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社會存在著嚴格的上下等級關系,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在人們的言語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日語中所特有的敬語體系、復雜的稱呼語、人稱代詞的使用以及職場用語都表現出了日本社會的上下關系,要根據不同的商務場合,不同的人際關系而選擇得體且具有文化性的職場敬語是很困難的,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職場敬語是很有必要的。在我們的語言學習過程中,了解日本的社會特點,準確地加以使用,才能夠更好地達到交流的目的。
關鍵詞:職場;敬語;上下等級關系
中圖分類號:H3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8-0133-02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必然會形成上下等級關系。從周圍的人際關系來看,雖然不排除平等人際關系的存在,但是上下級別關系的存在更為普遍,表現更為突出,其上下級關系程度也是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處理好上下等級之間的關系,成為了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而敬語的使用無疑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日本社會存在著嚴格的上下關系,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在人們的言語生活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日語所特有的敬語體系、復雜的稱呼語、人稱代詞的使用以及職場用語都表現出日本社會的上下關系,日語的特點就是有敬語,敬語的使用很難掌握,職場敬語的運用更加復雜。在我們的語言學習過程中,了解日本的社會特點,準確地加以使用,才能夠更好地達到交流的目的。
在能夠自由運用一般敬語和充分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要根據不同的商務場合,不同的人際關系而選擇得體且具有文化性的職場敬語是很困難的,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職場敬語是很有必要的。
本人對敬語該怎樣在日本職場中運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比如,該怎樣把握敬語的使用度呢?在敬語使用過程中需要怎樣的幫腔或是稱贊呢?胡亂使用敬語會給人際關系帶來怎樣的壞的影響呢?所以,想在此就這幾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職場的人際關系與敬語
1.公司內部的人際關系
正因為職場是人們拼命工作,獲得用以維持生活的金錢的地方,所以難免不會不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在日本的職場中,突出的特點為歸屬感強烈,上下等級關系森嚴,因此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慣例和氛圍,如果不遵守這種慣例或氛圍將很難進行各自的工作行為。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中,保持職場的慣例,與朋友間盡量的調和,憑借以心傳心的精髓,即便不明說,但是能發現自己角色的作用,從而輕松處理事務工作成為了非常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手段。
要職場中必須遵守一定的節度,就必須注意敬語的使用方法。作為在職場中的基本禮貌,首先就應該要學會對作為合作伙伴的朋友表示感謝。在此基礎之上還應該注意,不要做或說會給對方帶來不愉快情緒的事情;要遵守職場特有定律;在上級和前輩前注意長幼有序;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措辭。在公司里,一般來說即使完全具有相同的工作能力,上司也更愿意讓更懂得禮貌和禮節的部下去參加重要的會議或是商務談判。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使用敬語。甚至可以說,敬語就是讓上級對部下感到高興的語言工具。不過,在很多場合中,敬語也不光是地位低的人所使用的,有些上司反而更多的對部下使用。所以,我覺得只要能讓對方感到高興應該就可以使用吧。
2.公司內外人際關系的不同
衡量語言表現的尺度肯定不是唯一。其實,在日本職場當中,除了剛才所說到內部的上下等級關系之外,在公司“內”“外”之間的人際關系的表現同樣也值得我們注意。問題主要存在于,在這里所說到的“內”“外”關系并不是我們從物理的角度所劃分出來的空間上的“內”與“外”;而是以自己為中心,屬于自己一方的為內,而另一方則為外。
