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靜脈化療;護理操作;化療安全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3-0372-02 中圖分類號:R 472.9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3.072
隨著現代醫學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靜脈化療在基層醫院越來越多見。由于靜脈化療特有的毒副作用,使其有別于一般的臨床護理。如何減少靜脈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靜脈化療病人的護理質量,是臨床工作的焦點。護理程序作為一套標準化、科學化的工作程序已得到公認,規范化化療操作就是以患者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為化療目的,以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護理操作為核心,圍繞每個化療患者制定出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因此,規范化化療操作是化療安全的切實保障。我院在2007年至2009年期間采用整體模式對198例靜脈化療病人進行規范化化療操作,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2007年2月~2009年11月,我科對198例癌癥患者進行了靜脈化療,男119例,女79例,年齡13~86歲。其中胃癌81例,腸癌9例,肺癌34例,乳癌31例,肝癌19例,淋巴瘤24例。
規范化化療護理操作
化療護理操作體系的設計: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突出靜脈化療的特點,以病人為中心,圍繞化療藥物、化療過程及化療防護層層設計。
(1)化療護理宣教:貫穿全程,重點突出,始終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設計完善不同患者的個體化健康教育路徑。因為除化療本身外,影響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婚姻狀況、年齡、性別、文化素質、宗教信仰、倫理道德等都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影響[1]。化療前做好患者心理護理,簽署化療同意書,告知其化療方案并突出強調對于刺激性強的藥物如氮芥、自力霉素、長春新堿等最好深靜脈置管并取得病人簽字同意。化療中的宣教:化療藥物毒副作用有些是藥物特性不可避免如骨髓造血細胞的毒性等,有些是病人因素如病人耐受力、抵抗力等,但有些副作用如藥物滲漏造成的血管組織損傷是通過雙方努力可以減少或避免的,通過耐心宣教使病人以健康心態接受治療減輕化療反應,通過護患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損傷血管,及時發現異常減輕化療外滲損傷。化療后的宣教:繼續心理疏導,保持良好的心態,小心維護預留的靜脈通道,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增加營養,增強抵抗力。出院宣教指導:繼續保持愉快的心情,勞逸結合,適度鍛煉,加強營養恢復自身機能,定期復查掌控疾病及自身的機能。
(2)化療藥物的規范化保管使用及處理:化療藥物由責任護士獨立保管、配制,有標準的化療藥物使用制度,層層交接,隨時檢查監督。建立化療防護措施,自接觸化療藥物直到化療結束后的廢物處理全程防護,由于化療能對病人、護理人員及外周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應設立獨立的化療配藥室,化療藥物存放箱,配備護理人員專用的防護帽、鏡、罩、套、服,設置專用回收桶、袋,對于特殊藥物如阿霉素親組織性強,24小時之后仍可能在局部殘留的特點,使用中嚴禁遺漏并對病人預防性加一次性保護墊。
(3)設立靜脈化療小組:靜脈化療過程實行全程巡視,依照化療方案對藥物特性、藥物使用以及可能的毒副作用預先了解,強調對于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如藥物滲漏、過敏反應制定好處理流程,備好急救藥品并標記固定存放,對于一些特殊藥物特性填寫警示牌如足葉乙甙[2]外滲后禁用冷敷。實施過程中強調對病人的心理關懷,時時為病人著想,在愉快的氣氛中實施化療。同時對新藥新知識加強交流學習,定期交流學習心得,注重對新人的培養。
結果
本組198例化療病人,均順利完成治療,其中出現由于化療藥物自身毒性所致副作用24例,化療過程中與操作相關的副作用藥物外滲3例,輸液反應4例,藥物外滲根據WHO的抗腫瘤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皮膚毒性標準均在Ⅱ度以內[3]。病人及家屬都能理解配合治療,未出現不良后果及醫療糾紛。
護理體會
在臨床實踐中,護理化療的規范化操作直接影響到癌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對醫療過程的滿意度。為此護理人員在不斷探索尋求科學的護理方法。本組病例通過參照整體模式對于靜脈化療這種高風險高敏感的工作,尤其需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工作程序。在靜脈化療中,由于化療藥物自身毒性及病人自身疾病致毒副作用在所難免,臨床護理工作重點在于通過化療宣教取得病人配合,使病人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為此本組引進健康教育路徑的觀點,通過198例癌癥化療患者的臨床實踐,切實有效,提高了病人滿意度,減少了護患糾紛,文獻報道也指出健康教育路徑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是促進人們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人的健康[4],因此將此項內容列為重點。同時,本組另一個關注點為靜脈化療中由于護理操作引起或導致的副作用,這其中的焦點便是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毒副作用,雖然外周靜脈化療藥物外滲的發生率國內報道為0.1%~6.0%,國外報道為5.0%[5],但通過改進護理工作,可使此類毒副作用不斷減少,本組病人在實施了規范化的護理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Ganz PA,Lee JJ,Siau J.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riable for survival in lung cancer[J]. Cancer,1991,67(12):3131-3135.
[2]苗維法,李學桐.化療藥物外滲及引起靜脈炎的預防和治療[J].齊魯護理雜志,2004, 10(9):670.
[3]孫 燕.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WHO標準)[J].癌癥,1992,11(3):24.
[4]李江艷,許明芳,嚴 瀴.臨床路徑在哮喘患兒院內外一體化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2):998-1000.
[5] 潘宏銘,徐 農.腫瘤內科疾病臨床治療與合理用藥[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72-73.
(收稿日期:2010-04-19 修回日期:2010-06-01)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