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的歷史,胡耀邦與華國鋒的關系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胡耀邦在中央黨校期間,多次講到他與華國鋒之間來往的情況,這從一個很小的側面反映了他們之間的關系。
在中央黨校工作期間,胡耀邦十分尊重華國鋒
1977年3月3日,中央政治局決定:恢復中央黨校,中央委員會主席華國鋒兼任中央黨校校長,胡耀邦任中央黨校副校長。這樣,華國鋒就成了胡耀邦的直接領導。
其實,胡耀邦與華國鋒早就共過事。
1962年11月,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下放湖南省,任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原任湘潭地委第一書記的華國鋒任第二書記。胡耀邦時年47歲,華國鋒時年41歲。1964年7月,胡耀邦離開湖南。胡與華在湘潭合作共事一年多。粉碎“四人幫”幾天以后,葉劍英派兒子去看望胡耀邦。葉帥的兒子問胡耀邦:你對華主席熟不熟?胡回答說:很熟,同過一年半工作哩。從這個口氣看,當年,二人相處的關系是好的。
“接班人”、“好學生”、“英明領袖”,是當時流行的對華國鋒的贊譽之詞。這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點。胡耀邦在黨校會議講話時也多次使用這些語言,同樣難免帶有那時的歷史色彩。但是,胡對華的尊重是真誠的,這一點,在中央黨校的工作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1977年3月30日,胡耀邦與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等負責人談話時說:華主席兼校長意味著兩條,主要是意味著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再是意味著抓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經華國鋒批準,胡耀邦召開中央黨校整風會議,解決“文化大革命”遺留問題。
中央黨校是“文革”的重災區。胡耀邦到黨校,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有關中央黨校的整頓、復校和教學工作方面的重要事項,胡耀邦都向華國鋒請示報告。
華國鋒對胡耀邦的工作也放手支持,及時批復胡耀邦的請示報告。胡耀邦報送的中央黨校教學計劃,華國鋒說,中央不討論了,就照這個計劃執行。這是對胡耀邦的充分信任。
華國鋒很贊賞胡耀邦辦的《理論動態》
為了推進撥亂反正,胡耀邦在中央黨校復校過程中,創辦了內部刊物《理論動態》。華國鋒很重視這個刊物。
1977年12月30日的《理論動態》第34期,刊登了《以怎樣的精神狀態跨進新的一年》一文,這是胡耀邦出的題。1978年1月31日,胡耀邦在中組部的梁秘書給理論動態組打電話:“華主席說這篇文章好。新時期,新任務,新要求,多謀善斷,提法很好。他叫起草《政府工作報告》的組參考?!绷好貢€說,起草組的同志講,華國鋒同志在12月30日晚上,拿了創刊以來所有34期《理論動態》問起草組同志,這三十幾期你們都看過沒有?這一期看過沒有?這一期寫得很好,觀點也是好的,提出的問題和觀點都是好的,現在就是新時期,新形勢,新課題,我們全黨同志面臨著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怎么學習呢?多謀善斷特別重要。他對文章的第三段“多謀善斷”反復地講,要大家好好看一看,學一學。這對胡耀邦來說,是一個鼓舞。
胡耀邦也很贊賞華國鋒的一些思想觀點,曾要我們進行宣傳、闡釋。1978年12月17日的理論動態組會議上,胡耀邦對我們提出:要積累華主席講話的東西?!秳討B》上要適當引一點,不用粗體字,用他的思想。對領袖我主張引他的思想、方針政策,加副詞的辦法我一般不主張,歌頌的詞可以不要。這對改進文風有好處。
華國鋒同胡耀邦的兩次長談
胡耀邦對我們講,華國鋒同他有兩次長談。
第一次是1977年12月。在12月17日的理論動態組會議上,胡耀邦簡要地講了這次談話,談話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粉碎“四人幫”的情況,現將我的記錄抄錄如下:
毛主席的囑咐,我幾天幾夜睡不著覺。
他(華國鋒)先從這個講起。然后想,搞不成怎么辦?沒多考慮,被他們(“四人幫”)殺了,沒多想,置之度外。然后想,采用什么辦法,開全會,不行,輿論工具掌握在他們手上。要是放任自流,一定打內戰。他們必然失敗,但損失太大。只有把他們抓起來。什么時機,然后考慮時機。幾個小時主要是談這個問題。將來都是很好的革命回憶錄。
華國鋒同胡耀邦的第二次長談是1978年7月4日。
1978年7月6日下午,胡耀邦在中央黨校第一教室召開會議,傳達了華同他的談話。下面抄錄我的筆記:
