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正
(中鐵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2000)
紫坪鋪隧道通風系統施工技術
劉建正
(中鐵一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咸陽 712000)
紫坪鋪隧道長2550米,瓦斯最大涌出量1.48m3/min。本文介紹通風系統巷道壓入式通風技術,可為類似隧道施工通風借鑒。
瓦斯隧道;施工;通風;管理
紫坪鋪隧道是國道317(213)線都江堰至汶川高速公路重點工程,隧道設計為基本平行的雙洞,其中左洞長4090m,右洞長4060m;出口作業區任務:左右洞施工長度分別為 2550m和2515m(左洞 LK13+350~LK15+900、右洞 K13+385~K15+900)。
隧道地質情況十分復雜,有軟弱圍巖、高地應力、斷層、涌水、煤層等不良地質。圍巖瓦斯涌出量與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巖層(煤層)及瓦斯分布具有明顯的不均勻性,瓦斯壓力0.172~0.83Mpa間,以裂隙瓦斯為主,存在局部瓦斯突出可能,是目前國內最新完成具有瓦斯突出危險的公路高瓦斯隧道。
2.1 一般隧道施工機械通風方式主要有壓入式、抽出式、混合式、巷道式等四種方式。
根據本標段隧道實際情況(單洞長2550m)和以往隧道施工經驗及施工通風結果,施工通風分三個階段進行布設,第一階段為隧道施工長度0~600m段,第二階段為隧道施工長度600~1900m段,第三階段為隧道施工長度1900~2550m段。
第一階段采用的通風方式為獨頭壓入式通風方式,適用隧道施工長度0~600m段,左右洞分別為獨立的通風系統,橫通道用風門封閉,風門采用磚塊砌筑外貼土工布密封,避免漏風和循環風出現。本階段單洞采用1臺軸流風機,采用射流風機和局扇輔助通風。軸流風機放在洞外30m處。
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相同采用獨頭壓入式通風方式,使用隧道施工長度600~1900m,因為通風距離增大,為確保隧道掌子面所需風量和風速,確保吹散瓦斯,在本階段通風中單洞增加1臺軸流風機,采用射流風機輔助通風,局扇吹散死角或瓦斯易積聚部位的瓦斯。
第三階段采用的通風方式為巷道壓入式通風方式,考慮到隨通風距離的增加漏風率將不斷增大,將左右洞軸流風機移至2#加寬段和2#車行橫洞,采用射流風機誘導左線為進風巷,右線為回風巷,靠近掌子面的車行橫通道為左右線間風流通道,其余橫通道用風門封閉,風門采用磚塊砌筑外貼土工布密封,避免漏風和循環風出現。采用局扇吹散死角或瓦斯易積聚部位的瓦斯。
2.2 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設置移動式局扇(將軸流風機安裝在平板車上)配合軟風管供風,以增加瓦斯易聚集地段的風速,防止瓦斯聚集。
2.3 在掌子面至模板臺車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將高壓風引出,根據瓦斯檢測結果對其吹入高壓風,將其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與回風混合后排出。
2.4 模板臺車后橫通道開挖后先采用定期、不定期打開風門并配合專用高壓風管局部吹散的通風方式,確保橫通道內瓦斯濃度不大于0.5%,風門打開的頻率及時間根據現場瓦斯濃度監測情況決定。
2.5 在每個隧道的緊急避車洞處設置5.5KW局扇一臺,以吹散該處聚集的瓦斯。
2.6 通風的連續性。施工期間應實施連續通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
3.1.1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3.1.2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直徑取1.5m,百米損耗率P100=2%,則風管漏風系數P=1.67
A-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選擇75m2
G-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取160
臨界長度
ψ-淋水系數,取 0.8,t-通風時間(min),取30
b-炸藥爆炸時得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實際情況取80
代入以上數據,
