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健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廣東廣州510500)
橄欖球運動起源于18世紀英國,英文叫Rugby Football。最初在英國的上流社會開展,被稱為“貴族運動”、“紳士運動”,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文化體育的交流,橄欖球運動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被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推崇。上世紀90年代橄欖球進入中國,主要在部隊和大學開展,橄欖球運動是一項最能體現勇往直前,不怕流血犧牲,團隊合作精神的集體項目,該運動的精神是 “不怕犧牲,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與我軍的戰斗思想非常一致,被稱為 “軍球”。1997年中國成立第一支國家橄欖球隊;2009年10月9日,7人制橄欖球比賽被正式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橄欖球運動在國外開展近一百多年,現在在世界各地近百個國家廣泛開展,橄欖球運動最能體現勇往直前的團隊合作的精神,與部隊的戰斗精神非常接近,最適合在部隊開展。為了增強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和部隊之間的溝通,豐富人民群眾和部隊官兵的業余文化生活,中國很有必要開展這項運動。橄欖球15人制有世界杯比賽;各洲有錦標賽;亞運會有7人制橄欖球比賽;橄欖球7人制比賽在世界各地有分站賽和世界杯比賽,橄欖球7人制比賽被列為2016年巴西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橄欖球運動在中國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還不被大多數人了解,為了與國際接規,爭取奧運奪金,橄欖球在中國開展普及迫在眉睫。橄欖球7人制比賽被正式確認為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2屆全國運動會比賽項目,相信該項目會引起各省、市的足夠重視。
2.1 大眾對橄欖球運動的認識
橄欖球運動在中國開展較晚,許多人對此項目缺乏了解,少數人還以為就象美式橄欖那樣需要戴頭盔,穿厚厚的護具。其實橄欖球主要分為英式和美式二種,它們的用球、人數、規則、場地等都不一樣。本文所說的是英式橄欖球,英式橄欖球正式比賽有15人制、10人制和7人制比賽,其中7人制橄欖球被正式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7人在場上比賽,比賽分為上下半場,每半場7 min,決賽階段每10 min半場,每隊3名替補隊員。10人制賽每隊10人,每半場10 min,決賽階段每半場12 min,每隊5名替補。15人制比賽每隊上場15人,半場40 min,7名替補。國際上大部分正式比賽都以15人制比賽為主,國際橄欖球協會 (IRB)為了普及這項運動,在世界各地開展7人制和10人制橄欖球運動。橄欖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比較激烈的運動,對運動員身體條件、場地、后勤保障等方面要求都比較高,由于進入中國比較晚,受文化影響,橄欖球運動要想在中國發展壯大還要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2.2 專業隊伍建制
中國橄欖球運動隸屬中國體育總局小球中心管理,橄欖球運動進入中國以來,主要在部隊、大學和有外國人聚集的地方開展,先后有30多支隊伍成立,目前能夠正常訓練和參加比賽的有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上海體育學院橄欖球、青島猛鯊橄欖球俱樂部、濟南磐石橄欖球俱樂部、沈陽體育學院橄欖球、沈陽農業大學橄欖球、哈爾濱工程學院橄欖球、南京體育學院橄欖球、東北大學橄欖球、空軍大學橄欖球、華南農業大學橄欖球、廣州羊城橄欖球俱樂部、泰山國際橄欖球俱樂部、解放軍橄欖球隊、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女隊、北京師范大學橄欖球女隊、沈陽體育學院橄欖球女隊等17支橄欖球隊,其中能夠保持較高訓練水平的只有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隊、上海體育學院橄欖球和解放軍橄欖球等隊伍。自1997年國家隊成立以來,絕大多數隊員來自這3支隊伍。
2.3 專業訓練情況與競賽成績
