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實施至今已有十余年了,很多教育工作者進行了探討與研究。經過培訓、學習和長期的實踐,我對中學美術課程改革及課程整合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新課程美術課的教學方法隨著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的重新設定而不斷地創新、完善與發展。過去,美術課的內容為繪畫,建筑和雕塑三大塊,單一的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與個性的發展。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尊重和贊賞學生,做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做學生人生的引路者,即謂之“教”;要求每個學生要主動、獨立、創造性的學習,即謂之“學”。因此,情景式、開放式等教學方式和發現性、研究性等學習方法成為美術課程教學的主流。新方法轉變了過去學校教育重“教”不重“學”的觀念,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發現美、表現美與鑒賞美的欲望。教師要做好課程的情境設置,活動設計,過程的組織與管理,與學生共同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美術與生活的結合。生活是藝術的土壤,舊教材美術課的教學脫離生活,要求學生臨摹優秀的美術作品,學生的繪畫技巧是提高了,但是,由于學生很少深入生活,他們的習作也就缺乏了生活的氣息,沒有了生命的活力。新課程美術課培養的是熱愛自然、生活、學習、有高尚品德的人。注重課業與生活的聯系,在課前讓學生深入生活,搜集資料,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設計最佳學習方案,最終完成課業。我在實踐中,將教學設計為課前大搜集,課堂大討論,課后大嘗試三“大”塊。課前大搜集就是讓學生在課前搜集生活中最精彩最感人的事物或場景。課堂大討論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發現”,大家共同討論,課后大嘗試是指大膽地采用各種表現方法,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材質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習也就變得輕松愉快。
美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拔乃嚒痹凇冬F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文學與藝術的總稱”,這一詞道出了文學與藝術的關系。中國山水畫(詩)也講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繪畫要求的構思、構圖與意境和繪畫技巧中常見的白描、寓意、象征等表現手法也無一不是文學作品所使用的方法。可見,美術課與語文課密切關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在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了解作者生平,創作背景,作品主題,畫面內容,刻畫詳略,技法特點等“讀”畫的方法,與學習一篇課文不也是一樣嗎!在漫畫創作中運用的比喻、夸張、想象等方法不也在“白發三千丈”“疑是銀河落九天”等李白的詩句中體現嗎?因此,美術與語文課在教學方法上可相互借鑒,相互滲透,在表現手法上更是相互印證。把握好美術與語文的關系,將二者整合起來,靈活地運用語文課的教學服務于美術課的教學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所必需的!
美術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的形、聲、色的功能,直觀、形象、強烈的視聽效果,操作的體驗感受服務于美術課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領會和掌握美術知識。
除此,美術課的教學還與音樂,歷史,科學等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各門課程之間的相互補充與完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以上是我在長期的中學美術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的一些體會。一句話:讓學生成為美術教育的主體,以他們的全面發展為中心,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從而使美術思想伴隨著他們健康成長,讓他們的人格達到完美的境界,這才是新課程美術課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作者單位:甘肅省榆中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