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福建南平市醫師鄭民生為泄私憤,在55秒內,在校門外刺死8名小學生并重傷另外5名……血淋淋的人間慘劇再一次觸動人們的神經,也讓3月27日的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多了一份凝重!眼看著天真的孩子花朵一般過早凋零,耳聽著“媽媽,拽緊我的手,我不想走……”這首網民為8名離去小學生而寫的詩句,心揪著孩子父母那悲痛欲絕的凄慘,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由得在這一天心泣如雨!
細雨霏霏,燭光搖曳,哀思綿綿!祭奠8名孩子的現場如一副巨大的挽聯,直刺著我們的心:這早已不是一宗個案,日趨嚴重的校園暴力、血腥案例多少年前已如一聲聲泣血的音符,在我們的耳邊哀婉地傾訴:校園泣血,孩子殞命,何日是個盡頭?
血色迷霧,校園不能承受之景
長久以來,在我們的眼中,學校應該是純潔而安全的,里面書聲瑯瑯,鳥語花香,老師孜孜授道,學生學海遨游,儼然人間凈土,宛如世上桃園……
殊不知,我們的一些校園早已不是平靜之地,不時彌漫的血色迷霧,已成為校園不能承受之景!校園人間凈土般的描繪仿佛歌手光良所唱的叫人渴望的遠古“童話”!
讓我們來回顧下面一組發生在校園里那如泣如訴的血色回憶!
……
2003年1月25日下午4時許,廣東遂溪縣楊柑中學,疑兇陳培權持菜刀竄入中學9號宿舍樓,造成學生3死4傷。
2004年11月27日,河南汝州某校,犯罪嫌疑人閻彥明手持尖刀竄入該校三樓,連闖四間男生宿舍,將正在沉睡中的學生殺死8人,傷4人。
2005年11月14日早6時,山西省沁源縣第二中學校門前,一輛東風帶掛貨車橫沖直撞,當場造成19名學生和一名教師死亡。
2008年11月5日,廣東珠海斗門區白蕉鎮城東中學,一卡車司機駕車故意沖向正放學回家的學生,造成5人死亡、20人受傷的慘劇。
2009年底,多名深圳小學生在校遭綁架、后被撕票;同年4月,浙江麗水市碧湖中學近20多名女生遭遇傳銷式強奸。
2010年3月11日,福州金砂小學黑板報墻體倒塌,學生5死2傷;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實驗小學,醫師鄭民生在校門外向無辜小學生舉起屠刀,釀成血案。
……
讓我們再來看下面一組統計數據!
在2004-2005年間,由衛生部牽頭開展的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的調查顯示,14歲及以下兒童(絕大部分是中、小學生)傷害死亡率為十萬分之23.23,意味著若以2005年0到14歲人口的2.65億來推算,那么2005年一年里14歲以下兒童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大約為6萬人!
教育部2006年全國中小學安全事故總體形勢發布分析報告指出,在多種事故導致我國兒童各種各樣的非正常死亡中,斗毆、交通等校園意外傷害占79.698%!
據2008年研究部門公布的調查資料顯示:校園安全事故已成為14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孩子受到傷害的地方第一為學校(51.44%)。
這是一組組枯燥卻讓人震撼的數據!種種血案,從小學到中學,甚至大學,從自殺到他殺,從學生到老師,從校內到校外……,一件件血淋淋的校園事件,彌漫起一片血色迷霧,成為校園不能承受之景!是誰又是何時在校園打開了這血腥的潘多拉之盒?它又將繼續多遠?下一次又發生在哪所校園?哪一個孩子又會是下一個受害者?
痛定思痛,拷問我們社會的原罪
為什么兇犯那么容易潛入校園并行兇得手?為什么福建南平醫師鄭民生會把罪惡的雙手伸向無辜的孩子?為什么類似的校園血案會一再上演?……
痛定思痛,我們發現,校園血案背后有著很多的人禍因素!我們的教育理念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我們一些落后、僵化的管理制度與校園安全的使命難以匹配。
2009年11月萬寧市兩名醉漢深夜闖進某中學女生宿舍,強暴一名12歲的幼女近1小時,同室6女生均抱被裝睡,有手機也不敢、不知打電話求救,聯想起2009年上海商學院宿舍火災中4名大學生火中跳樓而死亡的盲目,我們反問自己:除了分數之外,我們教了學生多少安全意識與防火知識?我們教了學生多少自救和逃生的技能?我們有這些課程設置嗎?即使有,我們在實際教學中真正實施了嗎?
福州金砂小學黑板報墻體倒塌學生5死2傷的事件和南平市實驗小學“3·23”血案,也和學校的制度管理有關!黑板報倒塌,學校為什么沒有及時排除這個安全隱患?南平慘案發生的7時20分左右,有一些小學生早在學校大門外等待進校,可校門還鎖著,如果學校早點開門,孩子就可以安全進入學校,入口處又有保安,這種悲劇不是可以避免么?學校的管理制度為什么如此僵死?在這些被我們成人制定和主宰的僵化的制度面前,孩子們能真正得到保護嗎?
