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成
澳洲中小學教育點滴
■韋志成
我在澳洲探親,旅居了10個月。我所在的城市叫布里斯本,因為每天要送外孫上學,這樣就對他們的學校有所了解。澳洲的小學和初中是連在一起的,學習期限為7年。他們班級小,每班定額的人數在24人左右。他們的教育很有特點,以下幾件小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老師與學生手牽手
每天早晨,1~4年級的學生,無一例外地要家長送他們上學,趕8點鐘的課。當然,高年級的學生,有的因家住得較遠,家長用私家車送。
來到學校,學生們把雙肩包很整齊地放在指定地點,然后排排坐在地上,等著老師來接應他們。一會兒,老師們一個個笑容燦爛地從教室里出來,下樓來到操場上。迎著老師,孩子們歡快地站起來,迅速地背著自己的書包,圍著老師,用脆脆的聲音說:“老師,早晨好!”老師微笑著,點著頭,親切地回答:“小朋友,早晨好!”女教師用溫柔的眼光很快地掃視了所有的學生,她或者摸著學生的頭,或者拍拍學生的肩,或者蹲下身子跟學生小聲耳語,或者幫助學生整理衣服,直到把每個學生都親候到,就走到隊列的最前面隨意牽著一個學生的手,其他學生就跟在后面,兩個一排,很有紀律地進教室。學生們穿著整齊的校服,跟著老師走著、說著、笑著,大家心情舒暢。老師和學生之間,非常親密。年輕的女教師,就像是姐姐牽著自己的弟弟妹妹;年紀大的女教師,就像是慈母牽著自己的孩子;手牽手,心連心,好像不是走進教室,而是帶他們去逛公園,去游樂場,去博物館,去他們向往的地方,由此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
仔細一看,學生的書包都很大很沉,原來書包里面除了學習的書本文具外,還有帽子、飯盒與飲水瓶,這是學生為自己準備的餐點和飲水。上午10點鐘吃自己的早點,10分鐘吃完;中午11點半鐘吃自己的午餐,1點鐘接著上課。不論學生家庭多么富有或貧窮,但在學校都是平等的,穿一樣的校服,吃簡單的飯食,接受平等的教育,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下午三點鐘放學,這時,家長已紛紛來到學校,等著老師們把孩子送來。鈴聲響了,老師們又牽著學生的手,兩個一排,慢慢地從教室出來,走下樓來,交給家長手中。學習了一天,學生有了變化:有的把手伸給家長看,手上蓋了一顆藍星,說明他今天表現不錯;有的額頭上蓋了一顆紅星,說明上課他發言很積極;有的胸前貼著不干膠的星星,說明他今天取得了好成績;當然,也有的學生什么星星也沒有。這時,家長就可以直接與老師溝通,交換意見,三言兩語,輕言細語,老師與家長很是融洽,然后學生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老師。
孩子們喜歡的說話課
澳洲很重視說話課的安排,很有特色。他們的校歷安排是,每年分4個學期,每學期11周,每周五下午安排說話課一次。在說話課上,每個學生根據共同的話題必須講演。話題在開學的第一天就發給學生,下面是一年級第4學期的話題:
1.自由說話。
2.說說我的家庭:家庭有幾口人,他們各做什么?
3.觀察一周的天氣變化:畫出每天天空的云彩狀況。
4.我最喜歡的地名:我最喜歡世界上的哪個地方?請講出地名,為什么喜歡?帶一張關于它的照片。
5.關照地球:說說你可以為照顧地球所做的一件事情,畫出圖畫來解釋。
6.講一則新聞故事:找張報紙上的照片,用自己的話來講照片背后的故事。
7.自由發揮。
8.動物報告:說出你最喜歡的動物并作出說明,包括它的生長地、習慣、外形、生活規律等。
9.回顧一年級這一年:在2005年這一年或者是一年級的學習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
10.圣誕節的心思:你希望圣誕老人給你什么?你該怎樣爭取?
11.自由講話。
一學期先把計劃發下來,學生可以觀察生活,有意識準備,不至于說話時不知道說什么,甚至無話可說。學生說話時間約3分鐘,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機會。他們可以結合自己找來的照片、圖畫,自己的手工作品來解說,邊說邊表演。比如,有個學生觀察一周的天氣變化,他用一張藍色的大紙做底色,顯示藍天,然后用白色的棉花做成云朵粘貼在藍天上,好像是白云朵朵,很有立體感。把棉花涂上黑色,就是烏云滾滾,染上彩色,就是彩云飄飄……真是好看極了。這種說話課,學生興趣很濃,熱情很高,說話的效果也很明顯。
別開生面的家長會
今天是我的外孫——千千,本學期結束的最后一天,也是他小學一年級結束的最后一天。他學得怎么樣呢?
一早送千千上學,他要我參觀他的教室。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去了。實際上這是一次預約的家長會。教師與家長親切地交談,彬彬有禮,和藹可親。學生是主人,主要由學生向家長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我在千千的引導下,看了他們的教學設備:有電腦,千千上網玩了一會兒,點擊的是恐龍,緊接著就是用英語對恐龍進行全面介紹,千千完全聽得懂。
教室里,有世界地圖,千千能介紹世界上有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南極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靠墻一排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難怪千千每天拿一本書回來閱讀。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很濃。教室中間,有教師的的工作臺,女教師凱麗就在學生中,引導學生學習。教室的四周,有各種簡易的教學用品,如水筆、白板等,學生可以隨時運用,用完歸還原處。
然后,我看了千千的課桌。他打開抽屜,跟我用中文講述了他的英語、數學、美術、手工等教材及他學習的情況和練習。他講得眉飛色舞,很有成就感。接下來,他帶我看了他的美術作品,他畫的是火箭沖天,很有氣勢。他的手工作品,是用泥塑的蝴蝶,涂了顏料,色彩斑斕。最后,他拿出一個瓶子,他栽培的種子發芽了。瓶子里一個小園球,冒出了嫩嫩的芽子,就像一個小孩的圓腦袋長出來稀稀的幾根頭發。說起瓶子,當時千千把瓶子拿到學校時,一不小心,摔個粉碎,這是老師給的一個瓶子。千千把這一切都告訴我,他講得很有條理,說明這一學期他學習得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臨別時,我不懂英語,便用最簡單的方式,向千千的女教師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贊揚和肯定。她連聲回答謝謝,摸著千千的頭,又說了些贊許千千的話,可惜我沒有聽懂。
責任編輯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