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英語課外作業就是將英語教學延伸到課外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才觀、教育觀的改變,單純地讀、寫、抄、背作業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旺盛的求知欲。借助網絡資源,用新課程理念改革英語課外作業形式,豐富英語課外作業內涵,拓展英語課外作業外延,是新時期設計英語課外作業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作業的設計體現自主性
長期以來,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都由教師指定。教師應讓學生有機會去選擇、決定、思考、體驗、感悟和應用所學內容。學生是完成作業的主體,他們是不同的個體,對事物的體驗、興趣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布置英語作業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共性,也應兼顧每個學生的個性,使作業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園地。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Homework Supermarket(作業超市)”的形式,讓學生自選作業,效果非常理想。
比如,在教授完《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6Holidays這個單元以后,我請同學課后上網查查西方國家是怎么過Halloween,Easter,Christmas等節日的。設置的“作業超市”如下:1.學生可以上網查找相關節日的圖片,向教師和同學展示。2.學生可以上網查找相關節日的文字資料,向教師和同學進行詳細的介紹。3.學生可以上網查找相關節日的圖片和文字說明,設計成一個簡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學習程度,選擇不同的作業。這種作業形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作業模式,增加了作業的彈性,把作業的選擇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學生的主觀需求,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第二節課上同學們紛紛自信地、快樂地展示著自己的作業。作業在他們眼中就由小溪變成了浩瀚的海洋,有著取之不盡的樂趣。
二、作業的設計體現主動性
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作業就是鼓勵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是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的一種尊重,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比如,當我們學完《牛津小學英語》3B
Unit10 Shopping一課后,筆者采取以點到面的方式,先試著讓班里出色的學生帶頭布置全班作業。這位學生設計作業如下:讓同學們上網搜集一下已經學過的物品類單詞及圖片,如水果類、服飾類、文具類、家具類等等,進行shopping表演。當然學生只需選擇其中一類完成。如果學生們想要獲勝,那就必須尋找更多的資源,這就在無形當中要求學生通過網絡查找更多的新單詞,尋找更多的圖片。搜集好素材后,小組同學一起通過網絡自主地學習新單詞,然后開展shopping表演。
筆者采用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作業的方式后,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自己設計的作業增加了學生選擇的空間,增強了學生完成作業的主動性,增添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作業的設計體現趣味性
英語中有句諺語:Education must be
fun.新課標倡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小學生不同于成人,他們喜歡玩,喜歡唱歌,喜歡表演與游戲,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想象。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愿望等特性,以生動和有趣的作業形式取代重復和呆板的作業形式。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中英文商標、廣告和標牌隨處可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平時多留意、收集和摘抄身邊的英語(如Made in China,CCTV,WC,KFC等),學生會為自己能發現并學到這么多身邊的英語而欣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一個小本子隨時記錄這些內容,長期積累,隨時比賽誰收集的最多,掌握的最好。學生表現得很積極,興趣盎然,反饋回來的作業也十分的豐富。小學生爭強好勝,有的學生為了表現突出,就會通過各種途徑來搜集,網絡就給了他們無限的資源。有“Bank of China”“Keep moving”“One world,one dream.”“Exercise book”等等。通過這一作業,學生為自己能發現并學到這么多身邊的課外英語而十分欣喜。
這類寓教于樂的作業形式使課外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趣味性課外作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其英語知識,還能培養其良好的觀察習慣。
四、作業的設計體現層次性
現行的課堂教學中,幾乎所有作業都是一刀切。對于成績好的學生來說,一般的作業已激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長久“吃不飽”;而對于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為達到統一的要求,不得不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作業上,長久“吃不掉”或“不消化”。久而久之,統一的作業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學習。教師可根據優、中、差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選擇。
比如,在教學完《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 5 The seasons后布置了一項包含三個“星級”的作業。一星級(1 Star):上網尋找一些氣候標志,并能用英語進行介紹。二星級(2 Star):觀看視頻網站上的天氣預報節目,第二天用英語在班內轉述天氣預報情況,轉述內容可以作為下節課Free Talk的主題。三星級(3 Star):上搜索網站收集有關天氣的英文諺語,并相互交流。為了縮短學生準備課外作業的時間和降低作業的難度,筆者還向學生推薦了一個有關天氣的網站http://www.cz121.com/。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不同級別、不同星級的作業。
在這類分層次的作業類型中可讓學生挑選難易不同的作業類型。確保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
五、作業的設計體現合作性
作業類型豐富多樣了,學生完成作業的形式也應發生轉變。傳統的作業(不管何種學科)主要由學生獨立完成,而新課程下的英語作業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或教師、家長與學生配合完成。這不僅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與人交往的交際水平。
1.小組合作完成
小組合作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課本中的英語很多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如家庭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等。學了這類單詞后,筆者就布置學生為這些物品貼標簽,如:bed,table,pencil-box,telephone,sofa,TV,bedroom...當然,標簽也是有講究的,還要比比誰的標簽做得好。我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小組合作來設計標簽。他們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標簽的資料,查找新奇的設計。每次當我打開實物投影,就會有無數雙小手舉得高高的,要來展示一下他們的新作品。網絡給了學生無限的資源,成就了學生每一次精彩的設計。
2.師生合作完成
師生的共同學習,營造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例如Interview your teachers,讓學生去采訪教師。學生如果要出色地完成采訪任務,就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查找一些資料。如:作為采訪者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采訪可以設計哪些問題(采訪教師的愛好、喜歡的食物、周末活動等);查找更多的新知識幫助完成采訪任務。教師們積極配合學生,表現出親切感,和學生共同完成。學生克服了羞怯心理,加強了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通過師生合作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3.家長配合完成
某些作業需要家長配合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比如,課本是以話題去展開的,圍繞話題的同類型詞匯相對集中,因此讓學生自己收集相關圖片,配以文字來制作英語活頁詞典,不僅能豐富了他們的想象,還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這一課外作業可讓學生在家中和父母共同合作完成。有的上網收集圖片,有的打印單詞,有的設計活頁詞典,充分發揮彼此的特長。畫,生動活潑;字,工工整整;創意,無懈可擊。有些酷愛電腦的學生和家長還會一起把活頁詞典制作成網頁,更是一大特色。通過家長配合,更有利于學生對生活知識的了解,增進與家長的溝通。
作為一個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布置的課外作業不應該變成學生心理上的壓力。要讓個性化的作業走進學生的學習世界,讓他們變的樂學,會學,持續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讓網絡這個有著無限資源的載體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借助網絡資源,將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傳承創新,更新作業形式,豐富作業內涵,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提高英語課外作業效率,使英語教學更好地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適應時代的需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夏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