前天下午和晚上,在華主席那里談了九個多小時,從下午三點鐘,一直到凌晨一點多,實際上九個多小時,一分鐘也沒有休息,一面吃飯一面談。
華主席最主要的是想兩件大事。第一件,能不能把步子放大一點。他反復問:耀邦,你看能不能把步子放大一些,使我們國家迅速地富強,用他的話是興旺發達。他說,我看這是全國人民的要求。他想的第二件事,就是安定團結。現在黨內國內最廣大的人民最關心的是這兩件事:大干快上,安定團結。
我們不能離開大干快上談安定團結。華主席說,我們的國家也經不起幾次折騰了。寒暄幾句后問,柴達木的工程什么時候可以上馬。他說,我看不能等到1985年后再上馬,要在1985年前上馬。他說,今年的形勢不錯的。我們抓一下小麥和越冬作物……現在許多地方供應很好。四川已發通知,一個月每人二斤肉。許多公共食堂5斤肉,好幾個省的冷藏庫儲存不下。我說,華主席,現在有兩句民謠:要吃糧,問紫陽。要吃米,問萬里。依靠政策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好些省抓了這個。華主席說,今年農業究竟怎樣,要到陰歷八月份才能見分曉。農業增產150億斤,我看步子小了……他問我,你不是對其他國家情況也有研究嗎?實現現代化,我們要不要23年,我看可以提前。瑞典人同他談,多少年前技術也是落后的,除了太陽是自己的以外,其他先進技術都是進口的,現在收入很高。我看我們能加快速度的潛力很大。第一是有九億七千萬人。我們不宣布那么多,宣布多了人家嚇壞了,聯合國會費要加幾千萬元。第二,資源非常多。石油,煤。柴達木23萬平方公里,又有油,又有氣,準備5年之內修通到南疆的鐵路。沿海最近請了美國考察團。他們想同我們合作開發南海油田,全部由他們負責,打出油就分成,打不出油一個錢也不要。他選中了南海,打出油后至少15年分成,三七開,或二八開。一口井15年之內最旺盛。這個辦法我們不會同意他干。華主席說,一千萬噸原油出口就是10億美金。上10年,十多年,把油搞到5億噸。有油就有錢,資金就解決了。過去把大豆、蘋果、棉紗弄出去,多少年才搞四五十億,把生活水平壓得低低的。
第一個,引進先進的成套的設備。谷牧、顧明、姬鵬飛等出去,總統、總理接見,都是要做生意。法國主動提出把美元存入我國銀行,低利。50億到200億美元。我們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從外國引進設備,讓他們剝削我們一點,付一點學費,但求得一二十年翻過身來。第二條路是,“自力更生”。50年搞得起來嗎?我們已浪費了十幾年了。華主席告訴我們,唐山的一個日本的現代化發電站,他們幫我們安裝。我們派人學了半年,回來還不能操作。華主席說,原來想進口65億成套設備,常委討論180億。現在想法變了,進口500億。不是沒有犧牲,要承受一點剝削,剝削加上當。不然,烏龜爬行,一百年,幾百年,還上不去。這是一大決策。
第二個,怎么搞計劃。華主席說,耀邦啊!我們落后了,要重新搞啊!不要以為我們思想很先進了。要全黨再動腦筋。
第三是外貿問題。500億美元引進什么,怎么花?外貿怎么搞?多少年前就是打豬肉、蘋果的主意,還有工藝品,搞得辛辛苦苦,才幾十萬元。
第四個問題是管理人才問題。華主席談得非常多。他批評了一些現象,從歷史上談了許多現象。插秧機是我們發明的,日本引進去,3年就普及了。我們自己到現在還不能過關。然后講養雞場。人家機械化養雞,15萬只雞,只兩口子管理。紅星農場21萬只雞,280人,保衛干部4個。我們現在這一套,管理水平之低!美國一年7億噸煤,19萬人。我們5億噸煤,220萬人。今年鋼可達3100萬噸,工人300多萬。這同全世界所有煉鋼工人加起來差不多。然后談到按勞分配,要下決心。資本主義國家,許多關鍵工人,工資比廠長高。一個禮拜休息兩天,開汽車出國旅游。華主席說,現在干好干壞,干與不干一個樣。準備以中共中央名義發文通知,改變工資制度,不然誤國誤民。教育這個問題上,小平同志有很大魄力,留學生今年出國一千,明年出國三千。小平同志特別講,審查不要那么嚴,跑掉幾個不要緊。今天我對組織部人講,跑人,最早是政治局委員,張國燾,總政委,多少機密啊!怕什么啊!
最后,華主席提了兩條:一條出國考察一下,不但部長、副委員長、副總理、省委書記,連有些廠長,也要出國考察。今年下半年他也要出國。鄧副主席、李副主席也要出去。出國有什么好處?擴大影響,開眼界。第二,要號召高級干部學一點社會主義時期的經濟規律。
我回來后想,華主席為什么找我談了9個多小時。華主席對經濟情況非常熟悉,數字很熟。搞得好,把方法搞對頭,把大干快上的關鍵抓好。我們花十三四年,是可以搞上去的。十幾年打他一個翻身仗,我還能看得上,這是最令人神往的東西。
華主席這兩條,一條是大干快上,一條是安定團結。這半年多來,一次談7個小時,一次9個多小時。他主要的心思、心血,(是)關心這兩個問題。
這天,胡耀邦情緒亢奮,話語中流露出對華國鋒的敬重之情。半年中,華國鋒兩次與胡耀邦長談,就治國治黨大計同他商討,征詢他的意見。這充分表明,華國鋒對胡耀邦是很信任、很器重的。
(摘自《作家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