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蘇州當地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對醫改的認知程度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相關部門完善醫療體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采用單純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對蘇州當地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調查。結果 外來務工人員有40.86%、蘇州當地居民有32.11%不知道我國現已推行新醫改;外來務工人員中大多數關心的是醫療報銷比例(占34.55%)和降低醫藥費用(占31.23%),而蘇州當地居民大多數(占65.63%)更關心的是醫療報銷比例;有62.79%的外來務工人員認為當前看病難的問題有所減輕,而46.20%的蘇州當地居民認為當前看病難的問題并沒有減輕;對于當前看病貴的認識,73.09%的外來務工人員以及 73.80%的蘇州當地居民仍持有看病貴的觀點;對于藥價,47.84%的外來務工人員和57.46%的蘇州當地居民認為藥價偏貴。是否參保及參保種類是被調查者對醫改認知的影響因素。結論 外來務工人員及蘇州當地居民醫改后的醫療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但在某些方面相同;蘇州被調查人員對醫改的認知程度與有無參保及參保種類密切相關。
【關鍵詞】 蘇州居民;外來務工人員;醫改認知情況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3-0265-03 中圖分類號:R 19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07
2009年4月6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出臺,這標志著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與此同時,蘇州市政府根據新的醫改方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也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醫改方案。蘇州醫改實施至今,到底群眾對醫改的認識情況如何,蘇州市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現狀如何,這正是我們進行本次調查的目的。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蘇州居民的選取為蘇州市滄浪區的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為建筑工地人員及在蘇州企業工廠打工人員。本次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調查問卷656份,回收率為65.6%,有效率100.0%,其中外來務工人員301份,蘇州當地居民355份。
2.方法 采用單純隨機抽樣調查方法,集體填寫調查問卷,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AS 8.1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及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人員基本情況的比較 外來務工人員和蘇州當地居民在性別及參保種類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而兩組的收入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2.兩組人員對目前醫改的認知情況比較 外來務工人員與蘇州當地居民對醫改的了解情況存在差異(P<0.05),外來務工人員有40.86%不知道醫改,蘇州當地居民有32.11%不知道,后者比例顯著低于前者;對于醫改關心的內容,外來務工人員中大多數關心的是醫療報銷比例(占34.55%)和降低醫藥費用(占31.23%),這兩方面占總人數的65.78%,而蘇州當地居民大多數(占65.63%)更關心的是醫療報銷比例,其次是整頓醫院不良風氣(占18.03%);對于看病難的問題是否減輕,這兩組人群的觀點也存在分歧,外來務工人員大多數(62.79%)認為當前看病難有所減輕,而蘇州當地居民更多的(46.20%)回答是沒有減輕;對于看病貴的問題,無論是外來務工人員(73.09%)還是蘇州當地居民(73.80%)大部分被調查者都認為當前看病依然貴,認為不貴的很少。蘇州當地居民(23.10%)能承擔一部分、報銷一部分的比例高于外來務工人員(19.60%)。對于當前的藥價,兩組人群大多數的反應還是一致的,外來務工人員有47.84%,蘇州當地居民有57.46%認為當前藥價依然很貴。在他們看來藥品的價格以藥品種類而定的外來務工者比蘇州居民的比例高。對于生小病時處理的方式選擇及就醫醫院的選擇,兩組人群的應答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被調查人員對醫改認知情況的影響因素分析 將對醫改的了解程度劃分為三個等級:0為不知道,1為了解一點,3為知道。以此作為應變量,采用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對職業、經濟收入、就醫醫院選擇和參保種類等自變量設置亞變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性別、職業、身份、經濟收入及就醫醫院的選擇對醫改認知程度的影響因素無統計學意義(P>0.05),只有參保種類對醫改認知程度有影響(P<0.05或0.01)。只要參加了保險(無論是哪一類保險),對醫改認知程度就比較深刻,說明醫療保險對醫改認知的影響較大。見表3。
