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三案六環節”的推行,反思性教學正在從一種認識變成一種實踐,對教師的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反思 素質 成長 完善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一種有關教育教學的個人的內省,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考分析過程,它是教師意識自我更新的體現,是教師自主改革的體現。現在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很多都在反思后做了書面記錄,把它作為一個教學環節續寫在教案后,這是很值得提倡的。如果說每位教師都能自覺地將寫教學反思作為自己終身從教的習慣,將有助于教師批判性地審視、思考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為發展和完善自我寫下更精彩的一筆。
一、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需
新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無不要求教師既是課程的執行者,也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我們的課堂教學包括:教材知識、教師的經驗、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而后兩塊知識需要教師及時總結和歸納。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反思,需要我們從一味的摸爬滾打簡單的重復中解放出來,注意課后的提煉總結,唯有此我們才能進入教學的自由王國,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鮮活。教學反思既可以防止教學機智、教學感受的流失,也可以為我們今后的教學提供鮮活的素材,促使我們有效地進行自評、自查、自省、自改和自我提高。教學反思可以隨時發現并矯正偏差,使教學越來越逼近合理性,它在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方面有積極意義,它促使教師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追問與思考,不斷尋找更合理的東西。反思性教學可以促使我們成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自我反思旨在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完善
自我反思其實是跳出自身的圈子來批判地解讀自己,教學反思始于教師不安于現狀的上進動機,是一種由良心與信心合成的除弊求進的動機,因為如果沒有追求更好的教學效果的愿望,人們一般不會對現實教學進行反思,教學反思不僅涉及教學技術,而且涉及教學思想與道德。教師課后的反思活動,是在教師執行了課時計劃后,對課堂師生活動中反映出來的情況及時進行總結;發現教學中的缺陷,尋找不足;發現教學中需要改進之處,進行自我評價。反思的內容主要包括自身素質、教學過程、環境氛圍和成長歷程等。適當地對課堂的成敗得失進行梳理,積累教學經驗的素材,并凝練升華。它不能像驢子拉磨那樣原地轉圈,即使要轉圈,也必須是螺旋上升。大多數教師只停留在經驗表層的重復,而無理性的凝結和思考,無法形成個人的教學特色,更不用說把寶貴的經驗推廣開來。所以,教師要想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讓課堂中的成敗得失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借鑒,使經驗得以提升,最好的辦法就是做理性的凝結和思考的教學反思。
隨著新的課堂改革——“三案六環節”的不斷推進與發展,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多的思考。如在對《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這一課教學時,我提出了這樣兩個探究題:1.請大家列舉我們身邊不珍惜受教育權的表現。2.保障受教育權的措施有哪些?提出問題之后,我就急忙讓學生回答,學生才有一兩個回答;我又急著用多媒體把這兩個問題的結論展示給大家。結果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討論不夠深入。課后我反思是因為教師點撥不到位,點撥時間過早,沒有留給學生足夠思考的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加以改正,讓課堂真正能成為孩子的樂園,成為他們展示才華的舞臺。
在教育教學中,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于教學實踐并通過實踐與反思與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不斷互動,通過這個過程來強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業務水平,不斷增強業務能力,從而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完善。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贛馬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