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學校推行學分制,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從推行學分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這一角度出發,對選修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區域推進學分制等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學分制;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03-0144-01
目前試行學分制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課程改革跟不上,教師難以開出足夠的選修課;學生年齡小,不習慣自主學習等。本文力求對學分制試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關于選修課程的開設問題
學分制的產生和發展主要歸結為選課制的產生和發展。選課制是學分制的核心制度,也是學分制的基礎制度,可以說沒有選課制度,學分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選課制允許學生在學校規定的范圍內自主選課,包括選擇教師、選擇課程、選擇上課時間等。這樣以來,作為實施學分制的學校,就自然面臨著開設什么選修課的問題。
筆者歸納出以下五種選修課類型可供參考:第一類主要是陶冶學生情操的課程。如類型各異的文娛課、體育課及其他文化課。第二類主要側重跨大類專業的選修課程,如中等職業學校中計算機技術類的學生可以選修師范類學生的課程,師范類學生可以選修化工類學生的課程。第三類主要是專業橫向拓展的課程。如,同樣是海洋化工大類的學生,化學工藝專業的學生可以選擇化學過程檢測與控制專業的課程,反之亦然。第四類主要是專業縱向延伸的選修課程,通常指本專業內不斷出現的新技術、新信息、新工藝、新思潮等。第五類主要是工具類的選修課程,該類課程選修范圍可以涵蓋任何專業的學生。
二、關于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在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中,文化課與專業課教師比例不調,文化課教師偏多,專業課教師較少,實習實訓教師尤其缺乏,能夠勝任大量選修課的教師明顯不足,這些問題都制約著職業教育改革深入。
針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生產實踐經驗嚴重缺乏的現實,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應當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最大限度予以提高和改進。“走出去”就是組織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習、考察、培訓,不斷學習學科前沿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理論,打造成“雙師型”教師、多面手的教師。“請進來”就是定期聘請來自企業的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到校授課、舉辦講座、聘請兼職教師等多種形式,帶動職業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
要加強對職業教育學的研究工作,促進職教教師職業教育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毫無疑問,職業教育是有別于普通教育的,那么職業教育學自然有別于普通教育學。因此,從探尋職業教育自身特定規律的角度,加強職業教育學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因此,更多的希望還是寄托在國家和政府身上,期待采取有力措施,組織力量開展關于職業教育學的專項研究,開發專門針對職教師資培訓與培養的相關課程、教材及培訓方案,以確保職教教師在具備通用教學論及教育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掌握與普通教育不同的職業教育教學法和教學論知識。
三、關于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問題
實行學分制,必然面臨選修課程問題,而選修課程的出現又必然地打破傳統的行政班級制,產生新的教學班,所以行政班級穩定性和教學班級流動性本身相互交叉,形成一對矛盾。同時,由不同生源組成的新的教學班級的動態性,使學生之間交流銳增,甚至學生的信息量明顯多于老師,也無疑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許多實際困難,尤其是學生的思想工作,不得不面對新的課題和挑戰。
首先,要轉變觀念。學分制條件下的教學是開放式教學,相應的管理也就應該是開放式管理,因為學生的成長需要寬松的環境,而閉塞的環境下難以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變以往的管為管理與疏導相結合,達到師生之間高度的交流與溝通,架構起一座理解和支持的友誼的橋梁,做到既堵又疏,標本兼治,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根本轉變。
其次,要正確看待差生。對待他們,需要多一份愛心,多一點呵護,給予表揚和激勵,使他們丟掉應試教育失敗所帶來的被“邊緣化”的自卑和傷痛,重新找回曾經的自信和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充分發展。
四、關于區域協作推行學分制問題
實施學分制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建立學校之間、相近專業之間學分相互承認的機制,允許學生跨專業、跨學校選擇課程”。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大環境尚不具備。因為,從目前中職學校內部分析,許多學校或處于分層教學階段或處于學分制初步探索階段,尚停留在淺層次上。從外部環境來看,多年來形成的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已嚴重制約了“學分制”的實行。可見,在力推學分制的同時,必須打破種種干預壁壘,否則很難取得實質性成果。
事實上,區域協作推行學分制有著無可替代的優越性。它可以對學分制運行中的難點疑點問題,采取既分工又協同的方式,進行有計劃有組織地試驗和推廣,力求“分頭試驗,多頭推進;一點突破,多點受益”,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促進中職學校公平競爭、健康發展。推行學分制需要有關部門和學校的通力協作,最好由市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以中職學校為推行主體,聯合勞動人事部門、行業企業界,并組織動員包括家長在內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使其成為一種普遍的教學管理制度。
此外,實施學分制,是一項十分復雜而系統的工程,不僅涉及到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還涉及到社會、師生教育觀念的變革,涉及到企業行業的參與,涉及到教育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評估制度等諸多問題,都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真正理解了學分制的內涵和核心意義,努力創造條件,不斷克服困難,中等職業學校推行學分制改革必將走上一條健康穩妥之路。
(責任編輯/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