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來,益陽市國債發行呈現放量上升趨勢,但仔細分析,在不同的地域狀況下,又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本文旨在通過對國債銷售差異與地域差異之間的關聯性調查,有針對性采取相關措施,更好地促進國債在縣域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發行。
關鍵詞:國債管理、國債發行、地域分布
調查樣本:益陽市以資水為界,地形地貌具有明顯的特征,江北由湖區向丘陵過渡,江南由丘陵向山區過渡。考慮到調查樣本的可比性,我們選取南縣、沅江市、大通湖區為湖區組,安化縣、桃江縣為山區組進行調查。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樣本說明
益陽市總面積1.21萬平方公里,但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其地形走勢自北向南呈明顯的由低到高,湖區——丘陵——山區有著明顯的分界線。資水以北的南縣、沅江市、大通湖區總面積為3203平方公里,林地面積僅有155平方公里,占比為4.84%,而水面、耕地等達到了2091平方公里,占比為65.28%。資水以南的桃江縣、安化縣面積為7006平方公里,林地面積達到了4986平方公里,占比高達71.17%,水面、耕地僅有1001平方公里,占比僅為14.29%。因此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將南縣、沅江市、大通湖區設定為一組(以下稱湖區組),桃江縣、安化縣設定為一組(以下稱山區組)。
(二)2007年至2009年兩組國債銷售情況
2007年以來,國家金庫湖南省分庫在國債管理中,加強了有效監督、引導,特別是在縣域和農村市場的拓展中,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次被調查的湖區組、山區組國債銷售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具體情況見表一):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三年來,湖區組、山區組的國債銷售量均呈上升態勢。山區組的增量更大,三年合計增量比湖區組高66萬元。
二、地域差異與國債銷售差異的定量關聯分析
如果單純從人口、收入、金融營銷等方面來考察,湖區組的國債銷售情況應該好于山區組,但從表一和圖一的相關數據卻顯示:湖區組的國債銷售相比而言,遠跟不上山區組。這種差異的形成我們認為主要源自于地域的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文、民俗民情等的影響。
(一)兩組相關社會統計指標
表二顯示:湖區組在面積和人口總量上少于山區組,但在人口密度上,每平方公里達到了476人,高于山區組217人。因此,我們認為:國債銷售與人口總量存在一定的關聯。
(二)兩組相關經濟統計指標
注:由于安化縣的人均收入水平較低,而人口基數大,導致山區組總體水平低。
從兩組的相關經濟指標來看:湖區組人平收入遠高于山區組:城鎮居民高出3412元,農村居民高出2345元,而在山區組的安化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還要遠低于平全市平均水平。表三顯示:國債銷售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水平關聯度較低。
表二、表三的相關數據資料可以看出:國債銷售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那么在益陽市的湖區組和山區組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呢?我們再從以下幾個指標進行分析:
(三)兩組相關金融指標
從表四中可以看出:山區組在經濟總量和人平收入上雖然低于湖區組,但人平儲蓄額高于湖區組。相比較而言:國債銷售與當地居民儲蓄意愿趨向一致。
從表五中可以看出:湖區組承銷機構擁有人口數明顯高于山區組,這與當地人口密度高低趨向一致;但與國債銷售情況并不相同。就網點而言,湖區組發生國債銷售的網點個數和占比都明顯低于山區組。
三、地域差異與國債銷售差異的定性關聯分析
從一面的相關量化性指標我們可以看出:國債銷售與地域經濟、人口密度、金融機構分布關聯度并不密切。而在益陽市轄內,帶有明顯地域差異的兩組調查樣本中,單個樣本中情況基本相似,而樣本之間差異卻是如此之大,我們在量化指標分析后,分別在湖區組中選定了南縣的茅草銜鎮、明山頭鎮,沅江市的草尾鎮、四季紅鎮;桃江縣的灰山港鎮、鸕鶿渡鎮,安化縣的梅城鎮、坪口鎮等八個相對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了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在每個調查點上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0份,共計16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44份,其中湖區組68份,山區組76份。調查設定家庭年度收入、理財習慣、投資方式、心理預期等內容。
從被調查對象的家庭收入來看:湖區組和山區組家庭收入狀況與當地居民平均收入正比。特別是在中高檔次的收入中,被調查對象的湖區組占比分別高于山區組14.56個百分點、3.48個百分點。
表中反映出:湖區組被調查對象消費意愿遠高于山區組,但山區組被調查對象的儲蓄及投資意識與湖區組相比相對更強。湖區組中,有17個被調查對象無儲蓄存款和國債,占比為25%,山區組中僅有4人,占比僅為5.26%。而據統計部門的調查了解,湖區居民由于歷來受洪水影響,儲蓄意愿歷來不濃,消費意識較強,這一特征與當地居民生活習慣和傳統理念相一致。
