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監督機構成立四十多年來,在維護財經法紀,促進財政管理,確保預算平衡,推動廉政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發展,財政監督工作面臨著不少急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只有加快改革步伐,才能跟上經濟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當前財政監督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現就急待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建立健全財政機關內部監督機制
1、首先要完善目前的財政監督機構職能和相應的地位。財政監督作為財政的三大職能之一,應受到足夠的重視。財政監督作為實施財政內部監督的機構,和其他業務機構在級別上是平等的。但在工作程度上應該高一層,財政監督機構有責任協調各業務部門實施和完成監督任務。它不僅要檢查下一級財政部門執行財政政策、法令的情況,同時也要監督同級業務機構。因此在機構組成上,要建立綜合型的地方財政監督機構,包括財政監督,大檢查辦公室,紀檢等部門,受同級黨委和政府紀檢部門的領導。對業務機構和財政干部履行職責情況和廉政建設情況實施監督。外部監督職責由監督機構和業務機構共同實施。財政監督機構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具體監督工作由業務機構負責。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監督機構人員不足、力量不夠的問題,能夠有效的開展各種財政監督活動。
2、建立內部監督保證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內部監督保證制度和日常監督機制。在監督的對象和內容上,應當既能覆蓋全面,又能突出重點。就財政機關部門監督而言,應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提高財政權力運行機制和約束機制。將財政機關各業務機構的資金,統一管理,開設統一賬戶。各類支出要憑各業務機構開據的有分管領導簽字的拔款單或專人審批的經費報銷單,進行拔付。同時定期向各業務機構和分管領導報送收支情況表。這樣,可以減少多頭開戶,管理混亂,資金分散的弊端,增強資金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從而對財政資金活動起到引導、規范和超前控制作用,使內部監督活動貫穿于財政日?;顒拥母鱾€環節,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交叉、相互補充、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
二、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監督網絡,確保財政監督的完整性
1、深化財政監督方式的轉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財政監督必須由過去單純面向企業財務收支的傳統模式,轉向對財政預算收入的繳納、征管、入庫、退庫及預算支出的全方面、全過程的監督。形成企業內部監督、社會中介機構監督和財政監督相結合的三層監督網絡。首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企業內部都應設立監事會,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事務的監督。監事會對企業所有者負責,形成企業監督的第一道防線。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專門負責企業財務狀況的檢查和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其作為“社會經濟警察”的作用。財政監督作為綜合管理財政收支的職能部門,則主要負責一些宏觀層面的監督檢查,主要負責財政預算收支的監督檢查,以及對企業執行財務會計法規情況的監督,并積極開展對社會中介機構的執行質量進行監督檢查。重點要加強對財政收入征管的監督。當前各種偷稅逃稅現象比較嚴重,導致財政收入的大量流失,加劇了地方財政困難。同時有的部門執法不嚴,有的地方政府過分強調發展而擅自減免稅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地方預算外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一些本應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費作為自有資金,逃避財政監督,造成財政收入的嚴重流失。為此,財政監督部門應從自身職能出發,研究制定完善財政監督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專項檢查,開展執法宣傳教育,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強化財政收入征管,制止收入流失。將宏觀層面的財政監督與其它微觀層面的監督分離開來,以便財政部門集中精力從整體上為整個社會服務,提高財政監督的層次性。三種監督處于整個監督體系的不同層次,互相補充,不可偏廢。
2、開創“一體兩翼”的監督體系。按照“一體兩翼”的思路,建立以財政部門為“主體”、以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稅務部門為“兩翼”的分工負責的財政監督體系。財政部門從整體上負責財政監督的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財政預算收入的征收情況和預算支出情況的監督檢查。稅務部門應根據有關的財政監督法律、法規,按照新的稅收征管模式,專門負責稅收收入的征繳情況的監督,確保稅收的及時,足額入庫。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則主要負責對國有企業的資產經營狀況的監督和有關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3、按照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要求,建立中央與地方共存的財政監督體系,分別負責本級預算收支及政策的執行情況。
三、建立對各種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
配合有關部門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強化財政職能,預算外資金作為財政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財政統一管理范圍,這是財政監督的重點和難點之一。為避免這部分收入的流失,財政監督部門要積極主動地為財政業務部門加強聯系,及時掌握資金管理情況,研究強化資金管理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對各種行政性收費,要列入監督管理的重點,配合業務部門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督促收費部門及時將收入繳入財政預算。并對收費票據管理,年度收支計劃進行檢查審核,發現不符合有關法規政策的行為,責成有關部門迅速糾正。對隱瞞收入,濫支濫用預算外資金的,財政監督部門要嚴格依法辦事,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對財政監督工作的影響,作到依法辦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從理論和實踐上要求財政監督從計劃管理手段向法制管理手段轉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和財經體制的深化改革,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和法制化管理的推行。以政府行政監督為主體的財政監督日益顯露出與市場經濟法制管理的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立法監督與執法監督之間的脫節,對抑制市場運行和行政管理中出現的各種不正之風與違法行為缺乏應有的廣度和力度。在執法領域,財政監督職能的弱化和滯后現象尤為嚴重。這就造成財政管理領域長期存在資金浪費、國有資產流失、稅款拖欠、預算外資金規模膨脹和使用失控。
為此,要借鑒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經驗,財政監督職能的運用主體確定為國家立法機關,并依此為依托,結合司法、審計、行政、財務、社會中介機構以及銀行金融和輿論等監督形式,組建成一個相對獨立又緊密配合的監督體制。以立法、執法、司法以及事前、事中、事后和日常監察等形式,實現較嚴密有效的監督,從中體現出財政監督法制化應有的廣泛性、權威性、嚴密性、規范性和實效性。
四、加強法制建設,嚴格執法質量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一切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對違法行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當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完整的財政監督法律,現有的法律對財政監督的規定也不夠充分,嚴重制約了財政監督工作的深入開展。因此,立法機構應該根據財政監督工作的發展方向,盡快研究和制定與財政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快財政監督立法步伐,將財政監督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同時,在執法過程中要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法制意識,做到依法辦事。對一切違紀行為應給予應有的處罰,特別對重大違法違紀行為的責任者要依法從嚴從重處理,作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五、注重提高財政監督隊伍素質
首先要加強財政監督檢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水平教育。當前,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政策、新法規制度的相繼出臺。如不及時加強對監督人員的業務培訓,很難對層出不窮的財經違紀問題做到徹底查清,直接影響到財政監督的工作效率和力度。其次要加強對檢查人員的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以使在財政監督活動中能做到廉潔執法、公平執法,保證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力度和處罰力度。最后要強化服務意識。財政監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央各項方針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保證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同時,要把檢查中發現的各種違紀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并向上反饋,為上級領導決策提供服務。此外要為被查單位搞好服務,樹立“查、幫、促進”相結合的工作方法,以服務的精神,進行檢查,查改結合,寓服務于監督中,最終幫助企業提高效益,促進經濟發展。
(作者單位:邯鄲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