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濕地(wetland)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濕地因其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并且為許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提供棲息地,因此濕地不僅被稱為“鳥類的樂園”,而且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通過對太陽島濕地資源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了太陽島濕地生態環境特征和對哈爾濱市城市發展的影響作用,并針對濕地具體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保護對策,為太陽島濕地的開發和可持續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哈爾濱市;太陽島;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F270-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4-0153-02
一、引言
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濕地,是重要的國土資源和自然資源,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濕地資源的研究,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適當開發濕地資源把開發與保護結合起來,達到環境與社會的雙重效益。通過對太陽島濕地資源的類型、分布、特征、功能等概況的描述,指出濕地的類型與特征,并對其開發現狀進行評價,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保護對策。
二、太陽島的概況
太陽島是松花江哈爾濱段中的沙丘島,位于松花江主航道的北側,與市區隔江相望,太陽島被松花江主流與支流圍繞著,像一個圓圓的精光四射的太陽,故名太陽島。
三、太陽島濕地對哈爾濱城市的作用
太陽島濕地位于松花江哈爾濱段,屬于哈爾濱市的城市濕地,對哈爾濱市的各方面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1.夏季涼爽3℃~5℃。太陽島地區的濕地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大城市濕地,核心區面積有2 100公頃,也是哈市三塊濕地中最大的一塊。
哈市生態城市建設專家組成員韓曰午說,引水入島后會初步恢復植物的數量?;謴蜐竦貙τ诠枮I熱島效應有很大作用。調節哈爾濱市的濕度,夏季人們可感受到涼爽3℃~5℃,少入耳噪音30%左右,每天制氧40噸,每畝濕地每天吸納粉塵60噸、減少塵埃20%~30%。此外,它還可阻止水土流失,像海綿吸水,每畝濕地能蓄水15立方米,減少地表徑流55%,減少泥沙沖擊70%以上。
2.廊道消除生態病害。在哈市生態廊道建設中,太陽島上的新前進堤迎水坡建500米生態林帶,公路大橋北側——前進堤防202國道為生態景觀大道,兩側各栽植50米寬林帶,江灣開發區新前進堤202國道——四環路迎水面建500米林帶,冰雪大世界外圍建200米寬環形生態林帶,冰雪大世界——四環路段柳林叢建設1 340公頃。太陽島上這條綠絲帶將是江南的馬家溝、阿什河等沿江、河、路的生態廊道順暢延伸,遙相呼應。這條生態廊道的作用是切割城市熱島和逆溫,消除城市生態病害。
3.重續中斷的生物鏈。太陽島上原有自然的生物鏈是豐茂的草地—草食動物—肉食動物及水環境中生態鏈。20世紀70年代,曾是野生動植物繁衍生息的樂園,有水獺、狐貍、狍子、野兔等20多種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鸛等候鳥、飛禽120多種,其中,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與禽類10種。有蘆葦草、蒲草等10多種?,F在都已經成為生物鏈上中斷的環節,甚至出現不良水質養育的魚。
4.重要的旅游休憩場所。太陽島公園位于哈爾濱市區松花江北岸,是哈爾濱市面積最大的一座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公園區在島的中、北部,周圍有長堤環繞,堤上是一條綠樹成蔭的小路,鳥唱蟲鳴,漫步其中,大有曲徑通幽的詩樣意境,使人煩憂頓洗,流連忘返。其中中部水域具有江南水鄉景色,內建“水閣云天”,為園中之園,有曲折的長廊、別致的方閣、艷麗的荷花、飛濺的瀑布,還有太陽山、太陽湖等景點,足可使游人流連忘返。
四、太陽島濕地存在的問題和保護對策
(一)濕地存在的問題
濕地是生態條件脆弱地帶,傳統的旅游開發和其他生產、生活活動對濕地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其一,濕地面積急劇減少,加速魚類、鳥類棲息地的萎縮。其二,生物多樣性喪失。由于濕地棲息地面積縮小、環境的污染等,許多珍稀的鳥類、魚類數量銳減,乃至絕跡。其三,功能和效益減退。濕地萎縮、生物多樣性減少,不但影響濕地作為“地球之腎”的功能,也影響景觀可視性和旅游活動的開展,最終危及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和人類生存 [1]。太陽島作為哈爾濱市區重要的城市濕地也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
1.城市開發導致濕地面積減少,增加了內部生境的破碎化。城市化是濕地面積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哈爾濱市人口增長,松花江流域農業開發不斷向低河漫灘濕地逼近,城市和工業用水進一步減少了濕地的水源供應,濕地喪失和退化的速度十分驚人,漫灘上的湖泊數量和水面面積不斷減少。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降低了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城市濕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態基礎設施,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所依賴的重要自然系統,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續地獲取自然服務的基礎。城市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如果這些基礎設施不完善或前瞻性不足,在隨后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必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為了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有些地區在城市建設中采取了填埋、掩蓋、河道人工化等河流治理措施。
