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學中體驗到,巧用故事活動,可以激活學生的各種智能,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將對話改編成一個個故事,在里面融入新的知識點,在講故事之前,讓學生猜一猜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等。通過猜故事,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活躍他們的思維,調節了課堂氣氛,讓他們充滿激情和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
在呈現新的知識點時,采用讓學生通過聽故事的形式,使學生感知、理解、認知新的語言項目,這樣能激活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例如,在教學湘教仁愛版第一冊教材Unit 6 的Topic 1“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時,引用“Three Little Pigs”的故事,呈現新知識。我先進行話題興趣:Do you know the three little pigs?How are they now?Yes.they move into a new house.What’s it like?Can you guess?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大膽地猜猜三只小豬現在的新房子是怎樣的。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最后以一個故事呈現本課重點詞句:bedroom,floor,second,kitchen,dining room,living room,garden和there be結構。
我注重開發學生的“言語一語言”智能,讓他們運用新學的語言知識復述故事的大意,訓練他們順利而高效地利用所學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以提高他們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學生講故事時,可以用圖片,動作,單詞卡片作為輔助工具,如:看圖講故事,邊做動作邊講故事,利用提示詞講故事等。
我還要求學生寫故事,起初讓他們根據已知的人物、時間、地點和經過,寫出故事的結局。慢慢地又讓他們改編所學的故事,例如改編角色,改編情節,改編結局等。當學生達到一定的水平后,用提問的方式,激活學生的邏輯思維。學數詞時,可以用數字編寫一些關于數理運算的故事。在學習how many、how much時,我們可以結合購物編寫故事。通過寫故事,展現一個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如何這樣的有邏輯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邏輯——數理”智能。
在教學的鞏固和拓展新知這一環節中,我常設計一些口述故事,改編故事,續寫故事等活動進行鞏固和拓展。如在教學湘教仁愛版第一冊Unit 7 Topic 2“Can you dance the disco or perform ballet?”的Part 2時,引用了“QQ聊天”這一活動,讓學生創設情境,拿出草稿紙,用草稿紙進行QQ聊天。他們很興奮,有的學生極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他們不局限于本節的內容而進行富有邏輯性的筆頭練習。“QQ聊天”結束后,再讓學生讀出所寫的內容,他們更激動。通過這樣的活動,既激活了學生的“邏輯——數理”智能,同時再次訓練了“言語——語言”智能,他們的潛能得到了開發和發展。
有時我就一個對話或一篇文章讓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中,用自己的話講演故事,或者讓學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進行對話練習,給其自由發揮想像的空間,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會話,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所學內容。從而激活學生的“言語一語言”智能和“交往——交流”智能。
如果我們課堂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單調,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厭煩,他們從心里不想接受,不樂意接受,這樣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俗話說,教與學相長,目標和方法也得相伴。我們只有充分利用所學,盡可能地發揮自身的潛質,通過聽、說、讀、寫、講、演、看、猜等多種活動組合,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利用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激活學生的潛能,使其各種智能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一定會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