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3-0342-02 中圖分類號:R 512.91;R5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55
結核病(TB)和艾滋病(AIDS)是我國重點控制的重大傳染病。據百色市2009年疫情統計報告,右江區肺結核發病率為145.42/10萬,比蒙日朗等[1]報道的108.03/10萬略高,也高于2006年的水平(138.76/10萬)[2],發病率逐年增加可能與世行貸款/英國贈款中國結核病控制項目的啟動,使近幾年來結核病就診率、發現率、治愈率逐年增高相關。為了解結核病與艾滋病雙重感染情況,我們篩查了百色市結核門診319例右江區的結核病人,檢測艾滋病病毒(HIV),觀察TB/HIV雙重感染情況,為結核病/艾滋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1.資料來源 所有資料均由自百色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319例結核病人中,男213例,女106例,市區戶口83例,農村戶口236例,年齡11~86歲,平均32.32歲,其中11~20歲15例,21~30歲68例,31~40歲51例,41~50歲50例,51~60歲62例,61~70歲47例,71~80歲25例,>80歲1例。
2.檢測及分析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采集結核病人靜脈血3 ml,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如兩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陽性,再做蛋白印跡試驗(WB)確認,WB陽性者確認為HIV陽性。并根據戶籍、年齡、性別等因素統計分析TB/HIV雙重感染者的分布特征。
3.統計學處理 資料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果
319例結核病人中, HIV陽性6例,雙重感染率為1.88%,其中男性雙重感染率為2.35%(5/213),女性為0.94%(1/106),男性雙重感染率略高于女性,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χ2=0.187,P>0.05)。市區病人雙重陽性率為4.82%(4/83),農村為0.85%(2/236),市區病人雙重感染率略高于農村病人,但比較亦無顯著性差異(χ2=3.317,P>0.05)。其分布特征見表1。
討論
一般認為,TB病好發于勞動強度大的青壯年,本次病例統計顯示,TB病人集中在21至51歲年齡組之間,所占比例為71.78%,與趙曉春[3]的報告結果一致。TB/AIDS雙重感染者也全部分布在此年齡組,51~60歲年齡段TB/AIDS雙重感染比例高達6.45%(4/62),發病年齡向后移的特點與艾滋病潛伏期長有關。
本調查顯示TB病人中農村戶籍比例高,TB/AIDS雙重感染者比例低,市區戶籍比例低,TB/AIDS雙重感染者比率高的特點,說明HIV篩查在特定人群中檢測才能發現感染者,與檢測數量多少不成正比。TB病人性別分布男大于女,TB/AIDS雙重感染者也是男大于女,女性1例TB/AIDS雙重感染者為41歲年齡組農村婦女。從資料特點分析TB/AIDS雙重感染者分布在市區戶籍男性比例大,且發病年齡向后移,農村戶籍比例小,男女性別均有病例,且發病年齡向前移,可見艾滋病流行趨勢是由城市向農村擴散。因此,TB/AIDS雙重感染者發現和治療管理是TB/AIDS控制過程中至關重要和不可分割的整體。
參考文獻
[1]蒙日朗,莫 華.環江縣2004~2008年法定傳染病5184例流行病學分析[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9,20(4):30-32.
[2]劉飛鷹,董柏青,徐廣保,等.廣西結核病控制的流行病學效果評價[J]. 廣西醫科大大學報,2007,24(6):963-965.
[3]趙曉春.1996~2005年溫洲市結核病控制項目效果評價[J]. 中國防癆雜志,2008,30(2);96-98.
(收稿日期:2010-03-24 修回日期:2010-05-26)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