3.1.3 按照隧道瓦斯涌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QCH4-單洞瓦斯最大涌出量1.48m3/min,此處考慮到左洞瓦斯通過右洞排出,取雙洞最大涌出量2×1.48;K-瓦斯涌出的不均衡系數,取1.6;Bg-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Bg0-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3.1.4 按照瓦斯隧道洞內最小風速計算所需風量:
V-瓦斯隧道要求回風風速,取0.5m/s;洞身通風斷面表A取75m3
綜合上述計算,取風量最大值2250m3/min為本標段隧道施工所需風量。
3.1.5 風機及通風管選型
風機風量計算:Qm=PQ
式中:Q-計算所需風量;P-管道的漏風系數。
通風管百米損耗率P100=2%,全長漏風率按2%×4000/100=80%考慮,所以:
3.1.6 風壓的計算
λ-達西系數取 0.015;D-風管直徑配φ1.5m;L-供風長度取2550m。
通風管進口風量選擇Qm=Q機/2=4050/2=2025m3/min,
通風管出口風量Q0=2250/2=1125m3/min,
圖1
L-坑道全長(m)2550,ρ取1.2
3.1.7 風機選型
根據計算第三階段左右洞各配山西侯馬生產SDF(C)-N012.5型風機2臺,功率為2×110KW,采用并聯模式雙管路進洞。參照風機性能曲線圖(見圖1SDF(C)-N012.5隧道風機性能曲線圖),風機風量Qm=1462.5m3/min時,風壓 P=5000Pa>3128.7Pa。
3.1.8 通風管
通風管采用洛陽市高林隧道環境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的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5m,百米損耗率p100=2%,直徑為1.5m,模板臺車至風機處風管每節20~30m,二襯臺車至掌子面風管每節10m,風管因模板臺車所限懸掛在隧道一側拱腰處、兩風管相距大于30cm。
射流風機通風計算按最大值考慮,即計算取開挖掌子面達2550m處。參考通風布置圖,設右洞洞口至4#行車橫通道壓降為P1、4#橫通道壓降為P2、射流風機至4#行車橫通道壓降為P3。
根據風壓平衡關系:Pf≥P1+P2+P3
3.2.1 P1=P11+P12+P13
其中P11為沿程摩擦阻力、P12為局部摩擦阻力、P13為交通通風力。式中α查表取118×10-4kg/m3(隧道正洞)
ξ-局部阻力系數,可查ξ=0.62+2.5=3.12;ρ-重力加速度,通常取1.2Kg/m3
L為4#行車橫通道長度,取34.06m;A為4#行車橫洞斷面面積,取35.65m2;Q為左洞主風機及射流風機供風量之和,Q=4050m3/min=67.5m3/s
風流所遇到的正面阻力
δ-正面阻力系數,當一列車走行時δ=1.15;當一列車或一斗車停放時δ=0.15;如兩列(或斗車)停放間距超過1.0m時,則逐一相加;
Am-阻塞物斷面積(m2);L-取 2550m;A-二襯已施工斷面面積60m2
式中α查表取39.2×10-4kg/m3(隧道正洞)
局部摩擦阻力P22同公式②,查表可知ξ=0.62+2.5=3.12
n為同一時間段內出碴車輛、進料車輛總和,取最大值7輛
Vt為洞內車輛速度,取 15km/h,即4.17m/s
為橫通道內風速,Vr=67.5/60=1.125m/s
代入①、②、③式得P1=P11+P12+P13=6.71+1.65+16.68=25.04Pa
3.2.2 P2=P21+P22+P23
由《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可知P21同公式①,
代入式①,可得P21=0.99Pa,其中ρ取1.2kg/m3、A 取 35.65m2、Q 同上取 67.5m3/s
由《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可知P22同公式②,
代入式②,可得P22=4.66Pa
由《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可知P23同公式③,
代入式③,可得P23=6.24Pa,
式中 Am 取 8.5m2、Ar 同上取 35.65m2、ρ取1.2kg/m3;n為同一時間段內出碴車輛、進料車輛總和,取最大值2輛;Vt為洞內車輛速度,取 10km/h,即 2.78m/s;Vr為橫通道內風速,Vr=67.5/35.65=1.89m/s
故P2=P21+P22+P23=0.99+4.66+6.24=11.9Pa
3.2.3 P3=P31+P32
其中P31為沿程摩擦阻力、P32為交通通風力。
由《隧道施工通風與防塵》可知射流風機至4#行車橫通道壓降為P31,同公式①。
式中 α查表取 39.2×10-4kg/m3;L為射流風機至4#行車橫通道距離,取2100m;A為襯砌后隧道斷面面積,取60m2;U為隧道周長,取28m;Q為射流供風量,Q=1800m3/min=30m3/s
代入式①,可得P31=1.09Pa
由《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可知交通通風力P32同公式③,
