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朋友大侃超跑時,滿嘴還都只是“躍馬”和“蠻牛”,那么可以肯定,你還是個“超跑雛兒”。這個世界上的超跑遠不止法拉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如果你想為你的超跑話題添加新料,讓你的朋友對你另眼相看,那么請記住以下幾款非主流超跑吧!
六輪超跑Covini C6W
熟悉F1發展史的讀者都記得,在20世紀70年代的F1賽場上,各式各樣的六輪賽車出現了:法拉利車隊在1976年設計出一根后軸上裝有4條輪胎的T6賽車:泰利爾車隊研制出擁有4條前轉向輪的Tyrrell P34賽車:馬奇、蓮花和威廉姆斯車隊也都開發出兩后軸、4條后輪的六輪賽車。后來由于比賽規則的修改和技術的不成熟,六輪賽車在1983年徹底退出F1。從此之后無論是賽車界還是跑車界,這種六輪車的設計幾乎銷聲匿跡。
時至今日,一家名為COvini的意大利公司重拾六輪概念,推出了一款名為Covini C6W的六輪超級跑車。Covini C6W采用前四輪、后兩輪的布局,前4輪都是轉向輪,后兩輪是驅動輪。為了平衡轉向力和抓地力,Covini C6W采用前窄后寬的輪胎設計,4條前轉向輪的規格為205/45R15,后輪為345/ASR20。Covini公司介紹這種設計具有轉向循跡性更好、車身穩定性更強的優勢。同時由于擁有4條轉向輪,即使高速行駛中出現前輪爆胎的情況,也不會影響車輛的行駛方向,從而使高速駕駛更加安全。但是由此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前4條轉向輪對懸掛架系統的特殊要求和六條輪胎的重量分配等,因此這種設計造價高昂,制造難度更大,對零件的要求也更高。
Covini C6W能夠入選超級跑車行列絕不僅僅是怪異的六輪設計,其他方面同樣是純正的超跑血統。Covini C6W采用中置后驅的驅動形式,動力來自奧迪的一臺4.2L V8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280kW/6400rpm,最大扭矩450Nm/2700rpm。由于采用鋼制骨架、碳纖維底盤和玻璃纖維車身,因此整車重量只有1150kg,重量功率比達到了4.1,最高車速更是超過300km/h,是一臺名副其實的超級跑車。
造型怪異、性能超強的Covini C6W,年產量只有5部,據說在歐洲的售價為16.5萬美元,相對來說還是物超所值的。
旅行超跑奧迪RS6 Avant
奧迪被稱作是一個“低調”的品牌是有原因的,因為即使是它的頂級運動車Rs,也偽裝得如同一只披著羊皮的狼,特別是RS6Avant,簡直低調得有些過分。
乍眼看來,奧迪RS6Avant除了空氣動力學套件和輪圈與普通A6不同之外,簡直就是一輛平常的旅行轎車,和超跑根本沾不上邊,但是記住,千萬別小看它車尾的RS6銘牌!2009款奧迪RS6Avant采用雙渦輪增壓5.0LVIO發動機,最大增壓力達到1.6bcr,最大功率達到4261%KW,最大扭矩為650Nm,裝備了新的賽車式直噴系統和干油殼潤滑技術,帶來平順、強大的油門響應及無可匹敵的功率輸出范圍。有人說奧迪RS6AvcIqt就是把一臺蘭博基尼的發動機塞進了一輛A6里,一點都不為過。奧迪RS6 Avant的重量功率比達到4.6,這使得該車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僅為4.5秒,極速被電子限速控制在250km/h。作為奧迪的頂級運動車,RS6 Avant毫無例外的裝備了quatrro四驅系統和6速Tptronic變速器。
奧迪RS6Avcrt顛覆了人們對超級跑車的認識,誰能想像一輛性能如此強悍的車子竟然也能擔當日常生活的角色?相比于那些只能鉆進鉆出,忍受巨大噪聲和硬邦邦座椅的傳統超跑,你可以像開一輛旅行車一樣載著全家人,甚至是你的寵物去郊外野餐,寬大的后行李箱能放下所有的野營裝備。開超跑享受一路的舒適自在,也許奧迪就是要給你這樣一個機會。
木質超跑Splinter
你能想像一輛車,除了動力單元為金屬材料外,包括車身骨架、車體、發動機罩,甚至懸掛系統都由木材制造,并且最高車速達到386km/h嗎?來自美國北卡萊羅納州的設計師Joe Harmon就創造出這么一輛木質超級跑車,并給它取名“Splinter”。