通過問卷調查,走訪運動員、教練員及有關專家和查閱大量資料,對目前我國橄欖球運動訓練與競賽成績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中國農業大學男子橄欖球隊、中國農業大學女子橄欖球隊、上海體育學院橄欖球隊和解放軍橄欖球隊等4支隊伍能夠保持全年訓練,并且訓練質量比較高,基本達到專業訓練水平,保持每天訓練2次,每周6天訓練,身體素質訓練5~6次,技戰術訓練6~8次,1~2次結合實戰的比賽訓練,占目前所有隊伍的25%。濟南磐石俱樂部、南京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東北大學、泰山國際橄欖球俱樂部、北京師范大學女隊等6支橄欖球隊伍能夠基本保持每周5次訓練,訓練內容大部分是技戰術訓練,身體素質訓練穿插在技術訓練中,其中力量訓練沒有安排,大部分靠運動員自己安排。運動員大部分都是學生,達到半專業化訓練,占目前所有隊伍的35%;其他隊伍比賽前訓練一個月左右,其余時間運動員自己安排訓練,基本是業余水平,占目前所有隊伍的40%(見表1)。

表1 隊伍訓練情況統計
自1997年以來,在全國錦標賽、全國冠軍賽以及大學生錦標賽中,中國農業大學男隊10次取得全國冠軍,4次亞軍。解放軍男隊4次全國冠軍,10次亞軍;上海體育學院男隊10次第3名,4次第4名,其余5~12名大部分被青島猛鯊俱樂部、濟南磐石俱樂部、沈陽體育學院、沈陽農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學院、南京體育學院、東北大學、空軍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隊伍獲得。中國農業大學女隊自2003年建隊以來6次獲全國冠軍,北京師范大學女隊獲6次亞軍,沈陽體育學院女隊6次得第3名。現中國7人制橄欖球國家隊大部分運動員來自中國農業大學、解放軍、上海體育學院這3支橄欖球隊伍 (見表2)。

表2 中國7人制橄欖球國家隊人員數據統計
3.1 起步較晚,基礎薄弱
橄欖球運動是西方傳過來的一項新興運動,在中國還不普及,由于橄欖球運動對抗比較激烈,受思想觀念和文化影響,還不被大多數人了解和接受,缺乏相應的群眾基礎,參與的人數少,還沒有完整的組織訓練體系,沒有形成相應的梯次力量,青少年隊伍建設空白;缺乏管理和后勤保障技術人才,比起國外我們在這個領域差距很大。
3.2 訓練水平較低,參加比賽少
橄欖球運動是一項大型的集體項目,開展組織訓練、比賽難度大,專業性比較特殊,要求組織紀律性很強。對運動員身體條件要求比較高,不僅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有很強的專業訓練水平;要求教練員要有很好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專業水平。橄欖球運動在中國剛起步,訓練還處在初級水平,隊伍訓練不夠系統,沒有統籌安排和周密的訓練比賽計劃;比賽少,每年國內比賽最多1~2次,與外部比賽交流更少,學習不到國外的先進訓練方法和戰術打法。
3.3 全國、全軍從事該運動的隊伍及運動員少
目前國內從事橄欖球的運動員大約有500多名,其中大部分還是業余訓練,能夠系統訓練的也就100人左右,總數還不到國外一個俱樂部的人數。基層部隊開展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好多以前具備一定水平的隊伍不能正常訓練,現在只有解放軍隊30人左右在訓練。
3.4 宣傳力度不足,普及程度低
我國很少有媒體參與宣傳報道,電視、書刊、報紙等宣傳工具幾乎沒有涉足橄欖球運動,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比賽規則都不知道,項目要想發展壯大還是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橄欖球比賽剛重新回歸奧運會大家庭,我國是舉國體制辦奧運會,以前對非奧運會項目橄欖球重視程度不夠。橄欖球運動是一項大型的集體運動項目,要想組建一支高水平的隊伍,需要有關領導及相關人員提高重視程度,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
4.1 全年的訓練計劃安排要細致,抓好梯次力量的培養。不要等到有比賽才安排訓練,因為橄欖球在中國起步較晚,運動員要掌握的基本技術很多,個人的技術環節復雜;另外團隊配合技戰術打法都需要磨合;國外運動員從小就有訓練基礎,訓練體制不同,他們身體訓練幾乎都是自己完成,個人能力比較強。所以我們首先要抓好青少年隊伍的建設,培養更多的后備力量。
4.2 教練員、運動員和管理人員要加強學習,開闊視野,對項目多些認識,同時要提高本職工作的專業能力,橄欖球運動是西方傳過來的,我們要更多地學習科學的訓練方法和精湛的技戰術打法和管理理念。
4.3 建議主管部門提高對項目的重視程度,加大投入,更多開展運動項目的宣傳、普及,以便讓更多人了解橄欖球,喜歡橄欖球,讓橄欖球運動健康有序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橄欖球在我國一定會有很好的作為。
[1]橄欖球比賽規則 [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3
[2]唐健云,等.橄欖球運動在我國開展現狀與發展前景探討[J].榆林學院學報,2008,18(2)
[3]王景賢,等.我國英式橄欖球發展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