3.水污染和富營養化日益加劇,降低了濕地生物的多樣性。隨著近幾年哈爾濱城市的發展,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化肥、農藥等有害物質被排入松花江中,使太陽島濕地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破壞。工業廢水的排放和農藥的流失,直接導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在水生生物體中的富集;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化肥的流失,則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使浮游生物的種類單一,甚至出現一些藻類爆發性生長,從而使整個生境惡化。
4.市民對濕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濕地重要性認識不足是國內濕地遭受破壞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約中國濕地的開發與保護的重大問題。例如由于近些年,一些島內島外的居民靠島吃島過度捕撈,河里的水生物已經寥寥無幾。石當站景區,是一處一千余平方米的原始沼澤濕地。很多島民在濕地中放養駱駝、牛羊、雞鴨鵝狗……這里成了一個大型的天然牧場。近幾年來,濕地中的植被鏟除近萬平方米,有的地方已露出了河沙。有的人甚至開來推土機大片鏟地,濕地中大大小小的養魚池就有十多處。
(二)濕地保護對策
鑒于目前太陽島濕地的嚴峻形勢并針對上述的問題,應主要采取如下保護措施:
1.建立濕地合理利用的持續發展戰略。以往人們在環境問題上和在濕地問題上的一切失誤都是基于急功近利、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愚昧和無知。今日,我們不僅要重新認識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而且要認真反思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對環境、對濕地帶來的不良影響,貫徹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調整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逐步減輕發展對環境的壓力,逐步增強環境對發展的支撐能力,為當代人、更為后代人留下更多的發展的機會。
2.強化濕地保護的法律監督。為環境保護和濕地保護黑龍江省已發布目前應在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的同時,著重加大執法力度,將濕地保護納入地方的環境保護執法大檢查之中,依法處理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對濕地的環境監督管理,今后凡以濕地為對象的各類開發活動和開發項目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經環境影響評價許可的必須停下來;禁止在河流源頭和上游區、沙漠區、水土流失嚴重區、干旱區、國家保護動植物的棲息分布區以及對區域生態和氣候具有重要影響的濕地進行破壞性的開發活動;對于因地制宜利用濕地資源的開發項目,也要嚴格管理,把開發利用的強度限制在濕地生態系統可承受的限度之內,并做好資源的養護增殖,使其得以持續利用。
3.加強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建設。黑龍江省發布的《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標志著黑龍江省各類濕地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敖窈蠓才c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保護湖泊等關系密切的濕地,都將作為濕地保護區建設的一個重點,以利于對急需保護的重點濕地盡快劃定自然保護區,防止遭受破壞;對已建的濕地保護區要進行檢查確保各項法規制度的貫徹落實?!?/p>
4.積極開展濕地科學研究。黑龍江省濕地面積大,情況復雜,有許多問題亟待科學研究解決。當前,應重點做好有關濕地的類型、結構、功能的調查,濕地污染現狀、原因與發展趨勢的分析,濕地開發環境影響評價,濕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利用,濕地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保護規劃。選擇對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響的濕地和已遭受嚴重破壞或喪失了功能的重要濕地,有條件地開展恢復重建的可行性研究和恢復建設示范工作。
5.建立廣泛參與的濕地保護機制?!昂邶埥竦乇Wo工作量大面廣,涉及領域廣泛。因此,濕地保護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參與,不僅要有政府的有關部門參加,如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建設、土地等,而且要有科研、教育以及各類群眾團體的廣泛參與” 。環境保護部門將認真履行政府賦予對自然環境實施統一監督和綜合管理的職能,同時也將支持有關部門做好各自的濕地保護工作。各有關部門應努力團結共同合作,營造一個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濕地保護工作機制。
6.加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濕地生態環境保護是全人類的事業,只有調動全民的力量才能發展濕地生態保護事業。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輿論工具,利用展覽館、博物館進行圖片、標本、實物陳列展覽,對公民進行宣傳教育,努力使哈爾濱市每一個公民都懂得濕地保護是造福人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從而增強公眾保護太陽島濕地的自覺性 [3]。
7.廣泛開展濕地保護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哈爾濱市應通過與濕地組織或機構間的合作,逐步建立并開拓以城市濕地保護為內容的多種形式的對外交流渠道,邀請濕地專家來哈講課與交流,學習濕地開發與保護的成功經驗。通過宣傳、交往與合作,爭取國內外組織、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擴大本市濕地保護的資金來源,促進哈爾濱濕地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瑞山,等.中國濕地資源現狀、問題及對策:第22卷[J].資源科學,2000,(1).
[2]朱建國,王曦.中國濕地保護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20-22.
[3]劉興土.三江平原濕地及其合理利用與保護[G]//陳宜瑜.中國濕地研究.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