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作為收集、整理、貯藏和傳播人類文獻信息資源的樞紐,毫無疑問地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而社會的和諧又有力地推動圖書館的發展和繁榮,本文從二者息息相關的關系上來闡述圖書館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和諧圖書館;和諧社會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8-0128-02
圖書館是社會的產物,是隨著社會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社會的和諧有待于全民素質的提高,而全民素質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和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圖書館作為收集、整理、貯藏和傳播人類文獻信息資源的樞紐,毫無疑問地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而社會的和諧又有力地推動了圖書館的發展和繁榮,二者是息息相關的。
一、和諧圖書館內涵的主要特點
1.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樹立服務的生命性、社會性價值,堅持人文性、人性化架構,注重人的文化建設和人的人格化塑造,以培養人格健全且具有文化素養的生命個體作為目標。
2.強調服務主體的積極性。調動和發揮服務主體的積極性,加強服務要素的內在聯系和有效整合,實現服務與和諧社會的協調發展。
3.更加注重服務的多樣性。強調服務方式多樣化,服務類型多樣化,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在建設和諧圖書館目標下,使一切積極因素充分地調動,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二、和諧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新定位
圖書館的工作就是服務,圖書館工作的最高目標就是讓讀者滿意,圖書館服務的宗旨也是圍繞讀者的需求和滿意來定位的。建設和諧圖書館應強化以人為中心、服務讀者的理念,把“以人為本”、讀者至上、服務第一、變藏書為用書作為一種準則,自覺為讀者服務。只有高水平、高效率、高熱情地為讀者服務,才能實現圖書館管理的全面和諧。和諧圖書館建設具體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館員應主動深入地調查研究,包括研究讀者的閱讀動機、閱讀習慣等,找出讀者的普遍性和傾向性,調整服務方式和內容。對有特殊需求的讀者可提供特色服務、專題服務或是一次性服務為跟蹤動態服務等。讀者對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應對館員自身的信息素質加強培養,利用網絡開發圖書館信息資源,開展咨詢服務、文獻傳遞、數據庫導航服務,盡量向讀者提供整理后的有用、急需、有序的信息源和各種高度濃縮的信息。
(二)擴大服務職能,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將以往的“為人找書”改為“為書找人”,讓讀者了解館藏資源,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這種服務需要館員比較及時、全面、準確地掌握館藏情況及市場最新信息,為開展主動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要強化服務意識,實現服務方式多元化、服務內容綜合化,提供閱覽、檢索、網上查詢、文獻傳遞等全方位服務,實現“讀者滿意”的服務目標。
(三)推行一種柔性化管理,使讀者在服務中感受到人格的尊重和人文關懷,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塑造良好的館內外文化與和諧環境。館員應做到心平氣和,運用“換位思考”的服務手段,多與讀者進行情感溝通,這是建設和諧圖書館的必備條件,是高校圖書館建設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它可以使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完善、更具人性化、更有人情味、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與以上和諧圖書館建設的內涵相適應,宏觀層面上圖書館的和諧建設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要樹立改革創新觀念,明確圖書館改革和建設的指導思想,改變圖書館的工作模式與體制,擴大和開拓圖書館事業的內涵和外延,力爭賦予它新的生機和活力,增強信心和凝聚力,激發全體館員的積極性、責任心和創造力,尤其反對墨守成規,使其樹立新型的市場觀念、競爭觀念、信息觀念、效率觀念、效益觀念和人才觀念等,自覺地投入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長、吸引人才的運行機制。當前,圖書館事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還是人才問題,人員的素質問題,包括隊伍的整體素質問題。圖書館工作必須把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放在各項工作的第一位。要進一步尊重知識,愛惜人才,提高隊伍的素質以適應現代化多功能建設的要求,為此,圖書館應在工作中鼓勵館員參加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學習,對新入館的工作人員及時進行專業和知識崗位的培訓,并通過定期的業務考試、業務競賽等,檢查、督促、激勵館員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從而提高館員的整體業務水平,培養一批熟練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工作的現代化人才。與此同時,圖書館還應在工作中大力倡導館員愛崗敬業、服務讀者、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把思想道德建設落實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每一個行動上。
(二)圖書館建設要堅持現代化、多功能的方向和道路,引導讀者樹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1.在當今信息時代,廣大讀者閱讀趨向實用,閱讀行為趨向“短、平、快”。也就是說讀者趨向于用最少的時間,捕捉到他所需要的最多、最新的信息和資料,以期收到最大效益。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讀者或用戶分流,要求多層次、多功能、高層次的信息服務。圖書館應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圖書館服務功能,采用現代化手段,開發多種功能,努力拓寬服務面,提高書刊利用率,特別是要強化圖書館情報信息職能,為讀者提供健康向上、有益社會發展的圖書文獻資料,這是圖書館對讀者進行新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必由之路。
2.以多層次、多功能的服務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和讀書活動,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努力提高館員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圖書館的凝聚力。幫助廣大讀者樹立遠大理想,加強新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教育是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圖書館要強調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并利用大眾傳媒、書刊影視等,以多層次、多功能的服務形式,對讀者進行廣泛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在讀者中牢固樹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共同理想,努力提高讀者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綜合素養。圖書館還應舉辦讀書征文活動、知識競賽、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等,以吸引眾多的讀者到圖書館來,增強圖書館的凝聚力。
(三)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優勢,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1.大力開發圖書館館藏文獻信息,根據市場需求開展信息服務。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正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構成要素,知識、信息、文獻在經濟和社會中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圖書館必須把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所擁有的藏書量、讀者群、科學信息服務、文獻的開發利用等優勢,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及時為黨政機關提供決策的信息依據,幫助領導者掌握全面、可靠、系統的情報信息,便于作出正確的決策;圖書館應為企業提供關于新產品的歷史沿革、現狀水平、發展趨勢、市場營銷等信息;圖書館應為科技人員提供最新的產品樣本、技術指標、專利文獻、科技期刊等;向社會各界提供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旅游、氣象、求醫問藥等方面信息服務,讓眾多的知識信息產品進入市場,并通過市場使知識信息轉化為生產力。
2.建立多層次、全方位豐富多彩的服務體系。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主要以借閱和提供二次文獻報道為主,其最大弊端在于沒有用戶反饋和服務效率低下。圖書館要在信息服務的方式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要廣泛調查需求、了解需求,不斷調整、更新服務戰略,改變以往封閉辦館、坐等讀者上門的服務狀況,實施開放辦館、上門服務的新舉措,加快從傳統服務向現代化的信息服務轉變,并在轉變的過程中調整結構,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切實尋求圖書館發揮特長的服務生存空間。圖書館還要加強同有關單位與其他圖書館的聯系,建立統一的信息網絡,共同挖掘出館藏所蘊藏的有用信息提供給社會,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總之,新時期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不僅要按照“和諧”的精神去努力加強自身建設,還要充分發揮圖書館豐富的館藏信息優勢,以高效優質的服務,為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麗虹.發展圖書館文化,構建和諧社會[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06,(1):10-12.
[2]任春香.高校圖書館在和諧社會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8,(2):61.
[3]彭云云.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圖書館[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2):5-8.
[4]毋艷巖.圖書館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9,(6):95-96.
[5]史嘉陵.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慶圖情研究,2009,(1):31-33.
[6]張春紅.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科學發展[J].農業與技術,2009,(6):192-195.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