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作為教學第一線的體育教師,如何順應形勢,與時俱進,筆者認為應該關注以下幾個轉變。
一、由關注專業素質向重視人文素質轉變
體育課程之所以納入教學體系,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因為體育不僅僅是身體鍛煉,擔負著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同時在體育教學中也滲透著德育內容,這就是運動員不能擔當體育教師的原因,同時教師任職資格證也確保了體育教師的專業性和獨立性,同時由于各學科交叉發展,學科界限邊緣化,培養單一型的人才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所以要求教師從關注專業素質向全面人文素質學習的轉變,做一個教學的多面手,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老師高大全形象。
二、體育教師要從只教授體育課向科研型教師轉變
絕大多數體育教師文化功底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能教授體育課,且安于一隅,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事業沒有進取之心,這就局限了體育教師的發展,體育教師應該開展廣泛性學習,涉獵其他學科知識,積累廣博的文化知識,厚積而博發,積極撰寫教學隨筆,積累教學經驗,做一名科研型的體育教師。
三、體育教師向教練員的角色轉變
學校的教育體制也是為了培養社會適應人才,都是為學生走上社會打基礎,在這一點上,體育教師擔負著如何讓學生掌握技能方法的問題。所以,在某些時候體育教師就是一名學生技能訓練的教練員。
四、由班級授課制的培養模式向單一培養特長生模式轉變
教師是個多面手,屬于全能型人才,新的教育形式要求體育教師必須能文能武,多才多藝,讓學生少了一份無聊,多了一種本領,當然教師要切實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一刀切,最后浪費時間不少,學生卻學無所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自己所長,按照學生的意愿與興趣,量體裁衣,因材施教,發展他們的特長。因為培養特長等素質教育的內容并沒有固定的年齡限制。
五、由學生的體育輔導員向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角色轉變
一方面學校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被廣泛地閑置,體育教師的價值沒有被廣泛地開發利用;另一方面是絕大部分參與健身的中老年人缺乏正確的健身指導,很多人都是自發鍛煉的,鍛煉效果不是太明顯,甚至走上了健身鍛煉的誤區,有許多人更是可笑地認為健身是老年人的專利,認為自己工作忙,抽不出時間健身,在農村鄉鎮甚至把晨練看成是笑談。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全面開展,體育教師向社會體育指導員角色的轉變,必將大大提高健身一族鍛煉的指導性和科學性。
六、關注體育教師的職業特點,樹立體育教師崗位生存的危機意識
體育學科教學有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體育運動是年輕人的運動,體育教學應該遵照學科教學的規律來展開教學。北師大騰子敬教授曾經說過體育是熱血運動,熱血沸騰仿佛是年輕人的專利,當然也只有年輕人更具有朝氣、更有旺盛的事業心,更容易和學生溝通打成一片。所以應該建立教師進退制度,這對于學科教學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不思進取跟不上形式者必將落后被埋汰,而一日三醒而行事者必將大有用武之地,教育發展的事業必將提供更廣闊的人生舞臺讓其盡情地馳騁。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