一般對別人或別的公司的人說到自己的家人或自己公司里的人時應該使用謙遜語。當然,如果與上司或客戶那邊的人是非常熟知親密的朋友,則可以另當別論。說起自己家人時常常使用的是謙遜語中的“卑稱”。比如,無論你是多么尊敬自己的父親,在對上司說起自己父親時一定不能使用「お父さんは」這樣的表達,而必須說成「父は」或者稍微正式的場合說成「父は」。“母親”就說成「母」,或者稍微正式的場合說成「おふくろ」;“丈夫”就說成「夫」;“妻子”說成「家內」;“兒子”可以說成「息子」或「せがれ」;“女兒”叫做「娘」;即使要表達謙遜也沒有必要說到像是「愚妻」、「豚」這樣的詞匯的程度??梢哉f自己的家人算是“內”的最小組成單位,將其放入到復雜而龐大的“外”與“內”的人際交際網中時需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內”及與“自己和家人外”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而如果僅僅只是在公司里面的話,敬語一般比較統一一點。公司里的同事都可以作為自己方人員,相互之間不必強調所謂的“內”、“外”,只要注意對上司全部使用敬語就好,頂多會出現問起或談到其他同事的不同于自己的上司時才會遇到“內外”問題。另外,在平時上司不在的時候,即使是和自己關系最好的同事朋友說到上司的八卦的時候,或者在接到公司同事或家人電話時也應習慣性地對上司使用敬語表達。
總的來說,對其他公司而言,自己公司的同事或上司就算是自己的“內”;而對于家人而言,公司相關人物都屬于“外”,如果對家人說到自己公司一方人時使用謙遜語的話就是很不禮貌的。
3.職場與敬語
那么我們該怎么來思考關于在職場內的敬語使用情況呢?一方面的確存在著「律、秩序保ってよい」的肯定立場,另一方面來說,其實如果說,是「敬を投げ出してよいのに」的這樣的一個否定立場擺出來大家恐怕也不會有異議吧。
在職場交際當中必然會產生所謂的上下級關系,這其中的上或下的程度,可以說是各種各樣,并沒有一定的標準。在這種關系的平衡需求中漸漸就產生了敬語這樣的語言交際工具。我們都知道,所謂“上”并不一定為年長,所謂“下”也并不一定是年幼或年輕,而且所謂這之間的“同級”之間其實也是存在著年齡、社會經驗、工作經歷或是學歷等等的各種各樣的差別。同時,同級之間也可能是競爭對手,所以一般會對同級別但是工齡長的人使用敬語;或者,還會有同級之間有些人剛進公司時是會使用敬語,但是隨之變得熟識和習慣后又不用了的現象。而且工作之外是不是用敬語就不一定了,上班族們一般在下班之后會以「まあ、一杯」或「カラオケに行こう」來相約出去釋放一天的工作壓力,在這種離開了工作場合的人們當中,又該怎么來遣詞造句呢?一般來說,如果是關系非常親近的同事就可以像是返回到了學生時代那樣的,忘記工作中的身份,隨意的使用「おい」「俺」這樣的詞眼都是可以的;可是大部分的上班族還是擺脫不了所謂的上下級關系對自己的束縛,即使離開公司還是會說著在公司里一樣的詞句,除非真正回到自己的家中才可能算是真正擺脫了這種等級壓力。
據我了解,還有一些上司會特別的要求自己的下屬注意在使用鄭重語的同時一定要使用非常尊敬的敬意表達方式。所以我建議還不如干脆記住除了同事同級之外我們都全部使用敬語就好。當然,具體說來的話,職場當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會存在親疏之別,敬語應根據時間、談話對方、情況等而適時有變,這應該算是在語言當中最難的表達方式了。我想,如果真的能將敬語熟練運用的話,那就無論去到任何場合也都能妥善言辭,不用擔心會冒失失禮了。
二、關于胡亂使用敬語的一點看法
1.雙重敬語
在激烈競爭的現代職場中,為了對聽者和對話題中的人物表達尊敬之意,而出現了一種叫做“雙重敬語”的情況。
所謂雙重敬語就是針對話題中出現人物的一個動作而使用了兩次敬語表現的情況。也就是在本身已是敬語的詞匯后面再用上表示敬意的尊敬助動詞「れる」「られる」的現象。例如,「社さん、お召し上がりになってくださ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干纭贡緛砭蜑榫捶Q,還加上「さん」就變得很奇怪了;同時,本來「召し上がる」就是吃這個單詞「食べる」的敬語詞匯,已經可以表示相當的尊敬了,卻又在后面用上了「お~になる」的語法,這樣就成為雙重敬語了。還有例如「おっしゃられた通りです」「おりになられました」等都是類似情況的句子。
此外甚至由于激烈的現代商業競爭,為了表達對客人的尊敬,在現代語言中恐怕還會出現除了“雙重敬語”之外的“三重敬語”、“四重敬語”等形式吧。現在很多的商場、銀行或保險公司都在很熱心的針對他們的職業特點制定相關的“待客用語”,不斷的在用語當中強化敬意表達程度,真希望不是亂用就好。當然如果公司、企業也在這方面加以重視就更好了。
2.過剩敬語
所謂過剩敬語就是為了表達對對方的敬意而過多過量的使用敬語的現象。
別說是我們這些學日語的外國人了,就連日本人自己,只要談到敬語,恐怕也沒幾個人能夠對自己正確能使用充滿信心。他們也對敬語感到十分頭疼,也經常會有用錯的時候。例如,有個下屬在于自己的上司聊天的時候說到了這樣一個句子:「社さん、お宅の貓は何匹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でしょうか?」他就是由于是在擔心自己會對上司失禮而過度的使用了敬語。其實亂用敬語就好像在進行語言裝飾時過度的使用了不自然的濃妝一樣,這樣的語言反而會缺乏健康的美感。
總之,現代敬語可以說是整個日本現代社會的縮影,職場敬語是形成日本企業文化的重要要素之一。要正確的使用敬語就必須思考日本的文化內涵,敬語對提高由感情而連接起來的社會生活效率和進行順暢的社會交際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作用。
參考文獻:
[1]伊吹一.『し言のエチケット』[C]教育出版センタ—,1983.
[2]伊吹一.『「言」のしつけ』[C]日本籍株式會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