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國家出臺的《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政府淡出或退出風險投資機構的直接運作。但是對比發達國家,我們發現在風險投資的起步階段,政府有責任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以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在風險投資的起步階段,政府應扮演什么角色,以促進風險投資在我國的健康發展及推動創新企業的成長。
關鍵詞: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業板 信用體系
引言
2008年出臺的《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的指導意見》,為政府引導基金作了明確的定位,進一步規范了有政府背景的引導基金在風險投資中的角色。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由于在風險投資中的定位不確,出現了混亂的局面,不得整個行業的發展。作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分析主要發達國家的風險投資歷程及政府在其中的角色,結合我國的國情闡述了我國政府在風險投資中的角色定位,以促進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創業投資是一種向極具發展潛力的新建企業或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資本的投資行為。其實質就是通過投資于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群,將其中成功的項目出售或上市,實現所有者權益。就具體的創業投資而言,企業從股權結構設計、融資渠道選擇到資本運營方式的構建都是市場化的進程,投資項目最終能否上市或轉讓,也取決于市場的選擇。從本質上講,創業投資是一種市場行為。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國家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必須有活躍的微觀主體。高新技術產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也是一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引領者。我國受傳統的計劃投資方式影響,高新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主要靠國家投資、政府撥款,形成了政府辦企業、政府替代市場的局面。
通過對多個發達國家政府在創業投資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創業投資雖然是一種市場行為,但是它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參與和支持。國外風險投資資金進入我國,它們是以資本增值為目標,盡量規避風險,更注重投資于一個企業的發展期或成熟期。創業投資在我國起步較晚,沒有形成成熟的風險投資文化,風險投資意識不夠高,民間資本參與較少。而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在種子期、初創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以維持持續研發,最終推動研發成果走向產業化。這便造成了供需雙方在時間上的錯位,投資和融資不能有效對接,同時影響創業投資企業與高科技產企業的發展。
對上述的市場失靈,政府出資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是對市場的一種矯正。在剛剛起步的創業投資領域中,政府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以促進兩個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建立健全與創投資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執行力度,完善執法體系
美國政府對風險投資領域秉著不干預的態度,并沒有專門針對風險投資的法律,在一些與風險投資間接相關的法律中,對風險投資業是放松管制,如允許養老基金進入高風險領域從事風險投資,不僅使養老基金成為風險投資的最大資金來源,也提高了整個風險投資的資金量水平。
在西歐和以色列,由于文化、歷史的原因,與美國投資者相比,他們懼怕風險、投資保守,尤其是對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因此大部分風險投資是通過政府計劃支持和推動的。英國政府出資組建風險投資機構,直接參與對高科技企業的風險投資。以色列風險投資發展較晚,但是發展迅速,通過采用合伙人模式,政府和私人共同投資成立風險投資基金。實踐證明,這些做法不僅對風險投資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使國家的高科技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通過對比以上幾種成功模式,可以發現以色列模式對我國的創業投資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同樣我國創業投資起步晚,社會投資體系不完善,因此政府在風險投資中是不可缺少的參與者。2008年8月國家出臺的《關于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范設立與運作的指導意見》中,詳細規定了關于引導基金的一系列問題,明確了政府引導基金的地位及作用。