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屈肌肌腱斷裂;修復術;護理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3-0369-02 中圖分類號:R 686.1047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70
外傷性屈肌肌腱斷裂是臨床常見的手外傷,手術治療后的效果,除了與手術時機和手術技巧相關外,還與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和護理有著密切的聯系[1]。我院骨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56例手外傷屈肌肌腱斷裂患者,通過精心的治療觀察與護理,療效滿意,現將術后有關的護理觀察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56例,男性45例,女性11例;年齡18~46歲,平均38歲。受傷至手術時間3~170天。均為單一手指的屈肌肌腱斷裂,損傷原因為切割傷。傷后均行清創修復術,術后傷肢固定于自制石膏支架內,置于腕關節屈曲60°,掌指關節屈曲45°,近側指間和遠側指間伸直位。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5~7天,破傷風抗毒素1500 U預防性注射,并予鎮痛藥7~10天,其中20例口服曲馬多50 mg,每日3次,16例口服戴芬75 mg,每日1次,20例口服尼美舒利0.1 g,每日2次,未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術后第3天起,傷肢在支架的保護下,進行持續的主動伸指和被動屈指功能鍛煉。術后14天拆線后更換石膏支架,取腕關節中立位,掌指關節屈曲45°,指間關節伸直位,傷指繼續功能訓練。本組病人術后無感染發生,住院時間8~10周,全部均甲級愈合,出院后隨訪患指功能恢復良好。
觀察及護理
1.疼痛護理 疼痛是肌腱斷裂的主要臨床表現,由于手部神經末稍豐富,肌腱在修復術后與周圍組織間有不同程度的粘連,手部輕微的活動均能引起劇烈的疼痛,因此要減輕疼痛,需要做好疼痛的護理。護理人員除了要多關心病人,還要向其講解早期功能鍛煉對患指預后的重要性,同時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的方法,并安慰和鼓勵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術后傷指處于石膏支架內,外面有多層敷料,功能鍛煉時內層敷料經常磨擦傷口帶來劇痛,使用鎮痛藥是減輕疼痛的主要方法,特別是早期(一般術后3~6 d),這樣可以使傷口在無痛或輕度疼痛下進行功能鍛煉。本組術后遵醫囑常規使用鎮痛藥7~10天,其中20例口服曲馬多50 mg,每日3次,16例口服戴芬75 mg,每日1次,20例口服尼美舒利0.1 g,每日2次,未見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另外,應教會病人放松的技巧,可通過看書、下棋、聊天、聽音樂,有條件且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在醫院環境優美地方散步等,使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以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同時注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清潔,減少不良刺激,也是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
2.術后指端血運的觀察 術后48 h內密切觀察手指末端血液循環、皮膚顏色、溫度、彈性、感覺及滲血等情況,每隔30~60分鐘巡視病房一次。腫脹是手部損傷后的正常反應,如果腫脹明顯并疼痛,可能為傷口包扎過緊或感染[2]。因此,巡視病房時特別注意傷指末端腫脹情況及有無麻木、發熱、出血等繼發術后感染的征象。當皮膚蒼白或紫紅、皮溫下降、腫脹明顯或指腹萎縮等情況,說明患指血液循環障礙,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本組有8例患者有腫脹現象,經過處理好轉。
3.保持有效的功能位 術后一般要求將手固定于功能位3~4周,即保持腕關節屈曲60°,掌指關節屈曲45°,指關節稍屈和拇指對掌位,坐位或步行時患肢用三角巾懸吊于胸前,不能下垂,也不能讓患肢隨步行而甩動。
4.石膏支架的護理 石膏支架要注意防潮,以免支架變形影響患指的功能定位。換藥時盡量使患指在石膏支架內保持功能位,避免引起不服貼造成局部組織受壓;如果傷指不得不離開支架換藥,傷指必須維持正確的姿勢[1]。
5.預防術后感染 手部外傷后易合并感染,影響治療及延緩日后手功能的恢復,術后根據損傷程度,傷口污染及手術創傷等,按醫囑準確及時應用抗生素,必要時最好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敏感的藥物,并注意觀察用藥后的效果。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及傷口敷料不被污染或浸濕,對于滲出較多、污染、浸濕的敷料要及時更換,更換敷料時動作要輕柔,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傷口用紅外線理療,每天2次,每次30分鐘,以促進患指局部血液循環及減少滲出,促進傷口早日愈合。
6.飲食指導 術后由于疼痛的干擾及精神憂慮的作用而影響正常的食欲,導致營養攝入不足,機體抵抗力下降,不利于傷口愈合及術后康復,應給予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經常變換食物的種類,充分利用食物的色、香、味等誘導病人多進食,同時為病人創造清潔的就餐環境。
7.協助患者功能鍛煉 及時有效的功能鍛煉可以減少肌腱粘連,防止關節僵硬,預防肌肉纖維變性或廢用性萎縮等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功能鍛煉的時機及技巧,單純肌腱損傷修復術后的病人于術后第二天或疼痛腫脹減輕時即可指導和協助患者進行患指屈伸活動,每天5~6次,每次30遍左右,開始練習時動作應緩慢而輕柔,以不引起疼痛和傷口張力為度,傷口拆線或患指主動活動后無疼痛,活動范圍達到正常時,協助患者作患指抗阻力運動,每天練習多次,直到患指活動范圍及力量均與健指相當為止。
8.其他方面 做好基礎護理,協助患者的日常生活,關心病人,做好心理安慰,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全員優質的服務,穩定病人的思想情緒、樹立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本組病人經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傷口均甲級愈合,術后功能恢復良好,平均隨訪6個月,無肌腱再斷裂發生。
參考文獻
[1]許年珍.屈肌肌腱斷裂修復術后的護理[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0,20(5):346.
[2]于 梅.伸指肌肌腱斷裂吻合術圍術期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07,11(10):911-912.
(收稿日期:2010-03-29 修回日期:2010-05-24)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