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部分。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目的和任務入手,分析了長江大學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申請及確立過程,在團隊精神、科學監控、重在過程、營造氣氛等方面進行了實踐,最終提高了園藝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一條可能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園藝;創新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18-0266-02
“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是教育部高教司設立于2006年11月,旨在開展以學生為主的創新性實驗,使學生在本科階段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部分,是唯一直接以學生為對象的項目。長江大學在2008年7月被批準作為第二批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高校(教高函[2008]16號),是湖北省省屬高校中唯一獲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高校。目前已經實施了二屆,在研或結題項目有135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5項、校級項目70項。吳強盛作為指導老師有幸指導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編號:091048911;091048923)、校級項目1項(編號:0802)。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與園藝專業人才培養相結合,有力地促進了園藝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
一、國家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目的和任務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實施的目的是旨在探索并建立以問題和課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倡導以本科生為主體的創新性實驗改革,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逐漸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其創新實踐的能力[1]。
通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實施,使學生在本科階段得到一定的科學研究訓練,推廣研究性學習和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方式,形成創新教育的氛圍,建設創新文化,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二、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申請和確立
對于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申請和確立,采取“自由申請、專家評審、擇優資助”的原則,可以用“倒金字塔”競爭模式來形容(圖1)。
第一步:學生自由申請。為了切實保障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我院在每年的五月就向學生宣傳。只要對科學研究感興趣、樂于參加的學生都可以組建小組,自由申請。在選題階段,學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提出初步想法,然后和指導老師積極討論選題方向、實驗方案等。為了加強實驗的創新性,也可以由指導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方向指定子課題項目。因此,項目的來源主要基于指導老師的子課題研究項目或學生自主擬定的相關課題。
第二步:指導老師把關。對于學生提出的申請,指導老師對這些項目進行創新性和可行性分析,從中挑選出有潛力的成員為預備人員。由于大二學生學習緊張,對專業知識貯備不足,通常園藝專業創新預備人員以大三學生為主,可以有效地保證項目的質量。
第三步:學院評審。由于學校對園藝園林學院進行限項申報,只允許學院申報四個名額。因此,每個指導老師只允許指導一項。每年的9月在學院學術委員會的評審下,選出有潛力、有創新力的項目推薦到學校。
第四步:學校評審。為了充分體現申請的公平性,學校組織相關專家組對院推薦立項項目進行初篩,確立國家級資助項目和校級資助項目。對這些初步擬定的項目,要求項目申請人進行ppt匯報,專家提問,項目負責人認真回答。如果項目申請人匯報和回答問題較差,可將擬確立為國家級的項目轉為校級,而校級表現較好的可以轉為國際級。最終選出優勝者,給予資金支持。
在整個項目的確立過程中,學生全程參與,增長了見識,提高了應變能力。
三、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實踐探索
基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自主實驗、重在過程的原則,對于立項的園藝學生,在實踐中,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團隊精神
創新性計劃實施的主體是學生。一個創新項目的實施,往往一個人是難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集體智慧,需要一個穩定高效的團隊[2]。因此,團隊精神是項目成功的根本。如校級0802項目,參與創新性實驗共有四人,大家分工明確,有的進行實驗測定,有的負責苗木的常規管理,有的負責采購和對外聯絡。這種組隊方式被證明是成功的,因此,在2009年中期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并自動納入2009年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國家級項目。
(二)科學監控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開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建立一個高效的科學監控體系是保障創新性實驗計劃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3]。通常,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的每一項工作要進行跟蹤監控,特別是在實驗測定中給予更多的監控,認真檢查完成情況,切實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對于學生取得的結果,要及時監督學生撰寫成論文。學校也成立專家組,對中期檢查、年度檢查、結題進行重點檢查。通過這樣的科學監控體系,可以保證創新性實驗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和高質量完成。
(三)重在過程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原則之一就是重在過程。對項目成果要有科學的態度。成果不是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目標。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能過多地強調論文、發明專利、獲獎等成果,要強調學生在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方面的收獲,以及提高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加大對項目實施的總結報告,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四)營造氛圍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完成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需要構建創新校園文化,形成創新教育氛圍。良好的環境可以采用多種途徑進行,如定期組織項目學生開展學術交流,為學生創新研究提供交流經驗、展示成果的機會。學生與指導老師每兩周交流一次,項目團隊成員每周交流一次,充分體現合作學習理念,倡導團隊精神,探討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不斷拓展知識寬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研究效果。
四、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促進園藝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園藝園林學院在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時緊密地與園藝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相結合,有利地推動了人才培養。
(一)學生創新能力提高
創新是立足之本,“學有所用”是大學生學習的關鍵,而在前人的基礎上能夠提出新的觀點才是創新型人才的標準。在人才培養上,結合創新性實驗計劃,要求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技能基礎上運用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團隊溝通協作的能力形成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提升的具體表現是大學生創新性實驗推動學生不斷深入地學習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核心要點,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通過各種辦法研究解決我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學生綜合能力提高
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施主要由學生完成。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重點體現在:
1.文獻檢索、論文撰寫能力顯著提高。為了體現課題的創新性,學生已學會利用CNKI、Springer、Google等進行中外文獻的檢索。此外,要求學生對已經完成的實驗數據及時進行論文撰寫,在整個撰寫過程中,在指導老師的跟蹤指導下,完成論文。如此,學生的論文撰寫能力明顯提高。在已有的項目中,校級0802已經在中文核心期刊《北方園藝》上發表論文一篇;國家級091048911撰寫的論文已通過中文核心期刊《生物學教學》復審。
2.提高分析能力。首先在申請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之前需要對研究方向進行深入分析,考察學習大量文獻資料,確定研究課題,并提出課題研究的立項依據、相關研究內容和創新點,這是一個比較系統的內容,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分析問題能力。另外在進行試驗設計過程中也要進行充足的分析準備,根據實驗目標要求進行實驗處理設計,并且在環境的影響下要保證各項因素一致,綜合完整的實驗計劃保證實驗數據的精確度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3.組織協調能力的提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綜合實驗,作為一個項目負責人需要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才可能把團隊融合起來,統一要求、明確分工,才能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對課題深入分析之后進行工作安排,使工作明確化、精細化、目標化、系統化。
4.交流溝通能力的提升。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學生不斷地與指導老師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另外團隊成員之間要充分地了解,取長補短并根據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分配工作,有益于團隊的團結協作和實驗的高效開展。
5.心理素質的提升。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挫折,學生應在相互鼓勵和幫助下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總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一條途徑。只有不斷探索和實踐,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才能在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和大學生素質培養提供可能,從而培養出創新能力更強、更全面和更具有競爭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EB/OL]. http://www.zlgc.org/project/ Detail5.aspx.
[2]陳洋,閆達遠,明道福.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的實踐與思考[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93-95,105.
[3]梁蕊.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的實踐探索與體會[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