式中Am為汽車等效阻抗面積,Am=8.5m2;Ar同上取 60m2、ρ取 1.2kg/m3;n 為同一時間段內出碴車輛、進料車輛總和,取最大值6輛;Vt為洞內車輛速度,施工時進料和自卸汽車空車由左洞進入,左洞出碴車輛由距掌子面最近的車行橫通道從右洞出碴,故車速取-2.78m/s;Vr為洞內風速,暫取0.5m/s
代入計算可得P32=5.49Pa
故P3=P31+P32=1.09+5.49=6.58Pa
3.2.4 根據風壓平衡關系:Pf≥P1+P2+P3=25.04+11.9+6.58=43.52Pa
3.2.5 選擇山西候馬風機廠的SDS-Ⅱ-No10.0型射流風機,其出口風速38m/s(考慮廠商標稱的為理論值,取1.5的安全系數,計算取 25.3m/s),出口面積 0.79m2。
根據《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射流風機升壓力
其中ρ取1.2kg/m3,Vj為射流風機的出口風速,取25.3m/s,Vr為洞內風速,暫取0.5m/s,Aj為射流風機的出口面積,取0.79m2,Ar為襯砌后隧道斷面面積,取60m2,η為射流風機位置摩阻損失折減系數,查表取0.85。
代入式④,可得ΔPj=8.43Pa
施工通風布置圖見圖2、3、4。
3.2.6 射流風機的安裝
射流風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流自身的卷吸升壓作用,引導隧道內空氣縱向流動。風機的出口動壓引射風流,使巷道內的風量大于風機本身風量。射流風機的作用是控制風向,增大風速,使整個巷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風道。
通風系統安裝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通風系統效果檢測,見表1,能滿足高瓦斯隧道正常通風要求。
表1 通風系統效果檢測表
5.1 成立專人的通風安裝、使用、維修、維護的通風班組,每天進行巡檢。保證管路順直,無死彎、漏洞,其開機人員每天按班組對風機運行進行記錄登記。
5.2 通風系統安裝后,首先,由經理部組織人員及集團公司有關專家對通風設施進行驗收,確認通風效果是否與設計相符。其次,經理部組織相關人員每周對通風進行定期檢查。
5.3 鉆眼、噴錨、出碴運輸、安裝格柵鋼架、掌子面塌方、塌方處理、瓦斯濃度大于或者等于0.5%時,風機要高速運轉,加強檢測確保洞內任一處瓦斯濃度降至0.5%以下才能施工。
5.4 風機的停運,關開、變速由監控中心專人負責調度指揮,并且做好相應的記錄并簽認后備查,其他任何人不準擅自停機。當移動模板臺車時,風機采取低檔位供風,以保證供風的連續性。
5.5 通風設施安裝完正常運轉后,每10天進行1次全面測風,對掌子面和其他用風地點,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測風,每次測風結果做好記錄并寫在測風地點的記錄牌上。若風速不能滿足規范要求,采用適當的措施,進行風量調節。
5.6 每7天 在風管進風、出風口測一次風速及風壓,并計算漏風率,如漏風率大于1%,分析查找原因,盡快改正,確保送至掌子面的風量與設計相符。
6.1 瓦斯隧道通風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稀釋瓦斯濃度,吹走瓦斯,確保不同部位的瓦斯濃度在限值范圍內,因此隨著隧道掘進深度的變化,檢測的瓦斯濃度不斷增大時,應分析原因,及時調整通風方案,如巷道式通風、巷道壓入式通風等,以滿足吹散瓦斯所需的風量和風速。
6.2 隨著風筒的不斷接長,風筒布和接頭的漏風率增加特別快,很難保證掌子所需的風量和風速,要采取辦法解決漏風問題。紫坪鋪高瓦斯隧道通過采用大直徑高質量風筒、減少風筒布接頭、成立專門的通風班組、嚴格通風管理制度等,使得風筒漏風率較小,確保了掌子面所需的風量和風速需要。
圖2 射流風機理想布置位置圖
圖3 射流風機原理示意圖
圖4 紫坪鋪隧道射流風機布置圖
6.3 根據設流風機的射流原理,射流風機布置的最佳位置在隧道斷面的中央處,但由于影響施工,則在隧道中射流風機的最佳位置在仰拱面上2.0m、左(右)側稍靠中線處,既能滿足通風、施工要求,又便于檢修。
[1]《隧道施工通風與防塵》,賴滌泉,1994年
[2]《隧道》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年
[3]《鷓鴣山高原隧道施工通風設計與實施》,陸茂成,2004年
[4]《鐵路瓦斯隧道技術規范》(TB10120-2002,J160-2002),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年
[5]《公路隧道通風照明設計規范》,交通出版社1999年
[6]《煤礦安全規程》,中國言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