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娟
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湯娟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英語課程標準》就明確提出了“倡導體驗、參與、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也是適應教育社會化、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需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非常重要,它能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發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1.在分組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英語課堂教學,不符合新課標要求,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難以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學中合作學習,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也能使學生有機會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強化相互合作的小組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在每一節課的一定階段進行,每次活動時間從幾分鐘至一節課不等,視需要而定。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以4人為宜,最好不要移動學生位置,前排的兩人一轉身就可以面對第二排兩人進行小組活動。每組要選一名外語成績優秀、性格外向、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實踐證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利于創設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增加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增強學生競爭向上的意識。
2.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思考的水平,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可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設計一些新穎的導入,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踴躍參與,或者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把學生分成幾組,扮成故事中的人物,進行小組練習,最后在全班進行小組匯報。教師為學生設置的輕松愉快的語言學習氛圍,可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一般都很興奮,討論時氣氛會十分熱烈,大多數學生能運用課文中的句子表述自己的觀點,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3.在寫作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按照語言生成規律,英語寫作的次序應該是:詞—句—篇。“詞”是基礎,“句”是過渡和橋梁,“篇”是目的。整個訓練可遵循“低起點,小步子”的原則,在步與步之間鋪設臺階,構建一個個小的教學層次,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后達成目標。在這過程中,合作學習式的寫作練習能幫助各個層面的學生都獲得進步。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氣氛融洽的空間,使學生能從同伴中獲得幫助,取得進步。那些寫作能力強的學生,也能在與同伴的思維碰撞中獲得啟迪。這就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寫作的過程中張揚個性,在不同方面發揮優勢,相互彌補,使最后輸出的語篇更完美。比如教學寫作“根據圖用第一人稱來描述Susan送給她母親的生日禮物”時,在設計中,教師可以“詞—句—篇”為主線,采用“先個人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分享,最后整體語篇輸出”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與同伴相互合作,彼此交流,形成學習共同體,提升寫作水平。
1.在課外輔導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不僅在課堂教學中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在課外輔導中也非常重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并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外輔導。對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設法讓他們學會學習,注重他們在更深層次上的學習和探究。對這部分學生可在識記知識點“牢、準、全”的基礎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各種題型的練習,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鼓勵他們合作探究課文中的重難點。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從基礎知識方面著手,通過完成少量練習,讓他們有成就感,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認真篩選每個單元最重要的知識點,給學生重點講解,要求學生分成小組來鞏固溫習這些知識點,為他們營造學習氛圍,促使他們逐漸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
2.在批改書面表達中的應用
書面表達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綜合反映英語教學的效果。在農村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書面表達常常錯誤百出,有的學生甚至連一個簡單的句子都寫不清楚。對書面表達的批改,以往是教師埋頭精批細改,工作十分辛苦,但學生往往只是看看分數和評語,根本不注意自己文章中出現的問題,教學效果較差。這種由教師包辦的批改辦法難以喚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因此,讓學生參與批改很有必要。當然,組織學生批改書面表達,教師要切實加強指導,不能放任自流。可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學習經驗并結合教師提供的作文評價體系對同伴的作文進行推敲、分析和糾錯,讓學生從與同伴的合作中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糾正錯誤的能力,熟悉評價的依據,鍛煉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學習借鑒別人的成功之處,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參與批改書面表達,學生樂意,教師輕松,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可通過布置一些合作型的學習任務,實現這一目標。合作形式可根據學生特點靈活安排,學生可兩人合作,根據教師提供的語境編寫對話,練習后在課堂上表演。也可要求學生四人一組編寫出與課文內容類似的短劇,作為口語練習作業。這種“對話與交流”不僅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存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將認識到學習的實質是“對話與交流”,學生在交流中敢于回答、敢于對話,能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增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
(作者單位:武漢市黃陂區武湖中學)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