討論
本次調查發現,無論是外來務工人員還是蘇州當地居民,其中都有相當一部分人群對醫改是不了解的,兩者分別占40.86%和32.11%。接受調查者大多數人只是聽說醫改,但沒有了解新醫改的主要內容,就連新醫改最能引起他們注意的幾個關鍵點,他們都沒有去了解。導致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兩個原因:一種可能是因為新醫改方案“專、澀、繞”,無論是醫改討論專家還是公眾都看不懂[1]。就是因為“看不懂”,所以才沒心思去了解,進而對醫改知之甚少;另一種可能就是相關部門對醫改的宣傳力度不夠,群眾未得到很好的教育或者熏陶,所以對醫改的了解也只是耳聞而已。調查結果顯示蘇州居民對醫改的了解程度明顯高于外來務工人員,可能與蘇州醫保覆蓋面積廣有很大的關系。與蘇州當地居民相比,外來務工人員除了在意醫療報銷比例外,更關心的是降低醫療費用,而蘇州當地居民更關心的是醫療報銷比例,這提示我們不管在蘇州居民還是外來務工人員中,醫療報銷比例仍被視為偏低,有提高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的愿望。而據相關部門調查蘇州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7倍多,已經遠遠超過了新醫改制定的6倍的目標。對于看病難問題,外來務工人員的反應遠好于蘇州當地居民,這可能是因為外來務工人員多為農民,自新農合政策實施后他們看病比之過去方便了很多,而對于蘇州當地居民來說,他們條件比較優越,從而導致他們大病、小病都得往市中心幾所大醫院跑,所以人群都集中在幾所大醫院,看病自然成了難題。對于看病貴的問題,兩組人群達成了共識,認為當前看病依然很貴。外來務工人員大多為農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醫療報銷比例也偏低,所以看病貴就不言而喻了;而蘇州當地居民認為除了上述幾點原因外,藥價比較貴,也是導致“看病貴”原因之一。其實自國家準備實施“醫藥分家”以及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之后,藥價已經降低了一些。所以,19.60%的外來務工人員認為自己能承擔一部分、報銷一部分的看法還是很中肯的。此外,兩組人群絕大多數選擇的就醫醫院都是公立醫院,可見當前大醫院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從影響蘇州被調查人群對醫改認知程度的因素來看,他們對醫改的具體了解程度,取決于他們有沒有參保以及參保的種類,同時也可以看出基本醫療保險更容易被群眾了解。這可能由于醫保是基礎的健康保障措施,也比較容易落實,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得到了大多數蘇州居民的認可。在本次調查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年齡和受教育程度沒有納入問卷中,這也是今后我們要繼續完善的地方。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醫改的宣傳還不到位,鑒于此應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進行恰當的宣傳。組織相關人員進社區、進農村開展相關講座。同時, 開展有配套的醫改知識普及、輔導閱讀等工作,讓老百姓更能真正看得懂、看得明白醫改方案到底是什么。這樣醫改的宣傳目的就很容易達到了[2]。針對報銷少和藥價貴提出兩點建議:①相關部門應該逐年提高農村和城市居民看病報銷比例,降低報銷門檻。這項政策對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經濟事業全面進步都有非常重要而深遠的影響[3]。②逐步落實“醫藥分家”政策,醫藥分開后醫院的損失由財政予以補償以減少醫院的“灰色”收入,進而塑造和諧的醫療環境。在宏觀政策上,我們建議政府加大投入,促進資源積極有序地向基層醫院流動,改善基層地區醫療資源不足,不斷提高基層地區的醫療水平和完善基礎醫療設施,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以減輕大醫院負擔,解決基層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4]。擴大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范圍,讓更多群眾受益。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特殊人群(比如老軍人、殘疾人等)的看病問題沒有給予特殊照顧,所以建議對于他們應該采取高于一般人群的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許黎珊.醫改難在哪兒[J].社區,2009,1上:59-61.
[2]李 玲.解讀新醫改[J].今日中國論壇,2009,(1):56-58.
[3]廖新波.醫改要破解的關鍵問題[J].醫院院長論壇,2009,1(1):9-11.
[4]楊德勝.努力推進醫改維護人民健康(從政府、醫院、企業、群眾四大視角談醫改)[J].現代醫院雜志社現代醫院醫院管理篇,2009,19(1):98-101.
(收稿日期:2010-03-15 修回日期:2010-04-30)
(編輯:梁明佩英文審校:鐘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