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法律法規仍需進一步完善。可以效仿英國及美國修改保險法,逐步放開保險公司參與創業投資,對創業投資企業進行融資,擴大融資渠道以提高整個行業的資金量。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風險投資的對象是高技術產業,而高新技術的特點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在完成技術開發后可以實現以極低成本的進行無限復制,任何投資家都不希望花大量精力和財力研發出的成果上市后,便遭遇盜版。我國目前雖然有知識產權法存在,但在執行上存在政府缺位,造成了風險投資家極少愿意出資于早期創業企業。國家出臺的相關意見通過引導基金鼓勵投向于處于早期的高科技企業,同樣也面臨產權保護的難題。加強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傳統媒體和網絡宣傳及現場咨詢,逐步形成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氛圍。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多部門相互配合,尤其是法院應加強對知識產權案件的打擊力度,這是有效吸引風險投資的法律環境。
可以修改現行法律,進一步提高技術入股的比例,規范證券公司、銀行、企業集團、富裕和個人家庭、國外資本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并逐步允許養老基金和和其它基金以其總資產的一定比例進行投資。各級政府應優先采購政府引導基金進入的高科技術產業的相關產品,尤其是投資于早期的企業,更應給予其市場支持。對于出口創匯的產品,應給予出口退稅政策,扶助企業逐步成長。待企業開始盈利時,及時取消相關優惠政策,把相關優惠政策轉予下一批企業。這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政策,既有利于引導基金的成功收回,也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建立我國企業的社會信息系統和社會信用系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信息是在大多數分散的個體行為之間發生和傳遞,加之現代經濟社會的復雜性和瞬息萬變,導致信息的供給與需求者之間出現信息盲區。在資本市場上,就是在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之間流轉不暢,我國可以借鑒美國圣河西市政府的做法,出資建立信息服務中心,首先是創業企業信息系統,提供企業的標準信息,如企業名稱、地點、注冊資本,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管理人員等。其次是創業企業家信息系統,對企業家的了解是評估投資項目的重要環節之一,一個好的管理團隊比項目本身更重要。如企業家的學歷、工作經歷、個人業績等。再次是是建立創業投資家信息系統,收集其投資業績和聲譽記錄等。政府提供信息平臺,供創業投資企業與創業企業根據需要查詢相關信息滿足供需雙方的信息需求,從根本上解決投融資雙方個體之間溝通環節多、反饋鏈冗長的矛盾,極大的降低了信息搜索的成本,縮短了項目搜索的周期,加快了風險投資的循環速度,既有助于擴大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持面,也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
項目選擇是風險投資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創業團隊中領導者及其團隊成員的選擇是成功的潛在重要因素,在防止創業家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中,誠信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我國的個人誠信系統建設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眾多不完善之處。政府應進一步加強建設個人誠信檔案,形成一個完備的個人誠信檔案庫供信息需求者合法運用。這樣間接降低了風險投資過程中投融資雙方的選擇和交易成本,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三、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正確引導投資方向與階段
(一)對有政府引導基金參與的創業投資企業的投資監控與風險防范。為了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政府劃出財政資金設立引導基金,其宗旨就是通過杠桿作用,成倍的放大資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同時鼓勵參與政府優先發展產業的早期的高科技企業。引導基金作為母基金,與其它資本結合形成子基金,政府不參與子基金的管理,因此面臨所有者缺失的局面。政府必須有專人在子基金的管理層中,雖然不干涉企業的正常運作。但在子基金的投資方向上,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必須一票否決。在投資階段上,防止子基金片面追求利潤,忽視了對早期高科技企業的扶持,必須設定一定的投資比例規定子基金投資于早期高科技企業。由于政府引導基金的目的不在于盈利,這也為子基金管理人與創業企業之間合謀打開了大門,共同謀取政府資金。政府加強監管同時增加了成本,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抑制合謀的動機是政府必須考慮的因素。
