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也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繼續解放思想才能破除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想觀念,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科學發展。
關鍵詞:解放思想;科學發展觀;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A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4-0195-02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也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根本思想武器。改革開放三十年歷史進程證明,每次在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歷史關頭,都需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通過思想的解放,促進改革開放的進程,實現中國的發展。黨的十七大在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同時,倡導繼續解放思想,因為只有繼續解放思想才能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實現科學發展。
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深入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在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又指出:“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經走過三十年,其中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以思想大解放帶動事業大發展。我們黨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在解放思想中取得的,都閃耀著解放思想的光芒。一輪輪的思想解放推進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實踐表明,解放思想是我們黨取得一切成就的基本經驗,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強大動力。不解放思想,就打不開思路,就找不到出路,就不能解決時代發展的新課題,就不會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2.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最新成果。科學發展觀是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科學發展觀不僅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繼承了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而且依據新的發展實際,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科學發展觀首次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以人為本,進一步解決了“為誰發展”和“靠誰發展”的問題;首次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點統一起來,進一步解決了當代中國怎樣發展的問題;首次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中國發展的重要內容,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從“三位一體”發展為“四位一體”;首次提出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與質量效益的關系等,這是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
二、著力破除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思想觀念
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創新的思想障礙,著力轉變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認識,把思想從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從舊的發展觀念和工作習慣中解放出來。
1.必須從物本位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所謂物本位是指,過分強調物質生產、物質財富的作用,忽視人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的作用,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和文化需求。多年來我們工作中注重抓物質文明,忽視抓精神文明,片面地就經濟抓經濟,結果經濟也沒抓上去;在發展布局上,不注重民生和社會問題,有些社會問題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甚至釀成了事端才去過問,才做亡羊補牢的事;在干群關系上,有的地方和干部對群眾提要求多、壓擔子多,但對群眾尊重少、關懷少,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不夠;在價值取向上,有的干部見物不見人,片面追求政績,不顧客觀情況,不顧群眾所需。這種物本位的思想存在下去,就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經濟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千方百計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必須從計劃經濟僵化的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的思想觀念。中國實施計劃經濟體制的時間很長,形成了許多揮之不去的僵化觀念和做法。集中表現為:一是重行政輕市場,習慣于用行政辦法去推動經濟發展,而在培育市場、提高市場成熟程度、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上下的功夫不夠,行政觸角遍布各個角落,中梗阻現象十分嚴重,投資環境改善緩慢。二是重管理輕服務,用行政管理代替市場管理,不善于用經濟的辦法、法律的辦法、政策的辦法、預測的辦法調節經濟運行,致使我們的經濟運行仍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一些地方和部門計劃經濟情結很深,重計劃、重指令,不重視市場開發,不善于培育和開發市場主體。浙江義烏是全國小商品基地,它沒有什么資源,但卻善于用市場觀念辦事,匯集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帶動了上百萬人致富,這也是市場開發的結果。廣東沒有優質的木材資源,運用先進的管理機制和科學技術,卻建成全國最大的家具基地,行銷全國。因此,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決剔除計劃經濟體制遺留的固有觀念,讓我們的經濟運行真正步入市場經濟的快車道。
3.必須從單純依靠資源消耗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2005年6月9日的《中國市場》雜志提供的一組數據令人不安,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消費增速逐年加快,而居民消費增速逐年減緩,居民消費比重明顯走低。1990—2003年政府消費平均增長15.6%,居民消費平均增長14.3%,居民消費增長低于政府消費增長1.3個百分點。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 000美元左右時,各國居民消費率一般為61%,而中國2003年的居民消費率只有43.4%。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省第一產業大而不優,第二產業大而不強,第三產業比重偏低,剛達到31%,而廣州第三產業比重是58%,美國則高達69%。因此,我們倘若只關注GDP總量,不注重內在結構的調整,不從單純依靠資源的發展模式中跳出來,經濟發展就會欲速則不達。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改革創新、科學發展
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論道,必須有的放矢,務求實效。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放思想,使解放思想成果在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實踐中充分體現出來。因此,解放思想必須從新的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理清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創新體制機制上有新的更大突破。
1.理清發展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農村面臨著大發展的良好機遇。我們應著力研究在這個背景和條件下,如何用好用足中央給予的政策,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打造以綠色食品為核心、獨具功能特色、具有優勢品牌、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產業集群。省委十屆六次全會從黑龍江省實際出發,考慮實行文化的戰略升級。中央要求提高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是從中國實際出發,面對全球的戰略思考。美國的第一產業是信息產業,第二產業就是文化產業,航天產業排到文化后面,美國的電影、電視劇、卡通片覆蓋全球市場的70%。我們的文化資源比較豐富,應該把文化作為我們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文化拉動和帶動經濟戰略,打造文化產業,推出在省內外確有競爭力的文化品牌產品,切實提高我們經濟發展中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的經濟貢獻率,利用我們切實可操作的區域性優勢,發展生態旅游,總體規劃,科學設計,著眼長遠,把生態旅游與打造文化風情結合起來,賦予旅游以更深更新更具特色的文化內涵,使資源生態優勢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的建設。
2.破解發展難題。中國在發展上面臨的難題很多,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難題集中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發展問題、民生問題和能力作風問題。在這三個突出問題中,最重要的是著力破解發展的難題。而破解發展難題最關鍵的就是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改革力度不大、開放水平不高,是影響和制約黑龍江省北安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破解發展難題,應從改革開放中尋求出路。要大力改革和調整所有制結構,從根本上改變制約經濟發展的某些不良格局,形成不同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的新格局。以黑龍江省現狀看,近幾年,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總體規模仍然偏小。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全部資產中民營和外資企業僅占18%,比全國低22.4個百分點,比遼、吉、蒙分別低14.7、3.8、4.5個百分點。黑龍江省規模以上私營和三資企業實現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6.3個百分點,比遼、吉、蒙也低很多。因此,省委六次全會提出,花大氣力破解這一發展難題,大力引導資金、技術、人才、項目、信息向優勢企業積聚,促進多元發展;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配套加工,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全民創業,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一產大而不強,二產大而不優,三產比重小、層次低的局面,形成三產之間結構合理、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是如何破解所面臨的發展難題。
3.創新體制機制。體制機制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是發展的剛性保證。體制機制不活,一直是困擾和制約黑龍江省北安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害問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舊體制遺留的和新舊體制轉換中形成的不合理權利和既得利益,都在阻礙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阻礙民眾創業發展的行政管制在某些方面還在強化;政府職能還存在越位、錯位和缺位現象;選人用人機制不活,考核評價干部未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客觀標準等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黑龍江省北安市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解放思想,花大氣力破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科學發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