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 “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在實際工作中,我也深深體會到: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其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
一、抓住關鍵,掌握賞識教育藝術
賞識學生要有一定的藝術性。實踐證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鍵。在學生的一日生活中,老師應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其“閃光點”,以積極的態度欣賞。接受和喜愛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并注重隨機教育,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當我們的學生取得成績時,往往會把激動、喜悅的心情毫無保留地流露出來。這時常聽到這樣的教育方式:“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雖然這次取得了進步,但離更高的目標還差得遠呢。”這種教育方法事實上讓學生很壓抑。若改成:“祝賀你這次取得了好成績,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你的目標馬上就能實現。”效果就不一樣了。這不僅能保持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起到更好的鼓勵作用。所以在教育中我們教師要多用肯定性語言和鼓勵性語言,比如“你真棒!”“你能行。”“再試一次,一定會比剛才更好。”“在這方面注意一點,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許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學生的賞識有時光在口頭上是不夠的,還可以通過行動來讓學生感受,更具有激勵作用。例:在我所任的數學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數學方面的特長,我就經常拿一些較難的題或值得探討的問題與他們共同研究、討論,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欣賞,使他們能以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對待自己,使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多方引導,創設群體賞識情境
學生的大多數文化知識都來源于課堂教學,在校大多數時間也都在課堂上接受老師的教育,所以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優秀學生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要學會賞識學生。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數學教學有一大特點是:一題多解。它既能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作為老師,要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要不怕學生出錯,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學得主動,同時還可能會取得意外收獲。當學生的方法好過你老師時,作為老師應虛心向學生學習,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參與性,成為學習的主體。而對成績較不理想的同學,更要多發現他在課堂上的每一點進步,使他的興趣得到提高,主動性得到發揮,避免使他成為遺忘的角落。同時我們還要得到家長的配合,以達到家長、老師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但在實施賞識教育過程中,也要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正確對待成績和不足。
三、重視賞識教育的效果
通過賞識教育,可以維護學生的自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錯事或者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心理壓力較大,自卑、自責、不知所措。這時,他所需要的是幫助、安慰。若此時我們老師能采取明智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要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要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敗是常有的,幫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難,來緩解學生的心態。這不僅能讓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任,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使學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奮發向上。賞識教育能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和先天稟賦都基本相同,但他們最后的成就都會大相徑庭。這說明我們老師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賞,不能對教育進行一刀切,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任何一個特長都要肯定,幫助發展,而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所以作為老師要學會欣賞,并正確引導,使學生多種多樣的才能、天資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同樣可以說,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源于發自內心地對學生的鐘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賞識是一座橋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匯的橋梁,老師如果學會尊重,賞識自己的學生,便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在教育這一方沃土上,培養出絢麗的花朵。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解放東路姚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