(二)政府對風險投資產業導向作用。對于投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科技性,市場前景廣闊的產業,如信息業、生物制藥、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政府應給予極大的鼓勵措施,如給予區別于投向一般產業的創業投資的稅收優惠,政府優先采購等優惠,引導創業資金流向高科技企業,進而吸引民間資本的流入,有助于調整目前我國不均衡的產業結構。
(三)引導投資階段,鼓勵創業投資企業進入創業企業的種子期和初創期。我國目前的創業投資多數集中投資于企業的后期價段,往往更愿意扮演一個錦上添花的角色,而雪中送炭對一個早期的企業是更加重要的。處于種子期和初創期的企業,研發尚未完成,產品多數處于一個概念階段,隨時面臨失敗。由于風險極大,單純的商業性資本很少涉足,通過市場配置資本很難解決問題。目前的風險投資對我國的早期高新技術企業鮮有推動作用,而政府引導基金下的子基金也只是按一定的比例投入,難以在短期內解決所有企業的融資問題,只能緩解決部分需求。政府設置鼓勵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外國資本進入,對投資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處于早期階段的企業,政府應給予雙重優惠,逐漸形成一個多層資的政策體系。讓愛好不同風險,看好不同產業的資本順利進入創業企業,各司其職,各有所獲。
四、培養人才,培育市場
風險投資中,風險資金是最重要的。但是投資的成敗與否依靠于創業投資領導和團隊的素質。我國的風險投資起步晚,高素質的人才奇缺,沒有形成一群成熟的風險投資家,民間資金在轉化為風險資本時存在信譽瓶頸。
為了提升我國風險投資家的的整體素質和增加從業人員,政府必須以教育為先導,在大專院校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大批既懂金融、證券和投資又懂管理、會計的復合型人才。在培養他們的過程中,更應注重于對其進取精神、敢于冒險的素質培養,這樣才有助于他們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后投資于早期的高風險創業企業。政府應主導創業投資企業成立行業協會,尤其是注重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加入,通過行業協會這個平臺定期舉辦研討會議,供不同層次,不同背景的投資家們交流,既有助于他們形成眾多的人際網絡,也有助于我們的風險投資家在交流與交往中學習先進的理念,提升整個行業的投資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
在與外企的合作中,引導基金要放松管制,給投資家較大的自主決策空間,抱著學習的態度,了解他們的投資程序,與自身進行對比,尋找不足。同時邀請外國的著名投資家為中方投資人定期培訓,提高專業技能。
五、購建多層次的退出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業板
隨著創業板的出世,多年來制約我國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風險資本的撤出渠道主要有公開上市、被其它企業收購或兼并、股本贖回或回購、破產。在大多數情況下,創業企業選擇IPO。從我國創業板開始至今,上市企業股價脫離實際上漲,投機氣氛濃厚。說明我們的證券投資體系仍不完善。一個處于發展期的資本市場容量有限,不能滿足眾多企業的上市要求,應進一步完善創業企業收購和境外上市等退出機制。
同時大力發展產權交易中心。我國的產權交易市場發展到今,已有200多家產權交易所,但是它們發展極不平衡,由于大部分產權交易中心為政府引導下的事業單位,只為國有企業服務,容易造成定價不合理,同樣的產權在不同的交易所內價格差別大。國家應對地方性的交易中心實行市場整合,形成幾個區域性的產權交易中心,形成與創業板、境外上市相呼應的立體網絡,在此基礎上逐步使區域產權中心進行聯網,覆蓋全國的市場,為風險投資形成有效的退出渠道。
隨著創業投資的發展,政府作為市場的守夜人,為創業投資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引導基金最終應選擇適當的時機退出,讓市場去推動創業投資業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在探討我國的任何經濟問題和現象時, 有一點我們始終不能忽視, 那就是我國的具體國情。一種有效的風險投資結構形式的最終確立,一方面依賴于政府的倡導,另一方面也是由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和相應的外部環境決定的。目前我們國家的基本情況是:整個社會的法制環境還不完善,市場經濟仍處于初級階段, 社會信用體系尚未確立, 道德風險不容忽視等等。這些問題為社會人文環境所決定, 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因此在對我國風險投資業發展過程中的這些障礙采取相應對策時也必須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
參考文獻:
[1]何建洪、馬凌 政府引導基金下創業投資經理人與風險企業的合謀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08(9)
[2]李萬壽 創業資本引導基金:機理、制度與中國視野 中國財經出版社
聞岳春,梁悅敏 支持技術創新發展的政府主導型風險投資機制設計。上海金融2008(10)
[3]聞岳春,程同朦 政府引導基金海外風險資本在支持技術創新方面的應用研究 浙江金融 2008(11)
注:(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軟科學研究項目)項目號:10692103100)
(作者單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