動訓練包括起動、各種跑、急停、滑步、轉身、跳、碎步、交叉步與攻擊步等;持球突破訓練包括原地持球突破等;傳接球訓練包括原地、行進間、配合、擴大視野與對抗性傳接球等;運球訓練包括原地、行進間與突破組合練習運球等;投籃訓練包括原地、行進間與跳起投籃等;搶籃板球訓練包括隊員搶位與對抗中搶籃板球等;個人防守包括防守無球與有球隊員等。其二,高職籃球戰略戰術訓練。快攻與防守快攻訓練包括快攻戰術與防守快攻;基礎配合包括進攻與防守配合等;攻守轉換練習包括攻轉守腳步、運防攻轉守、籃板球攻轉守等訓練。其三,高職運動員生理心理素質訓練。生理體能訓練含專項力量、速度、彈跳、耐力、靈敏與柔韌素質等;心理訓練含競爭、果敢、抗挫折與協調性心理等。
三、高職籃球教育中基本功訓練的微觀教學探析
從高職籃球教育的實踐來考察,高職籃球運動員只有苦練基本功,才能達到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的功效:命中率準確,控、傳球能力與彈跳能力非凡。為此,高職籃球體育教學應力求凸顯基本功的訓練在其競技中的基礎價值。
(一)強化技能技巧的基本功教學
要堅持一切從籃球教學的實際出發的原則,根據學員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訓練。要從籃球運動的準備活動做起,增加手感動作技術的教學內容,發展手指與腕的力量、靈敏以及柔韌等素質的訓練,如抖腕、手指撥球、小臂旋轉;增加彈跳力發展的教學內容,如半蹲跳、縱跳與腳尖跳等。從籃球運動的最基本技能即傳接球技術教學開始狠抓,夯實胸前傳球、擊地傳球、頭上傳球等基本要領,不斷強化在跑動、快攻推進、長傳跟進、掩護與策應配合特殊條件下的傳接球訓練,增加傳球技術的二人練習比重;狠抓投籃技術教學,不斷強化訓練單手原地,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或跳投;狠抓運球技術教學,加強訓練原地、手指、行走運球等;增加個人控球訓練,減少投籃教學為主的比重;狠抓持球突破、搶藍板球與防守技術教學。
(二)強化戰略戰術的基本功教學
要學會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在實踐中錘煉強大;要增加模擬對抗;增加“走出去與請進來”的切磋機會。要求學員確實明確地掌握配合的內涵外延、時間地點情形等的條件選擇、動作的協同和應變等;增加和提高虛假動作與移動擺脫戰術練習的數量與質量。對于防守戰略戰術,要加強防守基礎配合,或人盯人防守、區域聯防、全場區域緊逼等方法的訓練以及交換、穿過、繞過、擠過等具體方法的訓練。學會積極主動最大限度地控制或破壞對方隊員之間的聯系或習慣配合。
(三)強化生理心理的基本功教學
要強健體能體魄。高職籃球教學應努力全面提高學員的手、腳、腰、胯與視野等方面的身體體能素質,要求四肢靈敏協調、身體柔韌性能好,彈跳能力佳等。為此,要加強學員的手對籃球的控制力與靈活性訓練;加強學員在移動身體重心(蹬地、轉身)與變速變向時腳步的控制能力訓練;加強學員在控制身體平衡與影響身體重心轉移時的腰部能力訓練;加強學員運用余光觀察的視野能力訓練。從而達到身體的。同時,需要通過爬山涉水行軍等途徑大力培養學員的非智力因素,如頑強刻苦的意志品質、持之以恒的耐力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高度協調的意識以及靈敏的思維與強大的自信。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籃球水平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羅海軍等,“對中美兩國籃球書籍技術體系和內容的比較”,載《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1).
[2]譚朕斌,《美國青少年籃球訓練方法250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
[3]許博,《現代籃球訓練方法1400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5).
作者簡介:楊瑞強,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