再回到社會層面。1994年6月四川省中江縣某中學一位13歲的初二學生謝某居然拿出父親的手槍,模仿電影電視里的情節,擊穿了一同學的頭部,再模仿一部香港錄像片中殺人碎尸的情節,用菜刀肢解了其尸體!看看遍布我們校園周圍的網吧、游戲廳和娛樂室,以及滲透其中的色情、暴力游戲,看看滿地都是的艷情、暴力的地攤書以及電影、電視中大導演們不厭其煩渲染的暴力情節,我們的社會給了孩子什么樣的精神食糧?據說很多學校因為編制問題而不設保安,相對于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消失,我們的社會付不起請保安的成本嗎?另外,面對鄭民生這樣的變態狂魔,我們能否重視國家轉型期出現的心靈畸變問題并提前干預?至少不要傷及無辜的孩子。
……
校園安全是一個綜合性的話題,導致校園血腥事件頻發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復雜的。它猶如處于潛伏期的“惡性腫瘤”,正在慢慢地擴散開來,如果不能及時扼制腫瘤的擴散,可能導致整個肌體的壞死。
警鐘長鳴,讓悲劇不再重演!
魯迅說:“真的勇士,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面對校園的血色迷霧,我們不能掩耳盜鈴,而應該警鐘長鳴,讓悲劇不再重演!而不是“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每一起血案,都只是瞬間的針刺,或聊作幾天茶余飯后的談資,事后又麻木地認為“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直到下一起校園慘案的發生!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結構急劇變動的時代,傳統的道德、理想在不斷地被解構,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走向多元,壓力增大,各種心理問題的存在,已經扭曲了部分人們的靈魂,“樹欲靜而風不止”,被社會淹沒的校園很難獨善其身,更不可能真空式存在,無數失去孩子的親人的眼淚,在喚醒我們這個社會的良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教育是國家的,理應需要全民的參與,由社會擔當起維護校園安全的重任,形成“家長、學校、社會”維護校園安全的合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7年,加拿大多倫多一所高中發生一起槍殺案,此后,官方調查起草了《多倫多校園安全報告》,隨后啟動了“校園治安巡邏計劃”,向多倫多數十所中學派駐了全職駐校警察,并舉全社會之力,綜合搞好校園管理,事實證明此舉對改善學校治安,遏制犯罪已經起到了明顯作用!
我們再看這樣的一個現象,同處一樣的社會環境,并且屬于學生群體中最弱小的幼兒,為什么血腥事件的發生率反而最低?仔細分析,我們的幼兒園有門衛值班,有親人細心接送,能隨時入園,并且接送時必須出示貼有孩子照片的接送卡……嚴格的管理,靈活的制度,人員的配置,才使我們最弱小的幼兒反而得到了相對安全的保障!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日前說:“生命不保,何談教育!”。何況我國實行的是獨生子女政策,一個孩子生命的消逝,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痛苦和災難,甚至可以說是滅頂之災,從而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的繼續和社會的穩定。因此我國早在2006年9月1號《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就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應當把學校周邊地區作為重點治安巡邏區域,在治安情況復雜的學校周邊地區增設治安崗亭和報警點,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現在該是我們社會、學校、家庭認真、務實地補這個課的時候了!
作為學校,要構筑起第一道防火墻,將以前形同虛設的安全教育納入正規教育計劃,并通過給學生上法制教育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老師不能作“楊不管”“范跑跑”,門衛制度也要靈活化,在學校重要場所安裝視頻監控和入侵報警等技術防范設施;有關部門需對校園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對校園的周邊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整治,推行影視觀賞等級制,減少污染源,創造適宜孩子成長的文化環境與安全氛圍,對社會綜合心理問題進行積極干預,加大投入,嘗試設置校園警察,強化社會治安,形成法律威懾,并且要使這些措施常態化、普及化,為全國所有學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作為家長要配合學校開展各種安全教育。
讓筆者欣慰的是,自南平實驗小學發生特大兇殺案后,福建省已要求全省中小學、幼兒園建立健全學校保衛機構,聘請專職保安,安裝視頻監控和入侵報警設施,以嚴防校園重大傷害案件的發生;北京市也加強了校園周圍的警察巡邏,并擬建立中小學安全維護工作常態機制;據悉濟南、南京、青島、蘇州等地也在陸續跟進……而公安部門、教育部門也表示將對學校治安保衛機構設置、保衛人員配備和技防設施建設情況組織檢查抽查,督促加緊落實,確保今年9月1日前全面完成!
逝者已矣,警鐘長鳴!但愿校園血色的迷霧不再彌漫,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早見成效,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全社會全力以赴根治校園安全方面的痼疾,為我們的孩子,為安全的校園撐起一把保護傘,使我們的學子擁有蔚藍的朗朗晴天!
(作者單位:廣東開平市開僑中學)
責任編輯 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