表中反映:湖區組中被調查對象一般選擇儲蓄和建房的投資方式,而山區組一般選擇儲蓄和購買國債的投資方式。在被調查對象中,湖區組只有4人購買過國債,僅占調查人數的5.88%,而山區組中,現行持有或曾經購買過國債的人達到了18人,比重達到了23.68%。而儲蓄投資基本趨向一致,湖區組的占比分別為52.94%,山區組占比分別為52.63%。
表中反映:湖區組被調查對象投資心理預期偏重于高收益,將收益作為第一考慮因素的達36人,占比為52.94%;而山區組有高達47人將安全作為第一考慮因素。這一現象與山區居民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傳統的理財意識相一致。
四、調查結論
通過對湖區組相關宏觀社會、經濟指標和相關定性指標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對湖區與山區國債銷售差異的形成作出如下結論:湖區與山區國債銷售差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域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當地居民的傳統風俗習慣不同,而與當地居民收入及相關經濟狀況關聯較小。
(一)湖區組與山區組國債銷售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
由于二者之間的地域差異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民俗民情不同,導致二者之間國債銷售差異。我們在對兩組的問卷調查中,重點選擇了投資習慣、理財理念等概念性的問題,其結果顯示:表面上看,地域差異與國債銷售差異并無直接聯系。但事實上,由地域差異所產生并形成的民俗民情差異導致了國債銷售上的差異。因此地域仍然是影響國債銷售的主要因素。
(二)地域經濟發展狀況與當地人均收入水平不是影響國債
銷售的決定性因素。從兩組調查情況來看,現階段,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均收入水平對國債銷售影響不大,并不是經濟發展快、收入水平高就能直接促進國債銷售量上的提高。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社會公眾對國債的接納相對更受其他因素制約。
五、國債營銷的成功經驗與建議
2008年以來,國家金庫湖南省分庫大力推動國債銷售農村市場業務,國債銷售額中,農村市場占比份額逐年上升。益陽市中心支庫在省分庫的指導下,采取“區別對待、重點突出、定點宣傳、定向發展”的工作思路,在國債發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截止2009年末,國債銷售總額中,縣域和農村市場占比份額達到了17.22%。
(一)國債營銷成功經驗
在國債縣域和農村市場業務拓展中,益陽市中心支庫充分發揮轄內各級“國債發行協調管理小組”的職能作用。
經驗一:定點宣傳,鞏固客戶群。自2008年來,中心支庫經過多方協調,在中心城區的兩家信用聯社內選定了位于城郊結合地帶、人口相對密集的6個基層信用社,并對業務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常年面向社會公眾進行國債宣傳,提供國債咨詢,已為國債發展了一批長期而穩定的投資者。
經驗二:定向發展,拓展投資群體。桃江支庫與郵政儲蓄銀行密切合作,在轄區內的灰山港鎮、鸕鶿渡鎮等地,利用每年春節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回鄉機會,重點進行投資理財的宣傳。2009年,鸕鶿渡鎮兩位新發展的客戶累計投資國債達112萬元,通過他們的帶動,鸕鶿渡鎮郵政儲蓄網點當年銷售各類國債140余萬元,在全市承銷機構網點中位居第一。
經驗三:重點突出,國債營銷有新招。南縣支庫針對當地中、青年消費意識濃、國債投資少的現狀,在承銷機構、民政部門和社區的通力配合下,進敬老院、老年公寓和空巢老人家庭,重點面向老年人群,積極宣講國債投資的優勢,使當地老年人群成為了國債最堅定的投資者,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縣域內銷售國債127萬元,其中至少有95%為老年群體購買。
(二)目前儲蓄國債發行和銷售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承銷機構網點布局不合理。近十年來,國有商業銀行網點收縮,農村網點急劇減少,而郵政儲蓄的大量農村網點只能辦理儲蓄業務,無法承擔國債銷售業務,一部分偏遠農村地區成為了國債銷售“真空”。加之有個別承銷機構網點的臨柜人員未進行業務培訓,不能辦理國債業務,人為形成國債銷售的制肘。二是隨著儲蓄存款利息稅稅率的下降,儲蓄國債收益優勢逐漸喪失,而相比儲蓄存款而言,其在購買和變現能力上的缺陷越來越明顯。三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國債宣傳力度較小,農村居民對國債的認知度低。四是儲蓄國債的發行頻率過密,期限設計較為單一。
(三)縣域和農村國債市場拓展的對策和建議
針對地域差異影響及國債銷售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我們認為在現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背景下,縣域和農村市場拓展尚有較大的空間,尚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1、采取區別對待的原則,切實做好國債宣傳和國債知識普及工作,提高農村居民對國債的認知度。2、有效利用現有金融資源,對承銷機構網點合理布局。3、建立國債發行考核獎懲和重點聯系行制度,提高國債承銷機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4、合理設計國債期限、利率,適當減少國債發行次數。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益陽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