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高校的法學教育存在著法學教育目標不明、法學教育體制不順、職業資格考試設置僵化、教學方法創新能力不夠、學院法律文化氛圍不濃等諸多問題。為此,需要進一步明確高等學校的法學教育目標,理順高等學校的法學教育體制,理順司法資格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從制度上支持教學方法改革,將現有的綜合性大學內部的法律專業所在的學院統一設為法學院,營造濃厚的法律文化氛圍。
關鍵詞:教育目標;教育體制;司法資格考試;教學方法;法律文化
中圖分類號:G40-059.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8-0216-02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法學教育獲得新生,法學教育規模空前擴展、法學教育學位制度逐漸建立、法學教育逐漸走向規模化之路。但是,二十余年的法學教育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必須深入思考和急需系統解決的若干問題。這些問題對當下的法學教育已經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使法學教育就業難榮登榜首,嚴重地影響了中國法學教育的前景。本文嘗試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
一、法學教育目標的問題與出路
在法律的教育目標選擇上,世界各國并不統一。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本科教育的教育目標是一種通識教育。在英美法系,法律教育則是一種職業教育。以美國為例,法律教育實際上一種律師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讓法學院的學生都學會像律師那樣思考問題(thinkinglikealawyer)。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情況似乎更為復雜,正如有的學者所言,通過法律教育要培養什么人的問題我們并沒有搞清楚,或者說,在理解上非常紛亂[1]115。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通識教育目標論、職業教育目標論和折衷論。持通識教育目標論的學者認為,我國高等法學教育類似于大陸法系,“我國的法學教育和法律培訓部門應該明確本科法學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只有將法學本科教育明確定位為通識教育,才能在教學環節中真正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才能培養出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和具有創造性、創新性和創業性的法學人才,才能為后本科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教育或培訓提供優質的生源[2]。持職業教育目標論的學者則認為,本科段的法學教育目標在于讓學生獲得從事多種法律職業都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大學本科法學教育的定位只能是職業教育[3]33。持折衷觀點的學者認為,法學教育具有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二元性特點[4]。現在,在就業的巨大壓力下,明確高等院校法學教育的目標已是非常必要。我國的法學教育必須明確統一自己的培養目標,應該將其目標定位為職業教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相結合,法律職業只對具有法學教育背景的學生開放,未經大學法律教育不得從事法律職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上法學教育的職業化之路,使中國的法學教育走出低谷,走上正規。
二、法學教育體制的問題與改革
現代各國對法律人才的學歷要求普遍高于其他專業,大都將法學教育的重點定位在培養雙學士即相當于我國法學碩士的基點上。美國、澳大利亞都實行雙學士制,德國實行7年制法學學士制[5]。美國法學院招收,至少有大學本科畢業的學歷,其法律本科教育與我國的高中起點的大學法律本科教育根本不同。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而言,我國的法學教育體制問題相對較多,在辦學機構的設置和辦學的層次上出現條塊分割和不統一的現象。教育部舉辦的綜合類大學中有法學教育專業,司法部舉辦的專門性政法院校以法律教育為主,法官院校是培養法官,公安學院培養公安。此外,從全國范圍來看,除了上述政法院校及一些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和科研院所以外,其他的各類院校如財經、理工、民族、師范、農林、海洋、礦業、交通、航空等院校也紛紛設立法律系,開辦法學專業,不僅如此,政法管理干部學院、黨校、廣播電視大學、職大、自學考試也開辦法學專業。法律教育層次上有專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在教學的方式上,有全日制的大學教育,函授教育、自學考試教育等等,法學教育出現遍地開花的大躍進局面。對于本科以下的教育(包括本科)而言,無論是想達到培養通識人才或培養法律職業人員,目的都很難達到。所以,我國現行的法律教育體制已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法律教育質量。改革的方法是理順法學教育體制,限制低層次法學教育,適當延長法學本科教育時間,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保證學校有充足的時間實施和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甚至可以采取“六年本碩聯讀制”[5]。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最終需要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劃,合理調配。
三、司法資格考試的影響和出路
2001年6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以立法形式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司法考試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對法學教育產生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該制度向社會傳遞出國家決心從制度環節入手,選拔法律職業人才的信號,這一制度的確立標志著我國法律職業化全面運行,將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化聯系起來。二是該制度直接影響高等院校的法學教育和教學。高等院校的法學專業的學生考入法學院,畢業后要成為職業法律工作者則必須參加國家統一司法資格考試。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法律本科畢業班的學生在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時基本分成三類,一部分學生考研,一部分學生考公務員,一部分學生準備參加司法資格考試,但大多數學生是輪流考一遍。與其他專業的學生比較起來,法學專業的學生學習非常辛苦,他們要在有限的四年時間內參加這么多考試,實非易事,法學專業學生就業率現已經排在了就業率的倒數位置。解決這方面問題的出路還需要從兩方面下手,一方面,提高司法資格考試的門檻,限制非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參加司法資格考試,同時改革法學專業的教學時間,以此推進法律職業化;另一方面,針對法學的學歷教育的差異,可以采取司法資格自動取得制度。可以將法律碩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等高學歷與司法資格考試密切聯系起來,對法學專業的高學歷教育甚至可以采取自動取得原則。這樣,對法學專業的學生而言,相對是比較公平的。事實上,在師范生教育問題上,已有了這樣的制度,師范生的教師資格也是自動取得的。