Splinter由楓木、夾板及中密度纖維板組合而成,采用了層壓夾板作為底盤的材料,木制的輪圈外面安裝的是直徑20英寸的輪胎。其懸架的搖臂也由層壓夾板制成,甚至它的彈簧,也是采用橘樹的木材制造。司機和乘客的座位上有一個籠型翻滾保護架來保證安全。車身重量約1134kg,安裝一臺4.6LV8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了515kW,0-100km/h加速時間不超過4秒,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386km。變速器方面,sponter采用的是6擋手動變速器。
雖然Splinter標榜由木材制作,但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木質復合板,現代科技已經使這種材料的強度接近鋼材。技術的瓶頸容易克服,對于Splinter來說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讓它合法上路行駛。
電動超跑Tesla Roadster
別以為超級跑車都是擁有“大心臟”的油老虎,也別以為電動車都像高爾夫球車那樣慢騰騰,進入21世紀,電驅動技術的日益完善造就了像Tesla Roadster這樣性能比肩超跑的車子。它不消耗一滴汽油,只需像手機一樣充電就行。
Tesla Roadster是位于美國加州的電動車制造商Tesla推出的號稱全球第一部量產市售的純電動敞篷跑車。熟悉跑車的讀者一定覺得Tesla Roadster似曾相識,不錯,它的外形正是借鑒了英國蓮花新款跑車Evora,并且它的量產也是委托英國蓮花車廠完成的。
Tesla Roadster由車身底部的6831塊鋰電池組成的電池組為一臺安置在車身后部、輸出功率達到183kW/13000rpm的電機提供電能進而驅動后輪。TeslaRoadster的電池組與以往的電池方案相比,有其獨到之處:它的每個電池有單獨的電流控制,若干電池組成一組,有專門的電路控制,成為一個模塊,然后再把一組組的模塊串起來。Tesla在設計中非常注意每個電池的溫度和電流控制,陽極陰極都有保險絲,一個電池或一個模塊壞了不影響整個電池的使用。這種設計提高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但同時不可避免的,將近半噸的電池組占去了大部分車重,為此Tesla Roadster不得不采用碳纖維和航空鋁材作為車身材料。這無疑增加了生產成本,一輛Tesla Roadster的售價超過了10萬美元。當然,Tesla還是提供了與之相匹配的性能,0-100km/h加速成績只有不到4秒,最高車速能達到200km/h,一次完全充電能行駛大約200km,這組數據雖然對靠汽油驅動的超級跑車來說有些入門級,但是對于一輛純電力驅動的車子來說,已經是劃時代的成就了。
最近關于Tesla Roadster的好消息是Tesla公司推出了升級版Tesla Roadster Spon,同時著名改裝品牌Brabus推出了改裝版的Tesla Roadster;壞消息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Tesla公司正在裁員,并且由于質量問題開始召回345輛2008年生產的Tesla Roadster。
摩托世界駛來的超跑KTM X-Bow
作為一家歷史超過半個世紀的意大利摩托車制造企業KTM在兩輪車領域的實力,相信大家不會有任何懷疑。現在KTM要向世界證明它在四輪車領域同樣實力不凡。X-Bow就是KTM在四門跑車領域的第一款力作。
X-Bow是一款雙座敞篷跑車,沒有車頂,甚至沒有前風擋,結構布局更接近一輛方程式賽車。它極富侵略性的造型可謂酷到了極點,半包式車殼和隱約可見的骨架、引擎,讓人隱約看到KTM摩托車的影子。它采用后置后驅方式,意大利DoIlara生產的碳纖維單體底盤,大眾的4缸2.0 TFSI發動機和6速手動變速器為它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162kW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配合還不到700Kg的整車重量,K1M X-Bow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3.91秒,最高車速達到217km/h。
雖然X-Bow是一輛四輪車,但是同它的KTM摩托車兄弟一樣,開著它必須帶上頭盔,而且必須是全包式的,因為別忘了,它既沒有頂篷,也沒有前風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