四、法學教學方法的選擇的困難和出路
通常人們都認為,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的教育方法的選擇取決于老師,老師可以采用講授的方法、案例分析的方法,乃至美國人首創的法律診所教育方法進行教學。事實上,教學效果的好壞,老師起一定的作用,因為老師投入得多,效果可能就好,相反,老師投入得少,教學的效果就差,這是有規律可尋的。但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和選擇不僅僅取決于老師或學生這些主體性因素,更多的也受一些主體性以外的因素影響。我國高等院校的法律教學方法的改革和選擇,應在尊重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特別要考慮一些非主體性因素的影響。比如,就具體的教學方法而言,法律教育方法的選擇和采用與法典有著密切聯系,在以成文法典為主要法律淵源的國家,法律的教育方法一般選擇演繹法,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就是由教師系統地講授法律知識。在以不成文法典為主要法律淵源的國家,一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美國法學院教學中所采用的案例方法(casemethod)就是根據英美法系的背景而創設的。是否有以成文的法典為基礎,決定法學教育方法上的差異。案例方法(casemethod)對于美國法學院教學而言,是必須采用的方法,對于中國的法學院的教學而言,是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再比如,本科法學教學方法的創新需要一定的經費保障,不論是實行法律診所教學還是參加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活動,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投入。大學本科教育的期間一般為四年,學生在四年之中,是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參與這種活動。更重要的是,采用美國的法律診所教學方法還需要大量資金的資助。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10所著名法學院校從2000年就開始開設法律診所教育,都是由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但其他高等院校則由于教育資金投入因素的制約,無法實施該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和開設法律診所課程。所以,探索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一是要立足于國情,另一方面要改革現有的四年學制制度和教育財政投入制度。
五、學院法律文化氛圍的缺失
現在,高等學院在設置法律專業的時候,法律系往往都不是獨立的二級實體單位,法律系往往都設在人文社會科學院、文法學院、政治法律學院等下面,由此導致了法律文化氛圍的嚴重缺失。在一些高校里,法律專業的學生是和財經、理工、民族、師范、農林、海洋、礦業、交通等專業的學生混合在一起的,而他們所在的法律系也是多專業混合的系科。在這里,學生們更容易感受到民族文化、師范文化、海洋文化等氛圍,卻可能無法感受到法律文化的存在,這里缺乏一種法治的外部環境,這個道理就像我們對家的感覺一樣。因此,學院法律文化氛圍的缺失與學院的名稱及學院的設置具有一定的聯系。高等院校所建法學專業,在設立二級學院時既存在著名稱的規范化問題,也存在著如何設置的問題。法學院本身就是一種法律文化,只有在法學院中,學生們才可以領略到法律的精神、接受法律的訓練、暢想著法律職業的前景、接受濃厚的法律文化的熏陶,形成法律人的意識。當然,學校也有義務給法學專業的學生們提供這樣一個專業的場所,為法學專業的學生研習法律營造濃厚的法律文化氛圍。但事實情況并不是這樣。因此,無論是何種類型的高等院校,只要設立法學教育,實施法學專業教學,就必須注重學院法律文化的建設,不僅要設立法學院,而且要建立一個從地理版圖上講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法學院,讓學生走進法學院,真正成為一個法律人。
參考文獻:
[1]賀衛方.法律教育散論[A].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2]曾令良.統一司法考試與我國法學教育發展的定位—我國多層次興辦法學教育的反思[J].法學評論,2002,(1).
[3]方流芳.中國法學教育觀察[A].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C].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4]吳西彬.高等法學教育改革面臨的兩個基本關系[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6).
[5]喻志耀,胡良榮,馮濤.我國法學教育體制改革研究[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1).
Several problems about our legal education
ZHANG Bo
(Colloge of Law and Politics,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Jiangsu Xuzhou,221116,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legal education exists unknown legal target system, blocked legal system, rigid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littl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egal culture institute,etc. Therefore, we nee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legal education goal, straighten out the legal education system, straighten out the legal education and judici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suppor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unify law college in order to build strong legal culture atm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